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8年对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物群落物种调查数据,分析了各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选取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描述植被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植被监测样地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210种,分属于81科158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0科10属1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种。优势物种主要包括马尾松、木荷、黄樟、密花树等。通过群落聚类分析和群落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重要值排序分析,可将16个样地聚为3种森林植被类型、5种群落类型,包括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木荷针阔混交林、黄樟+华润楠+青冈常绿阔叶林、华润楠-密花树常绿阔叶林、密花树山顶矮林。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藤本4个层次,乔木上层的建群种主要是黄樟、马尾松,乔木中层常见的优势种有罗浮柿、密花树和木荷,乔木下层高1~5 m,优势种主要有密花树、豺皮樟等。不同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明显,季风常绿和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矮林。  相似文献   

2.
基于1 hm2的固定样地数据,对粤北南雄小流坑—青嶂山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植物种群的年龄、高度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森林群落的稳定性与演替进程.结果表明,样地中出现胸径≥1.0 cm的植物38科58属74种,个体总数1621株,建群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重要值分别为16.56和12.00;优势种为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优势科为山茶科、壳斗科、樟科、茜草科;群落整体上处于稳定阶段,其中木荷和青冈为稳定至早衰种群,红锥和赤皮青冈为基本稳定种群,华润楠为稳定种群,黄樟为衰老种群;各植物种群高度结构各具特色,其中木荷、华润楠和青冈对整个群落的高度结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广东潮州凤凰山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分析了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2片保护状态较好的次生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点。在两个面积为1 200 m2的调查样方内,共记录了112种维管植物,隶属于48科77属。次生林优势科为茜草科、山茶科和樟科。乔木层优势种为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尖叶假蚊母树(Distyliopsis dunnii)、木荷(Schima superba)、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和鼠刺(Itea chinensis)等,灌木层优势种为苗仔竹(Schizostachyum dumetorum)、尖叶假蚊母树(Distyliopsis dunnii)和木荷等,草本层优势种为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黑莎草(Gahnia tristis)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等。不同的样方,其林木密度和胸高断面积也不同,以样方Ⅱ的群落结构更为成熟,林木平均株高和平均胸径较大。样方Ⅰ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后者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两个林分的草本层植物均较贫乏。与大面积的人工林相比,凤凰山次生林...  相似文献   

4.
对粤北典型次生常绿阔叶林的乔木优势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层物种46科78属119种,林下植被77科141属227种.根据重要值>5%,群落的乔木优势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华润楠Machi...  相似文献   

5.
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九连山南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群落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52科91属140种,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的物种数较多;群落稀有种和偶见种比例大,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5.88%和27.06%。乔木层优势树种明显,以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甜槠(C.eyrei)、毛棉杜鹃花(Rhododendron westlandii)、润楠(Machilus?pingii?)、杨梅(Myrica rubra)为优势种。植物种类以灌木层最为丰富,灌木层和草本层比乔木层的物种分布更均匀,物种多样性由大到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6.
天然针阔混交林是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地带性植被,具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为深入了解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在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建立了1 hm 2的森林长期监测型固定样地,对其物种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总面积1 hm2的样方中,共记录到胸径≥1 cm的植株6 212株,隶属43科69属77种。以茜草科、樟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为优势种。样地内所有植株平均胸径为4.71 cm,群落径级分布呈"J"型,群落结构总体稳定;马尾松、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酸味子(Antidesma japonicum)的空间分布呈较强的聚集性;木荷、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分布较均匀。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较高,样地的物种种类较多,植株分布的均匀。群落结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粤北地区选择不同林龄阶段(23、32、43、66 a)砍伐后飞播造林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设立植物样地,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在各林龄阶段乔木层均占据主要优势,其重要值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林龄23 a和32 a的阔叶树种以木荷(Schima superba)、甜槠(Castanopsis eyrei)、广东润楠(Machilus kwangtungensis)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林龄43 a和66 a的阔叶树种以鼠刺(Itea chinensis)、山茶(Camellia japonica)等低矮耐阴树种为主。马尾松早期促进了森林恢复和群落演替,后期则存在抑制作用。不同林龄阶段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灌木层则表现出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天然针阔混交林是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地带性植被,具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为深入了解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在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建立了 1 hm 2 的森林长期监测型固定样地,对其物种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总面积1 hm2 的样方中,共记录到胸径≥ 1 cm 的植株 6 212 株,隶属 43 科69 属 77 种。以茜草科、樟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为优势种。样地内所有植株平均胸径为 4.71 cm,群落径级分布呈“J”型,群落结构总体稳定; 马尾松、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酸味子(Antidesma japonicum)的空间分布呈较强的聚集性;木荷、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分布较均匀。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 多样性指数较高,样地的物种种类较多,植株分布的均匀。群落结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1hm2的固定样地数据,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阔叶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群落的自然演替进程.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1.0 cm的植物共62种,个体总数3740株,其中杉木占57.03%,重要值为50.51;其他7种优势阔叶植物的重要值之和为29.72;杉木林乔木层的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732、0.655、1.884和0.456;优势阔叶植物种群中,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是典型的衰老种群;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稳定至衰老种群;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野柿树(Diospyros kaki var.silvestris)为基本稳定种群;木荷(Schima superb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为增长种群;各植物种群高度结构特征表现不同,只有杉木种群在10.0 m及以上的高度结构与整个群落相似.经过30 a的自然演替,杉木的重要值仍大于50,群落的针叶林性质未变,属于向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过渡的早期阶段;虽然出现了赤杨叶、枫香、檵木等优势阔叶树种,但它们在群落中未达到杉木的建群种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岱山县海岛临海一面坡进行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木荷(Schima superba)、女贞(Ligustrum lucid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9个树种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平均保存率为64.78%,以木荷、女贞、青冈、黄连木的保存率较高,达80%以上;从3年生的保存林分生长情况比较,以黄连木、湿地松的生长速度最快;综合考察,黄连木、木荷、普陀樟是岱山临海一面坡造林可以优先选择的树种,而湿地松造林保存率低,但存活后生长迅速,又有一定的抗风性,可考虑在造林时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以提高林地立木数量.  相似文献   

11.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占优势的植被类型.以往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研究通常基于小尺度的研究,缺乏大尺度上的长期固定样地监测.本文基于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5 hm2植被动态监测大样地,描述了该样地所属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大样地内共记录到34176个植株(DBH≥2 cm),这些植株分属于49科65属115种.按物种重要值排序,大样地内优势木本植物种(重要值大于2.0)的8个种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山苍子(Litsea cubeba).植株径级分布呈明显的倒"J"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参照CTFS的调查技术规范,于2016年在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14个40 m×40 m的森林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结果]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216种、13 630株,分属52科110属;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70%和43.98%。样地以杉木、木荷、罗浮柿、毛棉杜鹃花、黧蒴锥、栲、罗浮锥、米槠、华润楠、鼠刺、毛竹和甜槠为优势种,以樟科、山茶科、大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蔷薇科、壳斗科、禾本科为优势科。52个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科数的65.39%,温带性质占总科数的15.38%;110个属可分为12个分类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属数的70.00%,温带性质占总属数的26.36%。样地内所有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有丰富的小径级植株;记录到的物种数随起测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无明显断层现象,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呈稳定增长型。[结论]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并处于演替初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设立2个样地,分别选取该区域木荷、红楠2个典型群系,基于连续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其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群落动态等。结果表明:象头山1号样地共计有木本植物48科85属134种,2号样地共计有39科64属101种,样地间优势物种差异明显;1号样地物种多样性高于2号样地;样地在2014—2020年间,植物株数、样地总蓄积量均有明显增加,且1号样地优势植物为木荷,2号样地由红楠转变为华润楠。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市铁岗-石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典型次生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的主要化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地中共有39科67属89种植物,以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木荷(Schima superb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为主要数量优势种;(2)不同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分别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3)土壤pH值为4.28~4.51,EC为0.031~0.062 ms/cm,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12.37~39.56 g/kg和0.50~1.47 g/kg,全磷含量为0.35~0.39?g/kg,全钾含量为14.63~37.17 g/kg,碱解氮含量为39.19~140.36 mg/kg,有效磷含量为0.94~8.90 mg/kg,速效钾含量为35.15~97.03 mg/kg;(4)4个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不存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氮、磷、钾含量是影响铁岗—石岩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木荷属茶科(Theaceae),学名: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它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最好的防火树种。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包括江苏苏州地区、安徽南部、台湾、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凡酸性土壤,如红壤、红黄壤、黄壤、黄棕壤均能生长。它能与马尾松、杉木、樟科、壳斗科等常绿树种混生。迹地、荒山均能天然下种或萌芽更新。福建省尤溪县1959年就开始在山脊上营造木荷,做为防火林带。据统计,全县各类  相似文献   

16.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及相邻样方法对东莞市樟科林木资源进行调查,统计每个样地乔木树种植株数量、胸高断面积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樟科林木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东莞市的天然森林里,樟科林木以润楠属、樟属和木姜子属为主,常见树种多为阳生性先锋树种,如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山苍子(L. cubeba)、潺槁树(L. glutinosa)等,以及中性长寿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其他树种均为零星分布.浙江润楠、黄樟、山苍子、豺皮樟等种类海拔区间分布较宽,各样地几乎都有分布,而潺槁树明显更多地集中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地中;(2)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仅有樟树(C. camphora )1种,属我国栽培的常绿硬木类珍贵树种有黄樟、浙江润楠和樟树3种;(3)樟科林木种数与群落所有林木植株数量、群落丰富度及香侬韦纳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樟科林木的植株密度与海拔显著相关,高海拔森林群落中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的大;(5)樟科林木胸高断面积与海拔、樟科林木植株数量及优势种种类等相关性显著;(6)浙江润楠具有集群分布、且树木径级较大等特点,且其海拔分布区间较宽,其木材资源在东莞市天然森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以银瓶山润楠属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对研究区域内群落的物种组成、径级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70种植物,隶属41科58属,占优势的科主要有茜草科、樟科、禾本科、紫金牛科、百合科等.(2)样地内重要值>1的物种有11种,占物种数的84.62%,华润楠、浙江润楠的重要值分别为47.08...  相似文献   

18.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分析了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2片保护状态较好的次生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点.在两个面积为1200 m2的调查样方内,共记录了112种维管植物,隶属于48科77属.次生林优势科为茜草科、山茶科和樟科.乔木层优势种为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尖叶假蚊母树(Disty...  相似文献   

19.
在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 hm2次生季雨林动态监测样地,以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木本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物种α多样性,并定量分析样地内最重要的15个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样地内的木本植物个体数量为9557株,分属于63科、128属、188种,优势科为茜草科、樟科和桑科,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为山茶科木荷属常绿乔木。其树干端直,树冠浓荫,冠形宽阔,嫩枝叶紫红及入冬叶色变红,艳丽可爱,花有芳香,性喜荫,可作庭荫村及风景林。其叶片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