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早在2007年12月的一个商业论坛上,马云就已呼吁中国企业准备"过冬",半年之后抛出"过冬论"。一时间,"过冬"这个词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现阶段经营战略的核心词汇。经济低迷就意味着市场一定有寒冬吗?  相似文献   

2.
正鸟类是否天生就具有一种神奇的冬季生存技巧?回答很简单:并没有。面对呼啸的寒风、皑皑的白雪,它们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挤在一起抱团取暖,有的挖树洞搭建过夜庇护所,有的在雪窝里过夜,还有的利用贮藏获得稳定的食物供应……聪明的鸟儿在寒冬中成功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3.
钱国宏 《河北林业》2014,(12):32-33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呼啸而来的凛冽寒风夹带着雪粒子,疯狂地卷走了春夏秋三季所积蓄的所有绿色——北国平原,一片萧瑟和苍凉。然而就在这寂寥无边、似乎绝少温情的世界里,树们正挺立在寒风里,面对冰雪,岿然不动,成为第四季中不屈的旗帜和雕像。  相似文献   

4.
鸟不骗人     
入冬,无数只候鸟随着寒风飞临我国各地,哪儿洁净就在哪儿落脚、安家。因此人们不时会看到有关候鸟的新闻,有的人当社会趣闻看,而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已把这当作环保新闻看啦。前几天在电视里看到,一大群鸭在首钢厂区内的水塘里嬉  相似文献   

5.
大美如柳     
座落在辽河平原上的家乡一年四季都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着,而在这数不清的树木中,只有平凡的柳让我倾心,让我景仰。沧海桑田,白驹过隙,挺在胸间、映在眼中、活在心里的,却依然还是柳。柳是春的使者。"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寒料峭的北国刚刚踱出冬的围栏,那剪剪寒风尚在卷起田野深处斑斑驳驳的残雪,倔强的柳芽就睁开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人能吃、爱吃、会吃,"丰富"了餐桌,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禾花雀,这种曾经非常普遍的鸟类就遭此厄运。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将禾花雀列入"极度濒危"等级,离灭绝只差一步。禾花雀,学名黄胸鹀,是一种小型鸣禽,在横跨亚欧大陆北部的广大土地上繁殖,在我国东南部过冬。  相似文献   

7.
正在凛冽的寒风中,满载着大理州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浓浓情意的一大卡车6000株美国山核桃苗运到了漾濞县鸡街乡菜白村。这里,早早就挤满了等待苗木的村民。"大理州林业局2016年扶贫攻坚鸡街乡菜白村500亩美国山核桃种植现场"的红布标悬挂在光秃秃的山坡上十分显眼,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分工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在在现现代代文文明明高高度集中的城市,公共绿化是人类与自自然然接接近近的的重重要要内容。然而,一些地方在绿化工作中热衷于贪大求靓,倾向于移栽一些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违背了城市绿化应遵循的自然规律。据报道,有的北方城市为了种植常绿树种,在过冬时,耗费巨资为来自南方的树种穿上"防寒服"、喷洒防冻液。即便如此,很多南方树种仍然熬不过冬天。应该承认,地方政府愿意为绿化投入更多资金,是一种理念上的进步。曾几何时,在城市建设与扩张过程中舍弃绿化,忽略市民居住环境,让城市沦为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是一些地方建设者所秉持的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一组题为"高铁上的孩子们"的照片,角度独特,生活气息浓厚,画面语言丰富,一看就是高手抓拍。真可谓美轮美奂,养眼又入心。图片说明如此写到:"1月27日,一个孩子在京广高铁上对着镜头做鬼脸。京广高铁刚刚满月就投入到2013年春运当中,相比传统铁路,高铁舒适的环境给"迁徙"的孩子们提供了寻找乐子的场所"。春运中,路上的人们很辛苦,很疲惫,但这些高铁上的孩子们,似乎突然发现了一个移动的乐园。有的在拌鬼脸、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在玩电脑游戏、有的在望着窗外遐想,还有个淘气的小朋友,把车厢扶手当栏杆玩起荡秋千……春运,几乎  相似文献   

10.
冬夏树木涂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天到来,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动物为了过冬,也长出了较厚的皮毛,有的甚至躲进洞穴,不吃不动,开始了冬眠。那么,树木呢?为了帮助树木过冬,人们给公路边、街道旁的绿化树木涂上了一层白色。涂白的作用何在?这是因为冬天气温虽然低,但是白天有太阳照射,气温较高,造成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树木猛烈吸收热量,树干横向膨胀,而夜间气温很低,树干横向收缩,这样一胀一缩很容易引起树干纵向开裂。如果树干上涂上白色,白  相似文献   

11.
正撑着伞,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满眼是鹅毛般的雪片,每走一步,脚下厚厚的雪毯就"吱呀"一声叹息,似乎是我惊扰了它们的好梦。我缩着脖子,顶着寒风,身子向前微微倾斜着。这时,在清冷的空气中,我嗅到了一缕清香……我记得,这条巷子的尽头,确有一棵梅树。那里水泥地上留出井盖大小的一块黑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棵梅树就静候在那里。春夏秋三季,它就在那墙角孤独地站立着,没有行人注意,没有蜂蝶造访,  相似文献   

12.
大美如柳     
<正>座落在辽河平原上的家乡,一年四季都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着,而在这数不清的树木中,只有平凡的柳让我倾心、让我景仰!沧海桑田,白驹过隙,挺在胸间、映在眼里、活在心中的,却依然还是柳!柳是春的使者。"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寒料峭的北国刚刚踱出冬的围栏,那剪剪寒风尚在卷起田野深处斑斑驳驳的残雪,倔强的柳芽就睁开了惺松的睡眼,在枝头上点出了一串串嫩黄色的音符,为北国邀来了鹅黄的春色和旋律。  相似文献   

13.
冯峻 《云南林业》2013,(6):62-62
秋未冬初,核桃树叶凋落,进入休眠期。危害核桃树的病虫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除了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外,还要选择过冬的场所,找个隐避的地方躲避寒冷,进入静止不动的过冬阶段。从地面的杂草、枯枝落叶到地表下的土壤深处,从核桃树的翘皮下、裂缝内、伤疤里到枝干内等部位,都是它们选择过冬的场所,过冬场所选择得好,就不会冻死,选择不好,不是冻死,就是被天敌寄生或鸟兽吃掉。掌握病虫过冬场所,结合核桃树的冬季经营管理,作好清理林地、垦复翻挖、整形修剪等工作,有意改变和破坏病虫过冬场所,不仅直接和间接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保护天敌,还能促进核桃树生长,一举两得,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秋去冬来,天寒地冻,寒气逼人。每到冬天,各种各样的昆虫不见了。等到来年春风送暖,大地回春,各种昆虫又纷纷出现了。为什么严寒的冬天昆虫不会被冻死?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积累营养物质昆虫对气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季节的变化,寒冬到来之前,昆虫就忙于作过冬准备,抓紧时间大量取食,使体内积累充足的  相似文献   

15.
谁染枫林醉     
<正>"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这是《西厢记》长亭中对秋光的描绘,它既道出了诗人的借景抒情:寒风、落叶、雁归、别离,还提出了"谁染枫林醉"的疑问。古代人爱好红叶,赞歌不绝:"黄红紫绿岩峦上,  相似文献   

16.
苗木如何安全过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苗木的组织较幼嫩,木质化程度不高,一旦遇到连续低温或冰冻雪霜天气,就很容易发生冻害,导致苗木死亡。如何使苗木安全过冬呢?现本人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下面几种苗木过冬防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实验材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呼吸速率提高明显;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明显发生变化,在根系活力中20 mg/L 烯效唑效果最好,40 mg/L、60 mg/L烯效唑都会影响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阻碍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水域中,生存着大量的水生昆虫,它们与水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不同种类的水生昆虫对水体污染的适应能力不同,有的种类只适宜在清洁水中生活,而有的则可以生活在污染水中。水生昆虫的存亡标志着水质变化的程度,因此水生昆虫可作为水体污化的指示生物。蜉蝣蜉蝣与蜻蜓同属一类原始的水生昆虫,但与蜻蜓相比,其体型要小得多。蜉蝣独特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我国的《诗经》中就出现过"蜉蝣"一词。蜉蝣的生活史包括四个阶段,即卵、稚虫、亚成  相似文献   

19.
诗意立春     
正诗意立春从风中来。不仅从春风拂面的暖意上来,更从描写初春的古诗中来。韩愈《春雪》所写:"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还未尽消融,春芽早已萌生了,可见春来时是由不得雪花的。漫长而又冰冷的寒风,犹如密密的细针尖,扎着暴露在外面的皮肤,让人有一种割肤的清冽感。如今被这立春风儿,缓缓地、轻柔地抚摸着,如同美容师在修补寒风摧残下的沧桑面容,感觉那么舒坦。如再找个向阳的山坡上肆意仰躺,零距离地接触风儿的抚摸,身心自在又放松。诗意立春从芽中来。豆芽又称"如意芽",一盘爆炒黄  相似文献   

20.
四季更替,时光陡转。刚刚还在炎炎夏日里挥汗如雨,转眼就进入了凉爽的秋季。老一辈人常讲:秋天要“贴膘”,在身体内储存足够的能量,以备过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