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广臻  陆琦  林颖 《广东园林》2021,43(4):53-57
南宋开庆年间,潮州知州林光世组织了一次针对潮州西湖的风景营治。通过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详细探讨了林光世营治潮州西湖的目的、建设内容、管理工具、管理机构、管理程序和建设制度等相关内容。林光世营治潮州西湖过程中所呈现的工程量计算、工程预算管理、浚湖卫城局、工程审批、田亩征用、财政支付、勒石公示等相关内容,都深刻反映了古代公共管理在州府园林营治中的作用。进而认为,包括潮州西湖在内的州府园林的营治,得到了古代州府城市在公共管理上的支持。这种公共管理的介入,是古代州府园林公共性特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州府城市近郊有着大量的湖泊分布。这些湖泊最初作为城市水利灌溉功能,经由历代不间断的风景营治,从而转化为今天的公共风景空间。古代福州西湖的历史发展,很好说明了这个复合风景建设的转化过程。研究此类风景公共性的研究,应当从公共管治和公共营造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其营治过程中的具体内容。通过针对南宋赵汝愚营治福州西湖的缘起、程序、内容、管理机制的归纳,探讨其营治过程中的政治策略和手段。进而认为此类古代城湖的营治,在形式上包含着公共风景的建构内容。亦指出,这种公共风景和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风景存在着实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惠州西湖作为岭南州府园林的典型个例,在跨越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与时间的显性关系,是历时演进的州府风景。基于岭南州府园林视角,运用历史研究法,引入“层积”概念,以古代惠州西湖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延续性特征的基础为历代州府接续建管与“发现—建设—游赏—传颂”风景营建迭代循环;总结其延续性特征的结果为单要素演变和各要素整体状态叠合的空间层积与跨越时空情景“逝反”的文化层积。  相似文献   

4.
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中主要的专项规划,需兼顾风景资源保护与风景游赏行为2方面。文章关注风景游赏中的游赏主体,通过结合游赏感受以及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分析人的游赏心理、游赏行为和游赏意境,并阐述游赏项目、风景单元、游线组织和游程安排等内容,探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风景游赏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最近,省政府公布了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包括九泷十八滩、潮州西湖、玄武山—金厢滩、梧桐山、封开龙山和云浮蟠龙洞等六处。 这六个风景名胜区具有较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管理较完善,接待游客较多,具备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条件。潮州西湖、深圳梧桐山、云浮蟠龙洞为著名的城市风景名胜区。潮州西湖内有一百六十多处摩崖石刻,为我省三大摩崖石  相似文献   

6.
简讯     
汕头市首次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汕头市妈屿岛旅游风景区召开。会议以妈屿岛为现场,通过实地勘查,评议了妈屿岛、岩石风景区、潮阳莲花峰的建设规划和潮州西湖、达濠青云岩、饶平石壁庵、揭阳西湖等风景点的现状,着重研究、制订了如何加强汕头市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岭南州府园林概念的缘起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岭南地区现存许多以自然山水为尺度进行营造的风景园林,这些园林的营造在历史上与当时州府城市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所以很早就进入了古人的研究视域,编制了许多山水志。由于此类园林和古代州府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刘管平先生又将其归纳为岭南州府园林,此后,肖毅强、陆琦、谢纯等学者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作为岭南古代与州府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造园实践,岭南州府园林反映了古代园林营造在古代公共园林建设与管理,城市水利的生态防洪调蓄和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农业生产与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等方面的古人智慧,对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而言亦是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与营造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并逐步转化成为一个古代城市近郊复合发展的古典公共园林。唐代东湖作为一个城市近郊相对自然质朴的郊野湖泊,沿湖周围营造有可供官民共享的风景建筑。宋代开始,东湖收归国有,大量官方建筑和宅园的相继出现,对东湖的风景空间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针对历史演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凝练了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的 3 个主要特色:城市与湖泊共同演进的历时营造;功能复合、自然朴质的风景呈现;官民共营共享的州府园林。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河流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地被植物、灌溉方式等影响灌溉用水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园林绿地建设必须以节水为核心,保护现有的风景林地和防护绿地,调整配置生长整齐、开花繁茂、无需修剪的低耗水地被,应用旱生、超旱生保护植物,体现荒漠特色;大力推广喷灌、管灌、滴灌、渗灌,逐步实现自动化控制,确定合理的灌水次数及灌溉量,实现灌溉的"精"与"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古惠州西湖风景园林形成阶段与特征考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仕然 《广东园林》2021,43(5):37-39
惠州西湖是古代岭南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现遗存的山水景观有待进一步恢复。基于文献史料收集、实地勘察,结合历史图像,对惠州西湖风景园林的形成进行了考证与探析:从水域状态、建筑营造、景观完整度、功能种类以及城湖关系几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惠州西湖的形成分为汉、晋、唐、宋、明代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并具有相应的风景园林特色,其风貌的形成是长期动态的过程,并非静止不变  相似文献   

11.
苏志龙  赵晨  叶毅 《绿色科技》2021,(7):8-10,25
指出了湿地公园一方面承担着生态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担负着休闲游憩的功能。以普洱市梅子湖湿地公园为例,从市民休闲的角度,以景观分析的手法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表明:梅子湖湿地公园整体分为入口景观空间、儿童景观空间、游赏景观空间,各景观空间依据空间构成要素及周围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可满足市民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兰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逐渐推广。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是兰花专类园设计的实践,通过研究"森林兰苑"分区布局、设计手法、景观特色,为今后兰花生态观光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各地观光农业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普遍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在:园区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现状堪忧;缺乏全面的景观设计技术规范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差,景观建设杂乱无章;缺少相应生态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规划。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几年来江西省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实践,列举九江市武宁县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整体性景观规划项目为例,对园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从实践——理论研究——实践的发展过程,以期能使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更加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海珠广场绿地景观提升改造为例,探究老城区中心广场景观提升的策略和途径。通过原状广场实地调研、环境精准识别,针对绿化景观无序、场内空间封闭、园路铺装失修等现状,结合SWOT模型,对工程项目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挖掘文化内涵、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的景观改造原则。采用适当抽疏、增加花卉、合理规划景观格局、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等措施,打造兼具"红色"文化传承、门户形象展示、休闲观光、活动举办场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解析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播需求,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用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问题,从而给城市景观设计一些有益的启示,增进公众对城市景观的了解,获得公众支持与参与,协调城市景观中各公共关系,促进城市景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乡村景观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在不同发展趋势和发展境域的乡村建设中都扮演者重要角色。以公共性为核心属性的公共文化,为理解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以乡村文化的认知为基础,以公共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切入点,以城郊融合类村庄为对象,提出了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风景园林学乡村建设的方法原型,并以三王村、前洋村2 个案例来具体探讨实践过程中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嵖岈山温泉小镇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作为研究案例,探讨风景区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的方法。结合地形,以嵖岈山风景区为背景,以果树种植和自然风光为基础,以西游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为底蕴,以观光采摘为核心,以休闲、求知、体验为载体,通过园林景观造景方法,将生产与观光采摘相结合、景观与功能相结合,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科普求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采摘园。  相似文献   

18.
以大理市10个寺观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大理市寺观园林景观吸引力进行评价,并对其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大理市寺观园林游客群体以青中年及老年为主,观光旅游是主要的游览模式,寺观观光、宗教崇拜为主要出游目的。大理市寺观园林景观吸引力级别分为4级,景观资源吸引力差距大,资源利用不平衡,总体景观吸引力值为0.576,景观吸引力较小。历史文化、寺观选址对其景观吸引力起到正向影响,时间距离、空间成本是主要阻力因子。今后,大理市寺庙园林可通过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挖掘特色和设计项目,创新营销和优化设施以实现景观吸引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