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刺芹侧耳)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质的大型肉质伞菌。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意大利、印度都先后进行杏鲍菇的试验栽培研究。1990年初中国台湾、泰国、美国也有批量栽培试验,我国内地从2001年开始,杏鲍菇已成为全国各地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Pleurotus ferulae)学名白灵侧耳,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白灵菇色泽洁白,菌肉肥厚、质地细腻、香味浓郁,其蛋白质含量占干菇的20%以上,含有17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D及各种矿物质元素,是一种极其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白灵菇是中温养菌低温出菇的食用菌,在南方只能冬季生产,而在北方可以周年生产。白灵菇南北方栽培技术略有区别,现就北方地区人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元蘑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蘑,学名亚侧耳(Hohenbuehelia serotina),又称冻蘑、黄蘑、晚生北风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亚侧耳属。  相似文献   

5.
抚顺林区的侧耳真菌,经调查种类较多、数量大、分布广泛,是森林中的重要物种。侧耳科的真菌属木腐菌类,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能力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重要。侧耳科的真菌多数是食用菌,同时具保健、药用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他潜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逐渐的被认识。经过此次专项调查研究,对采集的侧耳真菌整理鉴定,林区中生长野生侧耳真菌有19种,分别隶属于6个属。  相似文献   

6.
侧耳属包括很多生理生态上不同的种,其中有的已在世界上广泛栽培。目前日本国外的栽培比较粗放,所用的培养料,多为各种农业废弃物,在印度不经灭菌,在欧洲采用不完全灭菌来培养侧耳。而日本采用集约化方式,高压或常压灭菌等完全灭菌进行栽培。侧耳类是白色腐生菌,能够分解木质素等,因此,其栽培目的物除子实体外,以生物转化为目的的栽培也开始受到重视。例如,利用侧耳将农业废料进行生物转化,纤维性废料变为家畜饲料。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国外采用的粗放栽培方法,将在日本应用。为此,试验一种最简单的栽培方法,即采用未灭菌麦杆来栽培鲑黄侧耳。  相似文献   

7.
通过扩增食用菌的ITS序列对市售的真姬菇、杏鲍菇、蟹味菇、香菇和平菇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通过菌种分离、纯化、DNA提取、PCR扩增及PCR产物测序,获得的真姬菇、杏鲍菇、蟹味菇、香菇和平菇ITS序列长度分别为630bp、620bp、628bp、751bp和621bp。下载相似性最大的ITS序列,采用Clustalw和 MEGA 6.0软件采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确定真姬菇和蟹味菇为玉蕈属的 Hypsizygus marmoreus ,平菇为侧耳属的 Pleurotus ostreatus ,杏鲍菇为侧耳属的 Pleurotus fuscus ,香菇为香菇属的 Lentinula edodes,进一步筛选优良菌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期荚果蕨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野生荚果蕨卷叶期与初展叶期幼叶中粗蛋白、粗纤维及Fe、Na、Cu、Mn、K等无机元素含量,并与刺芹侧耳等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荚果蕨为高蛋白、高纤维食品,富含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卷叶和初展叶干样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2.50%和27.27%,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1.11%和26.26%,均高于刺芹侧耳等,卷叶和初展叶中K、Ca、Mn含量也较高。初展叶鲜样的生物量和折干率高于卷叶,农民采收初展叶的产量会比采收卷叶增加38.26%,且初展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Pleuroutseryngiivar.ferulae)又名刺芹侧耳白色变种,是南欧、北非、中亚内陆地区春末夏初发生的品质极为优良的一种大型肉质伞菌.白灵菇色泽洁白、个头大、质地优良、口感好,是覃菌族中的又一新秀。为丰富人民的“菜蓝子”我们将白灵菇引入黑龙江省,经过3年的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0.
亚侧耳的人工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侧耳,俗称元蘑,在东北地区一般每年9月至10月上旬出现。通过对亚侧耳的形态与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调查,于1998-1999年进行了室内人工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亚侧耳肉厚、朵大、无病虫害、质量好。可通过人工栽培方法,提高产量、丰富市场、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