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经济系统对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最弱;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支玲  李怒云  刘俊昌  许文强 《林业科学》2007,43(11):122-131
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三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以原州区和朝阳县为例,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对三北工程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总体构想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全面分析安徽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建设条件,提出了全省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体构想,并指出保障退耕还林工程顺利进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退耕还林工程,就其产生的根源,从社会经济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及西部大开发3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证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如何以及能否持续关系到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选择贵州省黎平县作为案例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通过第一手资料得出结论并提出该政策如何实现持续或顺利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加快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文章谈到的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五个方面的“喜与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战略决策,对实观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总结成绩,推广经验,认真查找和解决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稳妥有序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空前的重视,把它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来抓,大幅度增加投入,相继启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其中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程就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陡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根据规划,国家将投资3400多…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生态环境改善的切入点;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黄河上中游水旱灾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工程。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北方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解决退耕还林还草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提高生态工程的科技含量,使科技支撑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了给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提供切实保障,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湘西坡耕地主要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是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区域。湘西坡耕地采用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退耕还林,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查研究了湘西地区坡耕地治理中推广的主要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与效果,总结发掘了湘西5大模式类型,并阐述了主要典型模式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与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基础上, 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特点, 构建和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各指标权重; 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 说明判断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以确保退耕还林 (草 )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林地。在不可避免地造成林地、林木资源损失的同时,工程施工全过程也对项目区的环境和林业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原油管道类建设项目,因其线路长、施工周期长、大型机械运用多,又存在原油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原油管道类建设项目占用林地的行为倍受关注。以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承担完成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项目为例,分析该项目在使用林地过程中对项目区环境和林业建设的各种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其它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林地许可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昌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的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鞠洪波  黄建文 《林业科学》2006,42(Z1):56-61
利用西昌市1996和2004年2期TM影像数据,对西昌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4年,西昌地区林地面积增长明显,草地面积迅速减少,耕地面积略有增长,耕地、林地和草地类型间的转化频繁;耕地景观随着斑块数和斑块密度的减少破碎度降低,而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度增加;耕地和林地斑块形状不规则性增强;就整体景观而言,西昌地区林地的优势度进一步提高,景观均匀度下降.建议在今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合理安排还林和还草任务,同时对退耕后耕地面积仍有增长的现象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在四川省实施,2003年省厅对这项投资多.规模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且已实施5年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定点监测。文章在全面了解监测县本底和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分析,对工程开展5年来各项效益实施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风险管理文献的研究, 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已有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不足, 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怀化市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怀化市鹤城区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十年间所取得的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估算了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在保护水资源效益、固土保肥效益和固碳制氧效益3个方面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6645.36万元。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4,40(5):62-70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是 2 0世纪末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生态恢复工程 ,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效益次要的原则 ,这是工程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然而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远生态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关乎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本质出发 ,探讨工程实施过程的政策冲突及其原因 ,并提出调和利益关系的政策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