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双版纳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确定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428种。将研究区按200 m海拔段划分为10个海拔梯度,分析兰科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峰值出现在1 000~1 200 m海拔段;②相邻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种类相似系数较高(0.31~0.79),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③随海拔升高各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生活型及区系成分的种类数量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垂直分布格局;④地生兰和附生兰的种数在海拔600 m左右达到平衡,600 m以上附生兰占优势;⑤各海拔段兰科植物均以热带种类占主导地位(72%~87.8%),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型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诏安县乌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32属51种。调查新发现属种有绒兰属白锦绒兰、钟兰属钟兰等。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乌山山腰部400~800 m海拔较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是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丰富度较高的主要因素;乌山野生兰科植物热带成分的属占比最大,热带性质明显;与毗邻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分布对比,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余姚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生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余姚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生活型较单一,只有地生兰和附生兰2个类型。其中又以地生兰为主,计12属20种,但只有春兰、蕙兰、大花无柱兰3种的资源分布较广,且资源储量较大。各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等生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海拔在500 m以上的南部山区是余姚野生兰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中坡、下坡和谷地,红壤、黄壤和粗骨土,针叶林、阔叶林和粗放经营的毛竹林为本区野生兰科植物的主要生境;兰花分布与乔木层优势树种没有明显相关性,但与灌木树种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余姚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已表现出了急剧萎缩的态势,急需开展就地与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河池市兰科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特征、区系特点和濒危原因,提出保护对策。结果显示:1河池市野生兰科种类资源丰富,分布不均。调查有兰科植物62属183种,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108属)和总种数(388种)的57.41%和47.16%,是广西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质明显。河池市兰科植物的属共有12个类型,3个变型,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属的R/T比值达3.54,其所含种的R/T比值达5.90,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十分明显。3多数种类主要分布于海拔100~1 800 m,垂直分布跨度大。4生活型齐全,以地生兰种类最多,有34属100种,占总种数的54.64%,其次是附生兰,有26属78种,占总种数的42.62%,再次是腐生兰,有5属5种,占总种数的2.73%。5导致河池市兰科植物濒危的因素有人类活动影响和物种生物学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其致濒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兰科植物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样线调查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连城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兰科植物19属36种,其中褐花杓兰、剑唇兜蕊兰为甘肃第二个新增分布纪录地点;在生活型方面,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共计31种(86.1%),腐生兰共5种(13.9%);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2 900 m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以青杄林、山杨林、红桦林等为主要生境类型。文章研究并分析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为该保护区进一步开展以兰科植物为代表的林下草本植物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尖峰岭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岛尖峰岭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尖峰岭野生兰科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具有53属114种,其中附生兰84种,地生兰30种;60%以上的兰科植物分布于海拔700~1 200 m热带山地雨林中。由于过度无序开发,尖峰岭林区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建议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工培育研究以及依托旅游发展兰花产业等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共计27属47种,约占福建省兰科植物65属152种的41.5%和31%;兰科植物在保护区内3种生活型都有分布;47种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占59.6%,其次是附生兰,占34%,腐生兰分布较少,占7.4%;保护区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88.9%,温带属占11.1%。并分析了保护区兰科植物致濒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整理、社区访问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32属74种,其中密花兜被兰(Neottianthe calcicola)、囊唇山兰(Oreorchis foliosa)、少花山兰(Oreorchis oligantha)、弧距虾脊兰(Calanthe arcuata)、斑叶杓兰(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小花杓兰(Cypripedium micranthum)等6种为新记录种;辖区兰科植物生活型以地生兰(90.5%)为主,腐生兰(6.7%)和附生兰(2.8%)较少;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类型和2变型,以温带分布型为主(60%),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23%),占温带成分总属的44%;辖区兰科植物的主要威胁因素有放牧、采集、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西南手参、手参、天麻等药用植物种类及建兰、春兰、蕙兰等观赏植物种类受到的影响最大;此外,针对辖区兰科植物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巴山区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41属、80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和种的100%和97.6%.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汉中、安康、宝鸡、商洛4市,每个市又集中分布在各市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拔800~3 000 m范围内,属和种分别占秦巴山区野生兰科植物属和种的82.9%和73.8%.秦巴山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还处于较原始的状态,人为的滥采乱挖给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籍此,提出重视就地保护工作;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迁地保护;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观赏、药用兰科植物的人工栽培研究等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敦煌及马鬃山地区植被区系祖成、植物生活型及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阐明植物群落生活型特征及其对气候生境的反映,为区域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垂直格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方法】在植物群落调查基础上,采用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统计敦煌及马鬃山地区维管束植物的生活型,编制生活型谱,并分析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生活型组成。【结果】1)研究区共记录217种植物,隶属34科122属,占中国干旱区总科数的41.46%,占全国总科数的10.09%。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3种,双子叶植物28科96属175种,单子叶植物5科25属38种。2)研究区植物生活型主要以地上芽植物为主,占33.18%,在地上芽植物型的4个亚类群中,以半灌木地上芽植物最多;生活型大小序列为:地上芽植物型>地面芽植物型>一年生植物型>地下芽植物型>高位芽植物型。3)地上芽生活型物种在各海拔梯度都占重要地位,占研究区全部生活型物种的59.15%,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海拔1 700 m处达到最大值;地面芽植物生活型也表现为随海拔升高而先增后降的趋势;高位芽植物生活型和地下芽植物生活型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地调查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上野生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上野生附生兰科植物共计30属59种,占研究区同海拔段(500~1 220 m)已知野生附生兰科植物种数(228种)的25.9%,其中12种(20.3%)属中国红色名录濒危等级。CCA分析结果显示,7个环境因子对坝区独生古树的附生兰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按照净效应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海拔、距居民区距离、年均降雨量、年均温、距天然林块距离、胸径、树高。  相似文献   

12.
兰科植物具有丰富多样的生态习性和独特的演化方式。生活型以附生和地生为主,少数为营腐生。全世界附生植物,仅兰科植物就占68%,这些附生兰代表了全科69%–73%的种类,是野生兰科植物重要而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保护区内分布有兰科植物30属70种,以地生兰为主,且珍稀濒危物种较多;属的区系类型以热带和温带成分为主,具有从典型的热带成分向温带过渡的特性,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中国特有种较多;野外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发现的26种物种主要分布于海拔3 500 m以下的中低海拔区域,物种数量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海拔2 000~2 500 m达到最高峰;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较多,以道路影响最大,其次为放牧。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也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对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生境进行调查,基本摸清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资源,发现兰科兰属植物2种1变种。对发现的兰科兰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物学性状、生境及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增补了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兰属植物研究的空白,对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野生兰科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野生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保护策略。结果显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怒江片共发现兰科植物78属288种,其中贡山片区最多(235种),其次为泸水(83种)和福贡(78种)。兰科植物物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海拔1600~2000 m兰科植物最为丰富。该区域兰科植物以地生型为主(152种),其次是附生型(127种)、腐生型(7种)和附生/地生型(2种)。怒江片区兰科植物属分布区类型显示出明显的热带性质。此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丰富,包括3种国家I级和40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此,提出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的兰科植物需要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种群回归、科普宣传与普法、建立健全法规等方面来提高野生兰科植物保护效率,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戴云山南坡10个海拔梯度的样地调查,分析了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85.56%,不同生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生活型分布状况表明戴云山南坡地带植被以森林植被占优势。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高位芽生活型物种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降,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生活型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呈双峰型,1年生植物随海拔的升高从减少到增加的变化趋势,地面芽生活型物种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呈非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17.
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走访调查,分大区、以海拔分层设标准地,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27属45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兰属中的春兰和惠兰及独蒜兰属的独蒜兰,安康野生兰科植物总体资源量大,但近年来盗挖烂采现象较为严重,建议加强保护,建立野生兰科植物基因库,并加强人工栽培进行开发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木论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迄今已发现48属122种,属种数分别占广西野生兰科植物107属347种的44.8%和35.2%,为广西兰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具有种类多样,生境多样,生活型全面、丰富,区系来源多样等特征.基于木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资源状况、分布特征及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及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鄂温克族自治旗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兰科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以近10 a来在鄂温克旗境内开展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对旗内记载的9属9种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生境、多样性、生活型和区系进行分析,从而论证旗内野生兰科植物在区系上以温带为主,生活型以陆生型为主,并针对当前兰科植物的生存现状,提出因地制宜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37属66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6%和68.4%,其中戟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vaginata)、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为本次调查发现的陕西省新记录种;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等10种兰科植物陕西省仅在安康市有分布,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镇坪、平利、宁陕三县种类数量最多,依次为53种、44种和30种,应作为重点保护区域;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等12种陕西省新记录还没有纳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应尽快纳入。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安康市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