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雨雪冰冻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及恢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总结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等环境因子对毛竹林灾害程度的影响,认为海拔、坡度是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竹林经营类型(纯林、混交林)、立竹密度、立竹年龄结构、大小年等林分结构状况与灾害程度密切相关。指出了毛竹林混交经营,合理林分结构建立,科学施肥,立竹钩梢等毛竹林预防雨雪冰冻灾害和灾后恢复技术,总结提出了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因子,增强抵御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林分结构模式优化,灾后快速恢复及经济效益提高或稳定的竹林复合经营等需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竹林冰雪灾情分析与更新复壮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2008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分析了浙江省竹林雨雪冰冻灾害状况,经济损失、受灾原因,提出了受灾竹林更新复壮的原则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雨雪冰冻灾后毛竹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今年元月我国南方特大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毛竹林受灾严重。本文对毛竹林受灾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灾后毛竹林恢复与重建技术及提高毛竹林抗灾减灾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受灾面积、受灾程度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涵养水源、森林固碳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此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价值为7 117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排序为水源涵养>森林碳储量>生物多样性>森林年固碳能力>保育土壤;从各省份雨雪冰冻灾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来看,江西与湖南最大,分别为1 499.8亿元和1 463.75亿元,江苏、陕西和青海最小,分别为58.96亿元、53.42亿元与1.06亿元;从各省份雨雪冰冻灾害不同树种生态服务功能受损情况来看,马尾松、杉木最为严重,马尾松林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为1 570.16亿元,不同树种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排序为马尾松>杉木>阔叶树>竹林>其他树种>经济林树种>湿地松>桉树.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富阳市受灾竹林地恢复重建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分析了浙江省富阳市竹林地遭受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成灾影响及必须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受灾竹林地恢复重建的技术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龙游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浙江省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施细则》,经调查评估,此次雨雪冰冻灾害,龙游县十五个乡镇(街道)和二个国营林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全县受灾森林总面积为478762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49.4%。其中南部竹区受灾最为严重,受灾竹林面积为337794亩,损失毛竹3209万株。此次雨雪冰冻灾害损害面广量大,灾区林农收入下降明显,相关产业发展受挫,生态系统功能下降。针对灾情,提出恢复重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西抚州毛竹林冰雪灾害恢复重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江西省抚州市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后毛竹资源的受灾情况,总结了政府在组织毛竹林灾后恢复重建中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增强毛竹林防御灾害能力的技术措施,为推进竹林灾后恢复与竹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江西奉新毛竹林灾后重建与恢复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江西省奉新县2008年初发生的大面积毛竹雨雪冰冻灾害的调查,在合理划分竹林灾害等级的基础上,研究了竹林的清理和恢复,并对清理方法、养分补充、灾后竹林的加工利用和恢复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竹类资源丰富,竹产业发达,是全国重点产竹省。2008年初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该省竹林遭受重创,受灾面积52万hm~2,占竹林总面积的66.4%;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占林业总损失的37.7%。在介绍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首先评估了竹林受灾、民生问题、生态功能、次生灾害等4方面的灾害影响;其次,从海拔、混交林和纯林、年龄结构、毛竹钩梢、林地垦抚和使用除草剂、坡度和生长位置等方面分析了竹林受灾原因;最后提出了6项灾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宏 《广西林业》2008,(5):40-41
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给花坪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带来重创,境内的阔叶林、杉木林、松林,毛竹林普遍出现翻蔸、折腰、折枝、断尾及弯斜现象。为全面掌握灾后林木变化以及植被恢复情况,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列灾后森林资源开展调查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四川乐山市竹林主要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四川乐山竹林区分为6个不同的生态区域,2006~2008年调查研究了乐山竹林的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乐山竹林区主要虫害10种,以长足大竹象危害最为严重,主要病害4种,以竹基腐病危害最重,且面积逐年增加;随着竹林面积的增加,竹类病虫害呈现上升趋势,防治一虫(长足大竹象)一病(竹基腐病)并加强竹林病虫的预测预报对提高竹林产量、促进竹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成都市竹产业的快速发展,竹林纯林面积大幅度增加,竹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显著增长。为保障成都市竹产业的稳步发展,确保林农增收致富,对成都市竹类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分布及危害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地区竹类的主要虫害涉及6目21科35种昆虫,主要病害有9种。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竹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控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1995年以来,对我省竹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分析竹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动态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及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成都平原西缘笋用竹病虫害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笋用竹病虫害种类及分布危害,为保障笋用竹产业发展和产品安全提供基础信息,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结合,并辅以灯诱的方法,对成都市主要笋用竹基地以及部分景区和社区竹林地病虫害开展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笋用竹病虫害共45种,其中害虫38种,病害7种;对危害面积较大的病虫害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成都市笋用竹病虫害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国内外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 ,研究了开发多元化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设备的设计思路 ,并提出了高新技术应用于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建议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退耕还林区,由于竹类结构单一,加之管理不美,普遍存在“重栽培,轻保护”的认识,尽管全省竹林面积发展迅速,而竹类病虫害也随之呈蔓延之势,在某些地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在研究四川省竹类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竹类病虫害的控制途径。提出在竹类病虫防治策略上可分为预防和防治两部分,预防是主体,是防治的前提,防治是预防的继续,防、治、兼备;在病虫防治布局上,逐步实行竹苗检疫化、品种抗性化和测报系统化,达到有效地控制竹类病虫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已成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记述了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传播危害、巨大经济损失和森林生态灾害。从策略角度分析,提出对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传播和危害采取风险分析、检疫管理、早期监测、完善信息和制定法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经济损失为45.975亿元.说明冰冻灾害造成森林间接使用价值的损失远大于森林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笋竹两用毛竹林经营管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化国有林场毛竹林基地为研究对象,经过6年的抚育管理,竹林从立竹量小、年龄结构不合理、平均胸径小、立竹粗度差异大、立竹在林中分布不均逐步成为笋竹两用丰产林的林分结构,总结出笋竹两用毛竹林最重要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劈山除杂、垦复、施肥、调整年龄结构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