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特点 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非生产性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23%,说明火源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刻不容缓。夏季雷击火占火灾总数的53%,预防和扑救夏季雷击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特点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非生产性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23%,说明火源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刻不容缓。夏季雷击火占火灾总数的53%,预防和扑救夏季雷击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课题。从火灾发生的时间上看,火灾主要集中在5—8月份的春夏之交。“7·28”夏季雷击火灾分析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资料显示,自2002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降水量仅为13mm,比历年同期减少8成;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2度,最高气温达37度。连续干旱,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已形成一个干旱中心,森林地表和深层…  相似文献   

3.
由于腐殖质堆积发热产生高温可能引发林火,夏天雷电也可能导致雷击火,加上人为的不慎和可能存在的犯罪分子纵火,森林火灾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如何在短时间里有效控制火情,减少损失,需要有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本文就陕西省柞水县森林防火情况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根源。严格控制火源,是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火源可分为两大类:天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人为火源又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由天然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主要是雷击火。在我省因雷击火发生森林火灾的现象很少。人为火源中,生产性火源主要是烧荒、烧垦、烧灰积肥、烧田边地角、烧炭、狩猎等用火;非生产性火源一般是吸烟、烧纸、烧香、儿童玩火、烤火、烧饭等等。据一九八七年以来我省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所酿成的火灾已查明的火源中,人为火源中非生产性火源酿成火灾的占76%,生产性用火占24%。因此预防森林火灾,必须把强化火源管理做为主要手段。我们认为加强火源管理必须突出一个“严”字,加强一个“管”字。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必须抓好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5.
雷击火属于自然火源,它虽然比人为火发生率低,但对森林危害却是相当严重的。据牙克石林区1962年到1980年统计,先后共发生这类火灾火情330次,平均每年发生雷击火达17次以上,约占总火灾火情次数的33%。显而易见,多雷击火地区,如不加强对雷击火的预防,会给森林资源造成很大损失。雷击火的产生,主要和气侯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险辨识,结论是: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为-0.81,表明湿度愈大火灾发生次数愈少,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当相对湿度在35% ̄50%之间时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气温与森林火灾相关系数仅为0.36,当最高温度在-10 ̄10℃时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高达0.92。发生火灾时,当风速大于2.5m/s时,火灾蔓延开始加大。雷击火发生和蔓延的气候指标是平均气温为14 ̄20℃,降水量小于7mm,14时相对湿度15% ̄38%,雷暴日数多于4天,平均风速2.5 ̄5.5m/s,14时风速大于3m/s。本着适用及着眼于近期与长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选用了春季小于10mm降水日数、春季平均气温、地理因子、受灾面积、雷击火次数等7个因子进行了聚类分型,将火灾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根据森林火灾历史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由雷击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火源引起森林火灾的时空格局,为该地区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在不同月份和日内时刻造成火场总面积的差异性;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Ripley’s K函数)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黑龙江省1997—2017年由雷击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最频繁,危害也最大,且近年来发生次数有所增加;雷击火主要聚集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以6月和7月发生最频繁;每年9月16:00—16:59由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总面积在1997—2017年呈波动式下降,且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农事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6月12:00—12:59和9月16:00—16:59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而野外吸烟火源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在月和日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针对该种火源在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的时间都应重点防范。从空间上看,农事用火主要聚集分布在黑河市市辖区、嫩江县、逊克县、七台河市等地;野外吸烟则主要聚集分布在松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逊克县、嘉荫县、七台河市和鸡东县等地。【结论】随着黑龙江省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雷击火、野外吸烟、农事用火在近年造成的火场总面积相比之前都有大幅下降;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 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聚集分布,主要聚集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北部黑河、伊春地区及东南部七台河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与人为火发生规律的差异性变化,为研究区针对性的开展火源管理及合理制定火灾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研究区1966—2021年间发生的森林火灾数据,按火因归类筛选出雷击火和人为火,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等方法对比分析雷击火与人为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发生差异、规律变化及火灾季的变化趋势。【结果】1966—2021年间研究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 887起,其中雷击火932起,人为火503起,占比分别为49.39%和26.66%。雷击火与人为火在发生年份、月份和时段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研究区雷击火数量呈波动增加,而人为火数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尤其是1987年之后研究区雷击火数量逐渐高于人为火,但从整体看研究区森林火灾总数变化并不显著。从火灾面积来看,研究区雷击火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而人为火和总森林火灾面积呈减少趋势。研究区雷击火集中发生在6、7月份,人为火多发生于4、5月份,且呈现夏季防火期雷击火数量显著增多,但雷击火面积变化并不显著,春季防火期人为火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从发生时段上看,研究区人为火高发时段为10:00—15...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兴安岭呼中林区雷击火发生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 ,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主要发生区 ,对雷击火的研究表明特殊可燃物、干雷暴的天气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长期干旱 ,可燃物失水严重 ,森林中积累丰富的可燃物 ,雷暴发生后干燥的植被容易引火燃烧 ,起火之后 ,遇上盛行的大风将使火灾迅速蔓延。雷暴 ,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 ,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 ,相对湿度降低 ,可燃物干燥的情况 ,就很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多发地区 ,雷击火常常也多。大兴安岭纬度越高 ,雷击火越多 ,5 1°N以北海拔 80 0m以上山脉的腹部或山顶的落叶松 -偃松林、樟子松 -偃松林林区为该林区雷击火发生最集中区域。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 ,可以同时引起多起雷击火 ,它们之间的距离最远可达 1 5 0km。雷击火多发生在 6— 8月 ,雷击火的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的 1 4时到 1 7时。雷电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 ,使得雷击火的预防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统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森林火灾所带来的损失,不仅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扑救火灾付出的代价,即直接经济损失,还有森林生态被破坏的损失和社会秩序受到干扰以及人们心里状态的失衡等,其损失是多方面的。为了使损失的统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们提出了一个初步设想。森林火灾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一) 森林火灾基本情况指标体系 1.火灾原因。分人为火源和天热火源两大类。人为火源又分生产性用火、非生产性用火和外来火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又可分许多细目。天然火主要是雷击火、滚石火等。 2.火灾的时间、地点。火灾发生时间包括起火时间、发现时间、扑灭(熄灭)时间、燃烧时间。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山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导致雷击火的频发。据统计,仅2008-2017年就发生了127起雷击火,国家森林资源遭受了巨大损失。对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近10年雷击火进行统计、归纳及对比,总结出其中的起火点位置分布与时间分布的特点,并借助有关资料对这些特点进行剖析,找出雷击火发生的共性规律,以提高相关火灾的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森林雷击火的预报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雷电引发的林火通称“雷击火”,它是森林火灾中危险的自然火源。科学家一直把雷击火作为森林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子。据统计,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由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该区火灾总数的24%。特别是近几年来,尽管雷击火次数不多,但多发生在4~8月份,且是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北部原始林区,很难及时发现,容易造成特大森林火灾,从而蒙受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雷击火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火源之一,约占全区总林火的38%,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岭北地区约占总林火的56%。雷击火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及交通不便的偏远林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发现,在扑救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成的危害要比人为火严重得多。塔河林区1968—1979年共发生林火59起,其中雷击火占41起,雷击火过火面积约占总火灾面积的67%。所以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球各地森林火灾频发 ,气候异常是重要原因。 5月 ,加拿大艾伯塔省有 10多处森林发生火灾 ,10多万hm2 森林被烧毁 ;到 8月份 ,美国亚利桑那、科罗拉多和加利福尼亚等州先后发生森林火灾 ,面积达 70多万hm2 ;截至 7月底 ,俄罗斯各地有 36 8个地方发生森林火灾 ,受灾面积达 11万多hm2 ;7月 2 8日 ,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因雷击火引起的火灾。今年夏天发生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的森林火灾 ,也都与气候异常有直接关系。森林火灾的发生 ,使已经很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雷击火与雷电探测张瑞祥,肖飞,姜玉珍,王天辉,包义(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雷击火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重要火源,约占火灾人情的22%。例如,黑龙江部分1966年至1984年共发生雷击火170次,仅1979年就发生47...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如雷击、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泥碳自燃、地被物堆积发酵自燃等。从世界各国的天然火源所引发的森林火灾情况来看,其中最主要的是雷击火。由空中闪电和森林可燃物接触而引起的火灾称为雷击火。这种火灾在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比较突出。发生在2002年7月28日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的森林大火就是由雷击火引起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夏季雷击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可参  马学金 《林业科技》1990,(5):24-26,46
黑龙江省大兴岭地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素有“绿色宝库”之称。然而,濒繁的森林火灾却不断地危胁着这座“宝库”,使该地区蒙受了具大的损失。一、森林火灾的危害1、次数多、面积大、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区1966~1989年的24年间共发生山火972起(火警423起,火灾293、重大火灾208起、特大火灾48起),其中,雷击火233起,占24%;人为火739起,占76%。累计有林地过火面积311万多公顷,年过火有林地面积12.9万公顷。如按每公顷平均  相似文献   

18.
近年雷击火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近10年雷击火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出雷击火形成机制以及影响雷击火的因素、起因、发生的时空规律及特点以及国内外雷击火预警及监测研究现状,提出目前对雷击火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未来雷击火的研究方向,提出雷击火的预防措施应做到有效拦截和及时提醒。使森林火灾的发生被及时发现,降低损失和扑救难度。  相似文献   

19.
森林雷击火成因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整理国内外雷击火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雷击木特征、雷击火发生机理、时空分布特点,结合森林消防队伍灭火实战经验,从火灾发现定位、火情预判、接近火场、安全扑救等4个方面总结雷击火防控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雷击火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雷击火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家林业局专家分析认为 :以人工为主开展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扑救工作创造了世界森林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专家介绍说 ,由于一般的雷击往往伴随着降雨 ,由此引发的雷击火也往往是自生自灭。但是 ,干雷暴是“光打雷不下雨” ,其引发的火灾具有地点不确定、扑救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预防和扑救干雷暴引发的森林大火是世界性难题。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发生在内蒙古北部未开发的原始林区 ,远离公路 ,火场距公路最远处达 2 0 0km ,灭火人员主要靠直升机空投到机降点 ,再步行到火场。由于干旱高温 ,山高坡陡 ,没有水源 ,久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