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林分的调查研究,分析改造后林分的生长状况、森林群落特征、森林小气候环境等变化情况,对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后的林分生态景观效果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造林改造技术措施,促进了西樵山受害森林得以实现恢复其本来的自然森林景观面貌,林分群落、林地土壤、生物多样性、空气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初步成效与施工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取得初步成效,本文总结了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施工管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对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质量进行了科学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要素与美景度间建立了关系,对影响长春市城市森林群落秋季景观美学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提取,在以上分析结果基础上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平均冠幅、灌木高度等级、灌木盖度等级、林分密度等级与林分郁闭度等级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综合美景度的主导因素。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乔木生长状况、灌木分布、植物景观密度与群落结构确定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并将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分为3类,分别为:(1)以郁闭度较低,有阔叶树种,乔木较多,且灌木较少的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森林景观;(2)以针阔混交类型绿地为主,且灌木高度与盖度较大的城市森林景观;(3)多为乔灌草复层结构,并以落叶阔叶林分或针阔混交林分为主,且灌木较多的城市森林景观。由此可见,植物种的合理搭配、密度控制与树种选择,能够改善林分质量、林分层次与景观色彩,是提高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广东省南海城市历史地段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的构思 ,提出在森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保护和继承文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开展森林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以王岭林场为例,以满足森林生态环境旅游和提高林分景观效果为目的,根据区位特点与经营目标,参考“中国农谷”总体规划,提出采用新造林更新改造、人工促进改造两种途径,从树种选择、抚育管理方式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逐区改造的方法,为实施森林旅游景观林分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广东佛山市的西樵山是南粤两大名山之一,与惠州的罗浮山对峙于广州的东西两面。它是平地拔起的古火山锥体,方圆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36洞、28瀑布、207泉,最高峰海拔300多米。西樵山群峰叠翠,景色清秀,古树名木众多,山峰和岩洞绮丽秀美,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从1989年开始,西樵山几千亩马尾松林逐步受到松突园蚧的危害,喷药杀虫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收效甚微,松林成片变黄褐色后枯萎死亡。逐渐开始长“痘痘”的西樵山,大煞风景,游人渐渐稀少。西樵山镇政府请来广东省林勘设计院专家,为西樵山“把脉会诊”,制订出《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总体规划设计》。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仿生学原理,用人工促进措施恢复起生态功能显著、生长稳定的具有地带性森林景观特点的沟谷季雨林和季风常绿林。共设计了七个景观造林类型:准热带沟谷季雨林、观赏性沟谷季雨林、季风常绿半落叶林、山地水土保持绿化林、观赏性山顶矮林、陡坡地水土保持绿化林、热带景观的山脚周界保护林带。这些混交林型,共选取了40多个树种,大部分是本地乡土树种。西樵山林相景观改造工程历时7年,投资1000万元,把原来的病残林分,改造成了以阔叶树为主的具有多品种、多层次、多色彩、多气味的高质量森...  相似文献   

8.
陈瑞芳  黄明 《中国林业》2008,(15):50-50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灾害,森林植被遭到了巨大破坏,贵州省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龙里林场内)的植被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森林景观遭到破坏,虽在春季及时作了部分清理和补 植补造,但仍有大面积的受灾林分需要清理、补植补造。本文就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灾后重建及景观改造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公园建设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对林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林分改造要采用有别于传统林分改造的方法,把主要目的转移到营造森林环境和景观上,突出林分的景观价值,本文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成熟杉木人工林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按照景观生态学、森林美学原理,采取卫生抚育、透视抚育等手段,通过人工营造近自然混交林,结合地貌、景观效果分批进行带状条状不同程度的间伐,改造林相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佛山锦湖片区作为西樵山风景区的入囗通道区域,其道路绿化景观是西樵山风景区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交通现状与景观问题后,结合当地地形、水利条件和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锦湖片区道路绿化景观进行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希望对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郊森林公园是提升大众福祉、发挥生态功能的载体。以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 ArcGIS 软件和Fragstats软件对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景林是公园景观的基质(PLAND =67.84%),道路廊道将其与用材林、建筑和水体3种主要景观类型进行串联;公园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不同,斑块形状均较为规则(MSI值为1.41~2.12;MPFD值为1.10~1.24);公园的景观多样性较低(SHDI=1.31),斑块空间分布不均(SHEI=0.53),斑块形状较为复杂(LSI=22.83),各功能分区的格局特征差异明显。城郊森林公园的经营应严格控制人为干扰影响,提高公园景观多样性,注重斑块类型、功能分区和整体景观格局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采用ArcGISIO.0空间分析模块划分该地区集水区的森林,并通过Frag+stats3.3对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从斑块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中,景观格局指标包括: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软阔混交林是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其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是硬阔混交林,柞树林,白桦林等,景观资源丰富。该地区景观特征的研究为帽儿山集水区森林景观规划、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改善帽儿山集水区地区森林结构、更好地实现森林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密度人工梭梭林的林内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的观测,就不同密度人工梭梭林改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林保留密度为1111株?hm^-2与833株?hm^-2时,改善小气候效应与高密度梭梭林相当;保留密度为500株?hm^-2时,改善小气候效应略有降低,但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抑制梭梭林的衰败退化;保留密度为278株?hm^-2时,改善小气候效应严重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恢复时期红松阔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白山不同恢复时期红松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恢复时期(恢复20年、30年、70年和原始林)红松阔叶林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恢复70年的群落中乔木科、属、种特征与原始林相同,而恢复20年和3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存在显著差异,物种多度分布曲线也显示了相同的特征.恢复7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中的物种丰富度及多度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分布形式相同,但恢复20年和3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不同,并且缺少大径级和较高的树木.恢复30年的群落中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而恢复7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无显著差异,草本物种丰富度在原始林中最高.乔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现出与物种丰富度相同的大小关系,而灌木在4个不同恢复时期群落中无显著差异,草本则是恢复30年和原始林较高.恢复7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相似性最高,而恢复2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相似性最低.从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来看,恢复70年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已经接近原始林群落水平.  相似文献   

16.
西樵山樵高路在道路绿化改造中,提升了中央分隔带、主辅分隔带、导流岛和路侧绿化带,其建造充分考虑了交通功能需要,挖掘本地人文地理特征,利用场地现状条件,在植物选择上立足于乡土树种,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改造后的樵高路具有既满足交通需求又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7.
螺髻山区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的中段,螺髻山-邛海地质遗迹景观地位于川滇隆起带中段轴部。其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类型,决定了丰富的植物景观资源。螺髻山主要的植物景观资源有高山森林景观,杜鹃花群落景观,高山花卉群落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和亚热带河谷植被景观等。本文同时对螺髻山的植物景观资源分布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对该区域景观资源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磐石市森林生态旅游以"吉林官马莲花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打品牌,以开发自然景观为主,建设人文景观为辅,全面开发旅游资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火干扰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分析不同火强度对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影响较大,火烧迹地的演替从喜光、耐旱的草本及灌木开始,形成以草本层占主要优势的白桦灌草林群落;中度火干扰保留了少量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萌条形成更新层和演替层,促进森林群落由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的过程;轻度火干扰不能改变原有的树种组成,林分群落结构变化只是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一些物种的更替。随着火干扰强度的增加,落叶松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而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优势度呈现乘幂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9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4期遥感影像,对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内森林景观动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1979—2007年,森林景观优势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下降。2)针叶林、灌丛向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转化,导致森林面积增加;针叶林向林间地等非林地类转出,表明针叶林受到较强干扰。3)各同功能区森林变化差异明显,表明缓冲区干扰最强,核心区最低,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基本目的。4)保护区西部的森林景观年变化率较高,主要受植被自然演替的影响;东部森林变化率较高,表明缓冲区和过渡区所受到强烈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