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豫南杉木人工林不同立地指数级标准地和生产经营经济指标的调查,利用Richards等经典方程拟合豫南杉木生长的基本模型,编制生长过程表,确定数量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采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析杉木经济成熟龄。综合考虑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结果表明:8立地指数不适合营造杉木用材林;10立地指数只能培育小径材,主伐年龄为22~24 a;12立地指数以培育小径材为主,主伐年龄为20 a,以培育中径材为辅,主伐年龄为22 a;14立地指数以培育中径材为主,主伐年龄可确定为20 a。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多目标决策层次分析的原理,确定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对于纸浆材林主伐年龄和建筑材林主伐年龄的权重分别为:W1=(0.875,0.125)和W2=(0.500,0.500)。根据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结构、经营模型和材种出材量模型,确定火炬松的经济成熟龄、工艺成熟龄,从而确定两材种的主伐年龄。根据主伐年龄+更新周期即为轮伐期,确定了火炬松南、中、北三带主要立地类型(14-20)、主要密度类型(高、中、低)的轮伐期。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杉木人工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江西省高丘陵区、山区和南岭山地3个杉木栽培区的生长特点,不同立地不同培育目标有不同的成熟龄,而当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相同时,3个栽培区的成熟龄差异不磊,可以按统一的轮伐期经营。1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为主的轮伐期为18~22年,14指数级培育小径材轮伐期为16~20年,16指数级培育中径材轮伐期为20~24年,18指数级培育中径材轮伐期为14~18年,18指数级培育大径材轮伐期为24~28年,20指数级培育大径材轮伐期为22~26年。  相似文献   

4.
杉木高密度造林林分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邵武卫闽林场南际工区10000株·hm^-2高密度造林杉木速生丰产林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树高、胸径及蓄积等生长因子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为杉木小径材的培育和经营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杉木高密度造林林分平均胸径速生期为5~8a,平均树高速生期为3~5a;林分单位蓄积平均生长量在14a时达到最大值,即林分数量成熟龄为14a,为培育小径材,建议12~15a即进行主伐。  相似文献   

5.
根据林分在经营周期内的投入(支出)和产出(收入),先用贴现方法分别对支出和收入进行贴现,然后进行财务分析,确定林分投资的财务收益率为15.33%和经营周期为10年(相应林分年龄11年)即林分经济成熟龄.用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方法确定林分数量成熟龄为10年.用查平均胸径方法确定林分工艺成熟龄时平均胸径为9cm.数量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一致,因此确定杉木第二代人工林主伐年龄11年,轮伐期15年,并以生产小径杉木原条为培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试验证明,杨树人工造林后头两年,不同密度的幼林在生长方面差异不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的平均胸径生长是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为获得最大的木材增益,培育中径材,密度以4×4米为好,8~10年可轮伐;培育大径材时密度以6×6米为好,15年可轮伐。  相似文献   

7.
林木培育目标应根据林分立地条件类型、林分生长类型等级、森林经营集约度和社会材种需求综合确定。通过林木定向培育提早主伐年龄以获得较高目的材种产量。对大径材培育主伐年龄应先与工艺成熟龄比较后确定。良种化林木培育是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志,与Ⅰ类林分相比仍提早主伐年龄,增加材种产量1倍左右。应具体分析目前速生丰产林生长状况,林龄面积分布等,调整林木培育目标和主伐年龄,以保证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立地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多目标决策层次分析的原理,确定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对于纸浆材林主伐年龄和建筑材林主伐年龄的权重分别为:W1=(0.875,0.125)和W2=(0.500,0.500)。根据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结构、经营模型和材种出材量模型,确定火炬松的经济成熟龄、工艺成熟龄,从而确定两材种的主伐年龄。根据主伐年龄+更新周期即为轮伐期,确定了火炬松南、中、北三带主要立地类型(14-20)、主要密度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密度欧美类杨速生丰产林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净现值方法对不同密度林分的经济成熟进行了分析。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成熟龄;数量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经济成熟龄的时间是7~9 a(P=5.22%),数量成熟龄是12~14 a;对比其他密度,330株/hm2林分更适宜培育大径材;另外,对间作条件下的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成熟龄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滩地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技术经济学方法对不同密度林分蓄积连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期间各年的木材净收益进行分析,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主伐年龄;利润最大化主伐年龄比林分数量成熟龄提早l~2年。对不同密度林分主伐年龄内木材生产的费用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树生长的密度效应与数量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洞庭湖平原区采用南抗杨树无性系进行的8种不同密度造林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胸径生长于5年生、树高生长于8年生以后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均具显著差异,其变化规律是胸径、树高生长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林木此时的生长已开始受制于单株营养面积之不足。根据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交汇情况,8种造林密度杨树林分的经营目标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单株营养面积为8~16 m2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为7~9年,所获材种为20 cm以下纸浆材、纤维板材等;二是单株营养面积为24~36 m2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在10年以上,可培育26 cm以上大径材。  相似文献   

12.
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林分的调查资料,在对杨树所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类型进行分级组合的基础上,对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的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类型培育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平均年限分别为6,7~9a,10~11a以上;各种立地条件下,中密度林分培育各种规格的工业原料林的年限最短;Ⅰ类立地中密度类型培育不同用途林分的年限最短,Ⅲ类立地低密度类型最长;Ⅰ类立地中密度和低密度组合类型较好,培育大、中、小径材均较理想,Ⅱ类立地中密度类型林分不宜培育大径材,Ⅲ类立地各种密度类型差别不大,以中密度林分最好。  相似文献   

13.
黄河故道沙地不同间作模式林粮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黄河故道冲积沙地间作花生、大豆、地瓜3种林粮间作模式的林分杨树胸径生长量、蓄积量、林地木材产量、间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下,杨树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单株蓄积量、林地蓄积量、木材产量均表现为间作花生>间作大豆>间作地瓜。间作花生、间作大豆、间作地瓜模式第10年的胸径累积生长量分别为39.96,37.89和34.03 cm,木材总产量为700.50、664.13和584.40 m3.hm-2。间作作物产量以第2年最高,第3年最低,3 a后不宜间作。不同林粮间作模式,以花生的木材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大豆次之,地瓜最差,因此应选取豆科植物作为间作作物。  相似文献   

14.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的11种主要密度类型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单木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各组份生物量中,树干最大,树枝其次。单木和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91.22%~92.19%,且林分密度越高,比例越大。中等密度林分的生物量结构特征较合理,生产潜力较大,应作为全省杨树栽培的主要模式。林分密度对净生产力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林分和林分各组份的净生产量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黑荆树1-5年生人工林分在2.0×2.0m(A),2.0m×1.5m(B),2.0×1.0m(C),1.5m×2.0m(D)和1.0m×1.0m(E)5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生长及其经济效益,随密度增大递减;单位面积树皮和木材产量随密度增大递增,但增幅随林龄增大减小;林分的数量成熟期随密度增大缩短,间代期也随之提早,A、B密度为皮材兼用林最佳的造林密度;C  相似文献   

16.
丝栗栲林生长与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省邵武市洪墩采育场,调查丝栗栲林标地10块,做平均木、树干解析木9株,杉木人工林标地2块,研究丝栗栲的生长与生产力,结果表明:丝栗栲林的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胸径20a前生长最快;树高16a前生长最快;材积36a时尚未有下降的趋势。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当生长量达高峰后,则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胸径生长高峰,好立地12a,中、劣立地15a;树高生长高峰,好立地10a,中立地8a,劣立地12a;材积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好、劣立地36a时仍未下降,中立地34a时生长量最大。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材积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当生长量达高峰后,则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生长高峰出现的年龄,好立地28a,中立地22a,劣立地26a。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丝栗栲林的蓄积量比杉木人工林低,但乔木层总生物量比杉木林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巨尾桉植苗林与萌芽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6 a龄植苗林保存密度、出材量及造林、采运、销售成本均大于萌芽林,而树高、胸径、单株蓄积、利润、年均利润及净现值小于萌芽林,两种更新方式林木的年均利润、净现值均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第5年,分别达7299.1元·hm-2·a-1、18166.5元·hm-2和7139.4元·hm-2·a-1、16073.4元·hm-2;6 a龄后植苗林连年生长量及经济效益逐渐大于萌芽林,且植苗林年均利润及净现值逐渐趋于平稳增长,而萌芽林生长后劲不足,其最佳主伐时间为5 a.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presents a practical harvest scheduling approach for multiple ownership planning. The approach has both spatial and non-spatial goals, namely, a spatial landscape-level goal to cluster ecologically valuable resources is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with timber production goals. Harvest scheduling is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stand, on one hand, and on an economic variable depicting the cutting maturity of the stand, on the other hand. Proximity to valuable resources de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stand is cut. Therefore, harvests tend to be located outside potential resource clusters with small and isolated economically mature stands being cut fir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the landscape-level spatial objective was to cluster old forest stands (age⩾80) and simultaneously maintain a predefined cutting volume. A stand's economic cutting maturity was measured with value increment percentage. In the top-down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the timber harvest target was specified only for the whole planning area. In the bottom-up application it was specified separately for individual holding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plan. The presented approach was clearly able to cluster old forest patches. In the case study area, the mean size of old forest patches increased from 3.4 to 5.7 ha in 30 years in the top-down plan, and to 4.6 ha in the bottom-up plan. An application of the current planning practice (referred to as the reference plan) decreased the mean patch size to 2.9 ha. The presented approach is easy to apply in forest plann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新品种)材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生长性状预选出毛白杨13年生10个无性系用于材质测定。试材取自北方大兴县测定林,每无性系在3个重复中各抽样1株,伐倒取样,分析表明,毛白杨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777,0.537和0.676;木材全年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536,0.514和0.429。  相似文献   

20.
滩地杨树生长量与高程-淹水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一滩地按高程差0.5 m设置固定样地,并根据样地高程求得12年轮伐期内各高程汛期年均淹水天数,逐年监测样地胸径、树高生长量。湖区滩地杨树各指标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地下水位升高而降低。在洞庭湖东南湖,高程在32.8 m以上、年均淹水34.8 d以下滩地可建杨树大径材工业用材林基地,31.8~31.3 m的滩地采取挖沟抬垄措施可用于杨树造林,30.8 m以下的滩地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