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钵体旱育苗超稀植人工摆插栽培技术是在旱育抛秧基础上又一项新的栽培方式。它综合了旱育抛秧无植伤,人工手插秧苗分布有序的优点,是一项省工、低成本、高产量、高效益,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栽培技术。 1技术创新点   此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选用偏大穗型、分蘖力强的中早熟优良品种;改旱育密播、中苗移栽为旱育稀播、多蘖大苗移栽;改稀植为超稀植摆插;肥水管理以叶龄调控为准。其技术关键是培育 4. 2叶以上的带蘖大苗,技术创新是有序摆栽无植伤超稀植。 2增产效果及效益分析 2. 1增产效果   水稻钵体旱育苗超稀…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盟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作物,几年来的经验表明,水稻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与秧苗素质关系甚密。尤其是在盐碱地栽培水稻,秧苗的质量尤为重要。“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高”。壮秧的标准是秧苗茎粗根系多,健壮不发黄,叶挺种子硬,扁蒲带分蘖,清秀无病虫。秧苗素质与育秧方法关系密切。在育秧方法中,无土育秧比有土育秧具有较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的生长周期中,返青期,幼穗发育期、抽穗和灌浆成熟期对水分的反应较敏感,而分蘖期和结实后期对水分的反应较迟钝。因此,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水分管理,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变化和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灌溉,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1 插秧至返青期 1.1 生育特点:大量生根、长叶和发生分蘖,同时在体内积累一些营养物质,为拔节孕穗奠定物质基础。 返青期对水分的反应非常敏感。秧苗移栽后,如果水分过深,会使稻苗细弱,素质下降,返青期拖长,漂秧死苗。灌水过浅或缺水,秧苗容易失去水分平衡,发生萎…  相似文献   

4.
在育苗中施行合理密植,是获得丰产壮苗的中心环节之一。1958年大跃进以来,我盟各地苗圃由于解放思想,革新技术,出现了许多高产苗圃,放出了许多丰产卫星。随着生产实践,今后育苗产量质量将一定一跃再跃,而进行密播密留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苗量,则更要在生产实践中普遍注意。怎样来掌握合理密植?根据不同树种、作业方式、栽培水平去决定不同留苗密度,而获得质量高产量多的苗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留苗密度的掌握必须均匀、合理,使苗木的个体群体发育得  相似文献   

5.
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秧田播种方法是人工撒播。由于人工撒播,种子稀密不匀,过密的秧苗之间互争水、肥与光照。不仅不能生长成壮秧,还浪费种子。中国专利公开的“水稻定距育秧单粒快速摆播器”,可实现稀播匀播育苗,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比较适合大面积育苗,但用于农户家庭的小面积播种育苗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在秧田里要达到稀播匀播不太容易,要实现单粒稻种的定距育苗更加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选用易腐的纸作载体(如草纸等),把准备好的稻种按适合秧苗生长的粒距,例如行距3—5厘米、株距3—4厘米的规格,用无菌粘结剂固定…  相似文献   

6.
1990年,我们通过生产调查,试验和丰产方的模拟栽培,初步提出了内蒙河套灌区春小麦稀植高产栽培的新措施.这一栽培技术确定了河套灌区高肥力土壤的小麦栽培应走主、蘖并重的道路,依靠部分分蘖成穗,减少无效分蘖,减少颖花退化,主攻大穗大粒.为了更加完善这一栽培技术,1991年我们除了安排20多亩的稀植高产栽培示范田外,还进行了春小麦品种、密度、行距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以确定稀植高产栽培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大力推广的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了不同肥力条件下塑盘育秧和机插技术与传统人工种植技术的优劣,促使水稻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得以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板栗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探讨了高要求建园、培育优质树冠、合理施肥加水管理、病虫害系统防治、收获及保存等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板栗栽培高质高产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群体结构与产量类型——淡竹林的胸径与林高、单株竹重、产量均呈直线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7,0.9190,0.9756。高产竹林的竹冠中部1/3区分段的叶面积最大;低产竹林的竹冠上部1/3区分段叶面积最大,二者的叶面积模型差异很大。由于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形成高、中、低三种产量类型,竹材年产量分别为:高产型每亩2853—3435公斤,中产型每亩2363—2681公斤,低产型每亩761—957公斤。鞭层入土深30厘米时,产量最高。栽培技术与增产效果——垫土、浇水、施肥、采伐是淡竹林的主要栽培技术,它们各自有其特定的技术模式。竹鞭的负向地性生长大于正向地性生长的规律、竹鞭对成竹大小及形成产量的决定作用规律,是竹林垫土的理论依据。垫土可增产70—120%以上。土壤←水→淡竹←水→空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水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媒介物质,是淡竹生命的赋予者,这一系统是淡竹林浇水的理论依据。依淡竹的年生育规律适时灌溉,可增产1倍以上。土壤是生命“长链”的中枢,土壤肥力与淡竹产量直接关联,土壤的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定律是竹林施肥的理论依据。施肥后可增产80%左右。采伐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手段,又是竹林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依据竹林的成材规律、繁殖规律、生态规律,合理采伐,是竹林丰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旱直播是轻型栽培技术之一,大面积示范种植平均亩产580.3公斤。机械旱直播水稻与移栽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省水、增效的优势。据测算,亩省工5至6个,节水费12元,省秧池0.1亩,增值45.5元。 1.选择良种,适期早播 机械旱直播水稻应选择耐肥抗倒,后期耐寒性较强,保证安全齐穗,穗瘟发生轻,穗粒并重型,优质高产的中熟中粳为宜。实践证明,武育粳3号、镇稻88是机械旱直播较为理想的品种。麦茬旱直播水稻的播期虽然比移栽水稻推迟25天左右,但是抽穗成熟期仅推迟6至7天。因此,为夺取高产,在茬口许…  相似文献   

11.
免耕直播水稻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直播水稻技术是一项省本增效的实用技术.以“两优培九”水稻作试验,分三个时间段播种,试验发现5月11日播种的“两优培九”,产量比5月20日播种的水稻产量高71.6kg/亩,比5月30日播种的“两优培九”产量高127.8kg/亩。最后得出结论:栽种“两优培九”水稻,播种期应在5月中旬,如早栽抽穗期会遇上高温天气,结实率大大降低,如迟播则穗数少、穗头小,产量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施青扎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改造园年均每667m2收益为1592元,比对照增收1.9倍,土壤得到改良,肥力明显增加,树体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具备了高产、稳产、优质的树形,尤其产量、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最佳回归设计,通过对水稻旱育秧不同N、P、K施肥水平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科学确定肥料的施用范围,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株高、地径呈弱正相关。单株荚数、虫荚百分率、百粒质量对产量构成贡献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8551、-0.2374、0.1799。若将三个性状相结合,选择单株荚数多、粒大、虫荚少的单株,则后代产量可望有明显增加,有可能育成高产高抗虫性品种。  相似文献   

15.
犹家斌  冷继茂 《绿色大世界》2012,(6):119-120,122
指出了杂稻旱育稀植是一种在旱地育秧、大田稀植的新技术。分析了其耐寒、抗病、增产、省水、省工、省种等栽培技术特点,探讨了其主要原理是在旱地培育壮秧,通过大田少苗稀植,改善个体营养条件和群体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稻分蘖特性,使其早生快发,利用杂稻的大穗优势壮个体、促群体、攻大穗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杂交选育及其杨树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野生羊肚菌和东北野生羊肚菌为亲本,采用单孢子菌丝杂交融合技术,经过5 a多时间的筛选试验,选择出适合辽宁地区栽培的高产、稳产优良杂交羊肚菌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种,建立了羊肚菌杨树林下栽培技术体系,使667 m2杨树林地的羊肚菌产量超过150 kg。  相似文献   

17.
德宏热带农业研究所通过7年的栽培,总结出小粒种咖啡Catimor CIFc7963(F6)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选育壮苗,深槽重肥,合理密植,自然荫蔽,虫害防治,覆盖免耕,更干复壮。  相似文献   

18.
南方山区发展油茶潜力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为山茶科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为我国南方所特有,主产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油茶具有产量高、寿命长、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加强科学栽培和管理,可实现稳产、高产,增产潜力大。茶油色清味香,每100kg茶籽可榨油23~30kg,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9%,  相似文献   

19.
岗优725是绵阳市农科院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它具有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显著特点。配套栽培技术,根据本品种自身特征、特性,和近几年栽培试验、大面积生产经验总结而成,技术成熟,且可操作性强。产量高,岗优7...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云南油茶产业前期基础薄弱等因素所致,全省现有油茶林总体产量不高,生产中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丰产、稳产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针对目前云南油茶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矮化密植、园艺化栽培、林粮间作等丰产栽培模式;总结出持续选育和应用高产优质良种,5个以上优良无性系(品系)混合栽培,合理整形修剪,加强水肥管理及综合分类改造油茶低产林等关键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