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楚雄市农村能源需求状况,阐述发展薪炭林是天然林资源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分类经营的需要,根据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优选出12个适合楚雄市发展的薪炭树种,依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根据立地条件进行了新炭林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并提出了保护天然林和发展薪炭林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制止区内的环境退化和资源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障社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天然林保护给社区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发展非木材产品,加强经济林果的发展以及营造速生丰产林和薪炭林的对策,以实现西双版纳的天然林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积极发展薪炭林 保护森林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连清复查资料,云南省年森林资源赤字达234.80万m^3。对部分县(市)农村年湖水结构设计分析结果,有源性消耗量的61.2%因此发展薪炭林是解决农村能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阐述了发展薪炭林的意义、典型事例及发展薪炭林的途径,并提供了发展薪炭林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天然林分类原则、方法及技术标准基础上 ,对黑龙江省天然林进行了分类。按树种组成可将天然林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 ;按林种可将天林分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 ;按森林功能可将天然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又根据生态地位重要性及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出 16种生态公益林和 5种商品林类型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制止区内的环境退化和资源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保障社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天然林保护给社区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发展非木材产品,加强经济林果的发展以及营造速生丰产林和薪炭林的对策,以实现西双版纳的天然林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凤冈县的基本情况、能源结构、薪炭林的现状,认为发展凤冈县的薪炭林是解决本地能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的办法:1扩大薪炭林的面积;2选择适宜凤冈自然条件的薪炭林树种;3提高薪炭林单位面积的产量;4建立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薪炭林基地;5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来经营薪炭林。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的乡土树种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尔沁水地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乡土树种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过度开荒和放牧,不重视对天然林和乡土树种的保护和管理,天然林分布面积减少,乡土树种生长衰弱。乡土树种具有比较强的抗旱耐寒特性,在极端干旱和特殊低温年份,没有任何枯干与枯死现象。因此,乡土树种是优良的选种,育种材料,乡土树种又是沙地宝贵的生物基因资源。保护乡土树种就是保护沙地的生态环境。加强是天然林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保存珍贵的沙地物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连清复查资料,云南省年森林资源赤字达234.80万m~3。对部分县(市)农村年消耗结构统计分析结果,能源性消耗占年总消耗量的61.2%。因此发展薪炭林是解决农村能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阐述了发展薪炭林的意义、典型事例及发展薪炭林的途径,并提供了发展薪炭林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海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了海岛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广东海岛林业的发展应该以防护林为主,大力发展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并在适宜地段适当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文内最后还提出了加强海岛林业建设的措施和介绍了海岛主要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思想和森林生态经济学理论。本文还就林业发展方向、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工业用材林和薪炭林营造、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以及加强山区现有天然林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选择优良的薪材树种是发展薪炭林的关键,在沙区营造薪炭林不仅能缓和这一地区烧柴短缺的矛盾,也对保护生态,改善生态效益,发展沙区经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桦的地理分布与适生条件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以及部分中亚热带地区的速生、珍贵用材树种。论述了我国西南桦天然林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基本特点探讨了西南桦的适生条件,为西南桦天然林的保护与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洱源县森林资源消耗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发展薪炭林的必要性,并对薪炭林树种选择,配置,规划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14个已进行过种源试验的乡土树种的生长性状变异规律,归纳出一些共同变异特点,这些树种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都达显或极显差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根据这些变异特点及某些树种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对有关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可持续资源经营进行了分析,认为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需要强化生境保护,采用原境和异境种植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建议采用适当遗传材料营造不同类型的人工林,以减少由于基因流动引起的对天然林遗传资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正> 云南省每年薪材消耗森林资源约有1,700万立方米,占全省年森林资源消耗量的64%,相当于现在森林年总生长量的1.2倍。营造速生丰产薪炭林,对于加速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现有森林、改善环境、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适应薪炭林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滇中地区速生丰产薪炭林的营造与树种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生态条件进行分析为依据,找出大面积发展本地珍贵(乡土)树种存在的障碍,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引种桉树、加勒比松、马占相思、木麻黄等外来树种给海南林业发展带来生机,从而肯定了保护与恢复热带天然林和发展外来树种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李欣 《山西林业》2005,(5):18-19
防护林体系建设就是在相当空间范围内将具有不同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人工林,以及天然林所组成并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天然植被等内容的综合绿化体系。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规划上要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按需造林的原则,立足当前,结合长远,重点建设,全面发展;在建设上,要集中连片,讲究科学,建设一个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与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相结合为内容,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网、带、片合理布局;多林种并举,多树种搭配,乔灌草混交的防护林体系,也就是以人工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刺槐是辽西地区的一个乡土树种,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辽宁省北票市在造林生产中发现,凡是发展刺槐薪炭林的乡村,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市红石砬乡自然条件较差,1980年前农村生活困难,缺吃少烧。1981年以来,乡里组织各村开发荒山,高标准水平槽整地,营造刺槐薪炭林,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全乡刺槐薪炭林发展到4万多亩,相对集中连片,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部分地区能源十分紧张,大力营造薪炭林,迅速增加燃料来源,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薪炭林,必须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营林措施。过去发展薪炭林,只注意到乔木树种,而忽视灌木、草本,致使薪炭林的树种单一,林相单纯,生物产量低;特别是由于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不能结合起来,使薪炭林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乔木树种薪  相似文献   

20.
近日.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办公室根据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导组会议精神,对进一步搞好全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提出了4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天保”工作条件。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落实配套资金,不断提高天然林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