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指出了地名是人们对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的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专有名称,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是历史文化的传承。采用统计法、分类法、历史文献法、归纳法、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乡镇地名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陕西省乡镇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以利于更好地认识与传承陕西省特殊的地名文化。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地名作为表征地点的文化符号,被人类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地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域性和社会性,对某一地区的自然地名与地理环境要素的研究可以分析出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山西省永济市自然村名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统计分类法和GIS技术对永济市405个自然村名进行了分析整理,并剖晰了永济市自然村名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具体关联。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地名是人们为了对地理事物加以区分而约定的一种语言符号。以山西省方山县自然村名为研究对象,将地名按科学的方法分成了自然和人文两大类,采用分类法、统计法、综合分析法对自然村名与当地地理环境要素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得出了方山县自然村命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方山县自然村名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地名学,同时对于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以及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以山西省乡宁县自然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对自然村名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分析了乡宁县自然村名的命名规律。以期为人们认识了解自然村名的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台州市自然地理类地名进行了研究与分类,分别采用分类统计法、归纳法、分析法(定性,定量)、综合法、历史文献法、地理制图法等多种方法对自然地理类的地名做了一些分析,从这些分析结果中探究了浙江省台州市行政村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与传承浙江省特殊的地名文化。其中尤其以地形类、方位类、水文类最为突出。行政村名作为地名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为识别周围的地理环境要素与周围其它地区而对居住地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符号。行政村名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广东省的乡镇地名与地理环境,采用数理统计法、历史文献法、地图法、GIS等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归类分析了其地名的情况,由研究可知:这些地名是地形、水文、方位、动植物、寓意、经济和建筑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指出了地名研究以语言符号为载体,将地名按科学方法归类为自然类和人文类两大类,再具体细分以便研究地名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地名学角度入手,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名资料收集和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化方法和GIS等现代技术,分析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和演变因素以及地名与水系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地名密度的增大,地名分布由中部向西南和东北方向移动,地名分布的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总体上从低密度向高密度逐渐过渡。将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密度图与水系类型图叠加后发现,地名分布趋向河湖密集的地方,即地名密度较高的地方,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强度。此外,出现了空留其名的现象,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减少的趋势,且不同地区减少比例不相同。水域地名演变主要从民族文化、民族政策、气候等方面作了研究,发现地名的演变和命名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类法、统计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制图法等对浙江省的乡级地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图、表等详细地说明问题,总结出了浙江省乡级地名的命名规律,得出了浙江省的乡级地名大部分是以自然要素命名的,通过对浙江省乡级地名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浙江省乡级地名的影响,加深人们对浙江省乡级地名的了解,为浙江省以后的经济发展、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文章收集了四川省宜宾市境内乡村竹文化地名,分析了其命名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宜宾市与竹相关的乡村地名有215处,这些地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与竹的关系,且在空间分布上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反映了历史时期宜宾地区竹林分布的广泛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性。保护利用好这些地名文化遗产,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巴蜀文化内涵和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可为历史地理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能综合反映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本文基于云南省玉溪市村落地名数据,利用GIS中的分析方法,从地理区域角度分析了玉溪市村落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部为自然景观类及人文景观类两大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是因为该区密集的人口分布及优越的自然条件;南部、西部为少数民族语言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在于这两个区中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布;北部为姓氏类、经济类和方位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与该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密切的人类活动有关;中部为地形地貌类和水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是因为该区复杂的自然环境。通过对玉溪市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为玉溪市地名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省湘潭市的1843个行政村级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分类法、统计法、综合分析法、地图法等研究方法,从地理学的视角将行政村地名分为自然地名、人文地名和其他类型地名三类。通过对湘潭市1843个行政村级地名的分析和研究,认识到在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下湖南省湘潭市行政村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认识湘潭市的村级地名的类型与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带地名与区域地形地貌、居住民族、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迁移等密切相关.具蒙古地名的村屯为原有地名,多分布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其地形地貌主要为中山山地、沙丘平原和低山丘陵,居民多为蒙古族.具汉语地名的村屯多为清末形成,主要分布于农业区,其地形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和...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山西省仁用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目前的主要栽培地区、栽培品种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山西省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研究了仁用杏的适生环境。为充分发挥山西省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仁用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法,通过对竹地名的类型细分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探析竹类资源分布的地域结构,为因地制宜的竹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中国竹地名形成川渝贵、湘中南、浙东闽北、粤桂琼、粤东闽西五大集中区;属种、活动场所、群体外貌、地形地貌和相对位置是其主要命名依据;不同类型的竹地名地域分异显著,例如丛生与大体型类竹地名集中于南方地区,散生与小体型类竹地名散布于北方地区,白竹与黄竹类地名不集中在原产地等。竹地名传递出有关竹类的地域移植、人类干预、产业开发与区域社会历史变迁等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地名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能够反映地区的自然地理、民俗文化、社会经济等特征。以哈尔滨市域的9751个自然村落名称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的空间分析,探究了自然村落地名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数量看人文类村落名称比自然类多,其中人文类以姓名、意愿为主,自然类以方位、地形为主;在空间分布上,自然类村落名称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区域,人文类命名的村落集中于南部,两类命名规律在南部区域有所重合,这与人口空间分布相符。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VEST模型的莲都区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nVEST模型对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测算评估,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具有相似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乡镇进行分类,并研究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区主要分布于莲都区南部乡镇,北部次之,中部最低;六类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低的是灌木林,其余类型差异较小;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显著正相关。利用In VEST模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测算,能够弥补传统算法计算结果较难进行空间量化对比的劣势。  相似文献   

17.
依托山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数据,采用综合多因子分类方法,通过研究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区域分布特征、天然林区域分布特征、气象差异及沟壑密度,将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划分为两个亚区,为科学构建植被模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竹命名的地名是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一类语言符号。本文分析了我国以竹命名的地名的分布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这类地名的分布范围基本上与竹林的分布范围一致,充分地了解,认识,研究和运用这类地名所蕴含的信息,可为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9.
长治市湿地主要植被类型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长治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分析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结果表明:世界性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科占绝对优势;湿地植物以旱生型和中生型植物为主,而水生和湿生植物虽分布面积较广;湿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湿地环境的变化导致由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的方向发生变化。人类干扰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旱生物种入侵也是影响该区群丛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天然灌丛植被群落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山西省天然灌丛植被群落按以水土保持作用为主和兼有水保功能和经济利用进行分类,介绍了38种山西省天然灌丛植被群落类型。并对每个群落的分布、结构特征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