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方法和途径之一。本文以2012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自然保护区数据为基础,从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保护级别、保护对象及行政主管部门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建设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当前自然保护建设的成就和不足,并对自然保护区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卧龙湖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卧龙湖干涸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卧龙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规划,旨在为卧龙湖自然保护区整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为沈阳市康平县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进行SWOT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面积小、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几种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模式。认为建设绿色社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作为解决现有矛盾的合适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和最有效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该文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自然保护区农业发展现状,具体分析了区内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自然保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想,以期有利于区内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林业发展过程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各种森林资源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从红木家具产业、房地产产业、旅游基地建设三个方面,对仙游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析,就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仙游县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分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保护区地方经济和谐发展、与区域经济形成合理布局、促进木兰溪源自然保护区的品牌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惠州市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广东省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法,对惠州市26个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为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人类的自然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国1994年出台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开发与保护、建设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现行立法已经难以适应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对策,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立法体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概述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应措施,阐述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设想并展望发展前景,指出建设自然保护区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InttxiductionAmongmanyinterestSrelatedtobiospllerereserve,pres-suresfromtoudsmdevelopll1entmigl1tbeamajorco11cerl1becausemostbiosphercrcscrvcsllave11atural,culturalal1dscenicattractionsfortourists.Intem1softourisn1man-agement,theecotourisn1l1asbeensuggestedasa11altema-tivefortl1econflictsbetweentourismdevelopnlelltalldnatureconservation,esPeciallyf()rtheprotected.areasucl1asbiosPherereserve.Ec()tourismhasbeco1lleI)oPulari11recentyearsaroundtl1eworid,a1ldson1escielltistsI1avemadegreateffortS…  相似文献   

12.
王慧  胡晓  巩合德 《绿色科技》2012,(8):247-250
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缺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提出了在哀牢山规划设计中建立便于游览的廊道、景观台等,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建议并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为哀牢山将来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比较与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在我国出现了同一地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森林公园或风景名胜区的混乱局面,对自然保护事业与公众娱乐事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出发,对三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制订国家遗产法、建立新型的国家遗产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我国自然保护事业与公众娱乐事业的和谐、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江源区基本生态特征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中引入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将三江源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地理区域,建立生物区域自然保护区网络。并简要介绍了利用景观生态学、种群生存力分析等理论和景观规划途径、GIS分析等先进方法从区域层次确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保护区)研究核心区面积、形状,以及网络与节点的连接(廊道)的程序、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被国际社会关注的两大问题,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存在着日趋严重的矛盾与冲突。本文综合分析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特点,提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并确定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生态分区与城市森林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作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地区 ,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是全球人类的共同理想。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 ,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之一 ,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上海市的自然生境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生态敏感区的分布、城市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同时根据水系及道路交通系统的等级 ,提出上海城市森林布局的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等待——适应——索取以至掠夺3个阶段,造成当今人类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历史的教训、严峻的现实,使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并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本质内涵作了探讨。文章最后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系统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鄂杜竹林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鄠杜竹林是古渭河流域的著名生态资源。通过考察鄠杜竹林演变为皇家的盩厔司竹园以及存司竹园由盛到衰和从平原转向山区的沧桑变化,借助若干史实、逸事对这种转变的社会原因做了分析,说明人类活动是生态演变的重要原因,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榆林沙区湿地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出榆林沙区湿地保护利用研究对策,根据榆林北部毛乌素沙区湿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本着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处理好工业开发区生态化生产与湿地保护利用的关系;注重污水排放控制与维护水质;进行湿地保护与水土保持,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森林城市的理念与建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通过增加城市及周边地区森林总量,以改善、调整、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构建人-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为目的;正确把握森林城市理念与建设特点,对于促进和提高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