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工降雨条件下毛竹林地表枯落物固土防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定位站北亚热带次生毛竹林枯落物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度和雨强是影响坡面侵蚀的重要因素,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大,泥沙浓度也不同幅度的增大;(2)坡度为5°、10°、15°、20°、26.5°时,裸露坡面和覆盖凋落物的坡面比较,随着坡度增加,覆盖有枯落物的泥沙浓度增幅明显减小,且减少幅度为52.9%~87.1%;(3)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雨强为10~50mm/h时,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侵蚀量比裸露坡面分别减少35.58 g/m2、66.82 g/m2、130.32 g/m2、190.62 g/m2和256.16 g/m2。覆盖凋落物的坡面径流量增大幅度相比裸露坡面低25%左右。因此,毛竹林地枯落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较好的保水保土作用,对控制水土流失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北方土石山区不同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进行径流量和侵蚀量的观测,分别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和相同降雨条件下分析三种草本植物径流小区所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汛期不同降雨条件下,三种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所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随降雨量增大而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自然草地、沙打旺和草木樨;在汛期相同降雨条件下,三种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所产生的平均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大小顺序为:自然草地>沙打旺>草木樨,三种草本植物对侵蚀量的影响大于对径流量的影响,三种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所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呈良好的Y=AX+B线性关系,侵蚀量随径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径流量的增加,侵蚀量增长率的大小依次为自然草地、沙打旺和草木樨.  相似文献   

3.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木本植物的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木本植物的径流小区进行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和径流量、侵蚀量的观测,分别在汛期降雨量、不同降雨强度和前期降雨条件下,揭示不同木本植物径流小区所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变化规律,为临朐县乃至相同类型地区的坡面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含水量、土壤饱和贮水量及土壤渗透速度以葛藤林地为最好,其次是桑树、胡枝子、花椒、李树林地,种植花生小区为最差。分析降雨量、降雨强度、前期降雨对灌木径流小区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表明不同灌木林的蓄水、保土效益皆以葛藤林地为最好,其次为桑树、胡枝子、花椒、李树林地,种植花生水土流失最严重。  相似文献   

4.
梁山慈竹在退耕还林中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小型径流观测场对比观测降雨时间集中的梁山慈竹林和未退耕种植红薯的耕地的17次降雨、10次水土流失过程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侵蚀量、径流量与降雨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还梁山慈竹林的穿透降水率为89.14%,茎流率平均为1.57%,林冠截持降水率为9.29%;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约为27.54 t.hm-2,相当于水深2.4~3.3 mm,占降水量的14.46%~19.88%;与未退耕地相比,梁山慈竹林的平均径流量比耕地减少24.6%,而耕地侵蚀量约是林地的4.7倍,林地降水的泥沙侵蚀平均减少量达到78.56%。梁山慈竹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能够明显地减少地表径流和泥沙侵蚀。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和苔藓为材料,利用径流小区试验,观测其对幼林锥栗园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其在3种雨型下径流量与入渗量、含沙量与产沙量以及侵蚀泥沙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雨型顺坡和梯田的径流量关系为对照PAM与苔藓混合处理PAM处理苔藓处理,入渗量为苔藓处理的小区最大;PAM处理的产沙量最少,顺坡长历时降雨条件下苔藓处理降低含沙量的效果更加明显;梅雨产沙主要以粘粒和粉粒为主,雷阵雨和台风雨产沙沙粒比例明显增加,PAM与苔藓混合处理阻止园大颗粒土壤的流失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的水土流失规律,在广西南宁市郊的马尾松林采伐迹地同一坡面上,分别营造桉树纯林(EP)和桉-珍混交林(EM)两种人工林模式,各建造径流场3个,进行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EP、EM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81.7、182.6 m3/hm2;年平均泥沙流失量分别为995、1 004 kg/hm2;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99.5、100.4 t/km2;年平均养分(N、P、K)流失量分别为0.109、0.110 kg/hm2。EP、EM水土及养分流失量的季节变化较一致,为夏季(77.2%~80.0%)秋季(18.8%~19.6%)春季(1.2%~3.2%)冬季(0.0%)。1~3年生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两种人工林模式各项水土流失特征量比较接近,两者的水土及养分流失量比较小,而且无显著差异(t0.05)。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片麻岩区坡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野外观测试验,对太行山片麻岩区坡地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雨前土壤含水量越大,产流越早;土层越厚,土壤蓄水量越大;累积地表径流量与降雨时间的对数呈显著正相关,拟合方程为W=a+blnt,相关系数均大于0 92;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拟合方程为Y=aebx,相关系数均大于0 95;径流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与30min最大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对数曲线关系,坡度越大,土壤侵蚀量也越大,拟合方程为Y=a+blnx;相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增量随时间的增加趋于平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侵蚀量为坡耕地>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荒坡草地。  相似文献   

8.
采用迳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未成林造林地水土流失进行观测、试验,将“世行模式”、“传统模式”的造林营林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价.试验表明:杉木未成林造林地(造林后头2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量超过当地允许侵蚀标准(10t/hm~2),达到(?)侵蚀(20—50t/hm~2);水土流失程度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模式;目前在项目速生丰产林造林营林中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防治未成林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退耕还林6种典型配置模式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退耕还林6种典型配置模式凋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累积年限越长和植物群落的生长量越大,累积量越大,累积年限最长的油松群落凋落物达到11.2 t/hm2,生长量最大的杨树-沙打旺群落凋落物累积量为8.4 t/hm2;凋落物的分解程度越强其持水率越高,杨树-沙打旺群落半分解层凋落物持水率最高达到340.4%;凋落物的分解强度越强,在吸水初期吸水量越多,大部分凋落物在吸水中后期表现为分解强度大而吸水量少;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与凋落物的累积量和最大持水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效拦蓄量最高的杨树-沙打旺群落达到20.7 t/hm2,最低的柠条锦鸡儿-沙打旺群落仅为8.3 t/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查勘测,对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蜂蜜河小流域土地总面积6 707.92hm2,耕地3 302.65hm2,林地2 723hm2,小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3 263.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9.24%。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中,占耕地总面积的91.5%。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土壤侵蚀模数为2 365t km-2a-1,侵蚀级别为中度级侵蚀,每年流失表土约8.37万t。水土流失产生6条侵蚀沟,总长4 020m,沟壑密度0.12km km-2。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坡耕地面蚀治理采用设置山坡截流沟并配合截流沟埂防护林,秸秆还田、深松、垄向区田和施生物菌肥等方法。侵蚀沟可以采用削坡、秸秆填沟和沟底造林的措施。研究成果为蜂蜜河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1.
We studied the impact of forest vegetation on soil erosion,surface runoff, and sediment generation by using field simulated rainfall apparatus. We measured runoff and sediment generation of five 4.5 × 2.1m runoff plots (a bare soil as a control; two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plots and two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 with row spacing of 1 m × 1m and 1.5 m × 1.5 m, respectively) in Beijing Jiu Feng National ForestPark under three rainfall intensities (0.42, 0.83, 1.26 mm per minute).Forest veget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Mean total runoff volume in the four tree stand plots was 93% of that inthe control plot, demonstrating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runoff control. With increasing rainfall intensity, runoff reductionin forest plots declined from 28.32% to 2.1%. Similar trends in runoff coeffici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noff volume and rainfall duration was observed. Mean total sediment yield and mean sediment yield reduc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55.05% and 43.17% of those in the bare soil control plot, respectively. Rainfall intensity playedan important rol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had agreater impact on runoff than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generation.When considering several factors in runoff and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the P. tabulae form plot with row spacing at 1 × 1 m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an did other forested plots.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径流小区实验的方法,在李子口小流域设立了6个不同植被类型的径流小区,研究径流小区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表现为撂荒地小区>农耕地小区>林地小区,降雨对林地的土壤侵蚀弱,林地对当地水土的保持能力强,最适合作为当地水土保持的植物措施。(2)总体上,6个径流小区的降雨量、降雨侵蚀力与地表径流量、径流深、土壤流失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表明降雨对当地土壤侵蚀作用强,需重点防护。研究揭示了研究区降雨与土壤侵蚀的相关性,比较了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水土保持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湘南丘陵幼林林下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削减缓坡梯土幼林地的水土流失,设立1000m^2迳流小区,进行定位观测。探讨了植被覆盖对板栗幼林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丘陵红壤区域开垦的缓坡梯地是绿化达标后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在无植被覆盖条件下,年土壤侵蚀蚀量可达6.4778t/1000m^2。植被覆盖能很好的削减土壤侵蚀量,种植面积为24.2%-58.4%时,年土壤侵蚀量可减少35.49%-57.55%,迳流系数平均减少24.09%,输沙率平均减少40.02%,覆盖度每增加0.1则输沙率减少0.0019-0.0027。加大幼林地地面植物覆盖面积和覆盖速度,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油-花生套种或连种是一保土功能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幼龄林地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造林后的4年内,设置径流小区对林地水土流失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整地方式的林地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第1年最大,全垦林地径流量104970t/hm2、土壤流失量535t/hm2、径流养分流失量1291kg/hm2、土壤养分流失量41044kg/hm2;穴垦林地分别为92120t/hm2、579t/hm2、1080kg/hm2、46793kg/hm2;荒坡地分别为119550t/hm2、287t/hm2、896kg/hm2、20005kg/hm2。第2~4年流失量依次降低。3种整地方式均以第1年流失最严重、第4年流失很轻微,第2、第3年全垦>穴垦>荒坡,流失量较轻。观测结果可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与地力维护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姚敏  李锡泉  林坚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30-33,57
以湖南省洞口县月溪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林优材更替前后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更替模式(新造杉木纯林)和2#更替模式(新造杉木+樟树混交林)的地表径流量、泥沙流失量都比3#更替模式(CK,未砍伐杉木过熟林)大2~3倍;前者实施了挖穴造林,破坏了地表土壤结构,但水土流失系数没有超出允许浸蚀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建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富源县云南松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次生灌丛和荒草地等主要植物群落进行水土保持能力的观测。分析表明:富源县的降雨量主要集中于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6.48%,且降雨量主要是10mm以上的降雨产生;不同群落地表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和侵蚀降雨次数依次均为荒草地>次生灌丛>云南松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说明森林植被类型中针阔混交林保土保水能力最强,其次是纯林,在低效林改造和生态建设工程中应大面积推广混交林的营建。  相似文献   

17.
营林措施对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16个径流小区,对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间种绿肥和营造林模式等营林措施的杉木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林地5年的土壤流失量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穴垦比全垦、带垦分别减少4033%和2548%的土壤流失量;不同抚育方式林地5年土壤流失量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98695t/hm2)>块状抚育(92587t/hm2)>不抚育(4066t/hm2),块状抚育比扩穴连带抚育减少619%的土壤流失;不同造林模式林地5年的水、土、肥流失均表现为: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型模式,其中世行造林模式林地水、土、有机质和养分(N、P、K)流失量比传统模式造林地可分别减少660%的水、608%的土壤、1026%的有机质流失和1036%的养分流失量;在造林地上间种绿肥增加地表覆盖是防治林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关县位于云南省昭通地区,境内5大河流均为金沙江水系,水土流失面积为55.5%。年输沙量达115.6万t,因此,生态治理刻不容缓。规划人工造林9978.2hm^2;封山育林20516.3hm^2;人工种草1605.5hm^2。此外,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建栏沙坝沟8座900m;档土墙3座800m;挖排水沟135km。项目建成后增加森林覆盖率5.8%;水土流失减少74.8万t/a。从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