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基于MaxEnt模型对大花序桉 在我国南方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序桉材性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实木利用树种,本文对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其适生区进行划定和分析.通过收集大花序桉的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相关气候因子,预测划定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表明:采用MaxEnt模拟大花序桉潜在地理分布的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准确性的衡量指标训练子集和验证子集AUC值均大于0.88.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的发展空间较大,其中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沿海,面积依次为广东(11.25×104 km2),广西(9.19×104 km2),海南(2.00×104 km2),福建(1.91×104 km2);适宜区集中在广西、广东、重庆、福建省中部,面积依次为广西(5.87×104 km2)、广东(4.51×104 km2)、重庆(3.64×104 km2)、福建(3.02×104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花序桉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气温、≥10℃积温、最冷月最低温、最冷月均温和极端低温.结合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技术,预测和分析了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适生区,阐明了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该树种在我国的有序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粗皮桉的实地栽培点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土壤因子数据集,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粗皮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MaxEnt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的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AUC值均大于0.855。粗皮桉适生区分布集中在东南沿海,最适生区总面积53522 km~2,集中在广东西部和东部沿海,广西中部,福建和海南沿海;总适生面积145 65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5%。刀切法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温度变化方差、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坡向5个因子是影响粗皮桉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5.7%。中国适生区的温度变化方差与自然分布区的相似性较强;与自然分布区相比,我国适生区的海拔更低、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更高、最暖季度降水量更大,有利于粗皮桉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植被潜在分布区的预测是植被-气候关系研究的起点,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滇西北地区的气候数据及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现状分布数据,应用Maxent模型,预测了滇西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1)模型训练数据(Training data)的AUC值为0. 976,检验数据(Texting data)的AUC值为0. 973,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优秀水平; 2)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最干月降水量(Bio14)和最湿季度平均温度(Bio8)等4个气候因子为影响滇西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潜在分布的主导因子,其中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为关键; 3)滇西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潜在分布区总面积9 233. 92 km~2,占滇西北地区总面积的13. 40%; 4)滇西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潜在分布区海拔分布范围为2 452~4 127m,平均海拔3 034m。  相似文献   

4.
基于MaxEnt生态软件划分澳洲坚果的潜在地理适生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澳洲坚果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其适生区进行分析和划分。[方法]通过收集澳洲坚果的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综合相关19项气候因子,预测划定澳洲坚果在世界以及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该物种生长区域狭窄,对环境要求苛刻。世界范围内,澳洲坚果的较适宜生长区在澳洲东部、南美洲东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以及亚洲地区23°26'~30°N,73°~122°E范围内。在我国,澳洲坚果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西藏、台湾、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其高适宜区面积依次为西藏(15 359km~2),台湾(14 054 km~2),广西(7 372 km~2),广东(6 147 km~2)和云南(3 776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显示,澳洲坚果分布主要受到极端最高温、年均气温变化范围、最干月降雨量、温度季节性变化和等温性等气象因子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用MaxEnt模拟澳洲坚果的潜在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准确性,划分出了澳洲坚果基本的地理分布格局和潜在分布区域,并阐明了主导其地理分布的生物气候因子,为澳洲坚果尤其是在我国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趋势面分析,对福建省大田桃源林场引种的25年生的89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地理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和基于GIS的表述。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树高生长的趋势面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湖南的南部,广西的东部及广东。各种源胸径和材积生长的趋势面高值区在广西中部、南部,广东、福建和江西三省交接地带。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马尾松的高产种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的中南部和广东、福建和江西三省交接地带。这为马尾松种源的合理区划和种子调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Bioclim模型,结合354个乌饭树地理分布点以及19个气候因子,对乌饭树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等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点吻合较好,其适生区(适宜度≥5%)主要为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东南部、湖南西部及贵州东部等地区;湖南、江西南部与广东、广西北部交界处的南岭地区及福建中部山地等地区为乌饭树的最适生区(≥20%)。ROC曲线的AUC值为0.819,表明预测结果很准确。极端低温、最干季降雨量、极端高温、温差是影响乌饭树分布的主要水热因子,最适宜区气候参数为:年平均温为14.7—23℃,适宜越冬的年极端低温为-3.1—13.4℃,年降雨量为948.8—1988.4mm,最干季降雨量为54.6—201mm,分布的最适宜海拔范围为3—806m之间。气候变暖将使得乌饭树潜在最适分布区面积显著缩小,现有最适生境位置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合贵州省天然黄杉林的现状分布数据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构建Maxent物种潜在分布模型,预测了贵州省天然黄杉林的潜在分布区,明确了控制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的训练数据(Training data)和检验数据(Texting data)的AUC值分别为0.974和0.921,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达到优秀水平;(2)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年均降水量(Bio12)、和昼夜温差月均温(Bio2) 3个气候因子为影响和控制贵州省天然黄杉林潜在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3个主导因子的适宜范围依次为26-38mm、865-980mm、9.5-10.5℃,最适宜值依次为32mm、915mm、10.2℃;(3)贵州省天然黄杉林潜在适宜区域总面积21 558.35km~2,其中包含高度适宜区域10 113.97 km~2,中度适宜区域11 444.38km~2;(4)贵州省天然黄杉林高度适宜区域的海拔范围为547-2 622m,平均海拔1 319m,中度适宜区域的海拔范围为593-2 476m,平均海拔1 276m。  相似文献   

8.
基于19个环境气候变量和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 Miq.)345个标本分布记录,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预测了大叶桂樱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评估了影响大叶桂樱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当前气候环境下,大叶桂樱潜在适生区分布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西、福建、甘肃、四川、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台湾等省份,其中其最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广东、福建;影响其当前分布的环境气候因子有降水和温度,且降水较温度影响更大。未来气候下,大叶桂樱的分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并且其最适生区面积具有减少和离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桉树溃疡病 又名桉树干基溃疡病、桉树间痤壳溃疡病.主要分布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香港等省区.危害巨桉、柳桉、赤桉、细叶桉、大叶桉、窿缘桉、野桉、蓝桉、巨桉×窿缘桉等10多种1至多年生幼树、大树的树干基部形成溃疡病斑,引起流胶,凝结后呈紫黑色[1].树木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后期由1至几个病疤引起肿瘤,遇上热带风暴,病株从病部处风折.病菌从树干基部或稍高部位侵入形成病斑,病斑大小从几cm到数十cm.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25日,由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林学会发起的华南地区省级林学会联席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8个省份(地区)林学会理事长、秘书长及相关专家、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以"推进科技合作,建设美丽湾区"为主题,广东、广西、海南、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省份(地区)的学会负责人、与会专家和科技人员分别作了主题学术报告和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广西已建立的桉树人工林主要集中在较温暖的南部沿海地区。广西北部较冷凉的地区也有相对较小面积的桉树人工林,而且一些桉树种在该区域表现出较好的生产力。这些较冷凉地区的大部分林地都适宜进行耐寒桉树种选择研究。通过分析冷凉地区桉树人工林环境因子,结果显示,最适宜的耐寒桉为邓恩桉及柳桉的一些优良种源;在冷凉地区中较温暖的区域,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的一些优良种源也是不错的选择。考虑一些树种的特性时,种植者和投资商除了注重其材积量外,更要关注它们的木材质量和纤维量。研究表明,与广西南部较炎热地区的多数桉树人工林里的桉树相比,邓恩桉(E·dunnii)具有更高的平均木材密度和纸浆量。因此,对于纸浆厂来说,邓恩桉木材将带给他们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xEnt模型新疆枣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新疆枣潜在分布的影响,划分新疆枣不同等级的适生区,为新疆枣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疆枣地理分布的调查数据和2种气候情景(RCP4.5和RCP8.5),利用GIS技术和MaxEnt生态位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新疆枣的当前及未来(2050和2070年)潜在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新疆枣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和东疆地区。其中适生区总面积达到11.3×10~4 km^2,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6.8%。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曲线下的面积值(AUC值)分别为0.988和0.978,说明模型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刀切法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疆枣当前分布的气候因子主要为最热月最高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度、最暖季度均温、最冷季度均温、6月最高气温、7月最高气温、8月最高气温、12月最低气温、1月最低气温和2月最低气温。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新疆枣适生区面积有着一定的增加,但适生区的区域变化较小。【结论】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新疆枣的实际分布重合度较高。低温是影响新疆枣潜在适生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新疆枣整个潜在适生区面积呈现增加的特点且有向高纬度区域迁移的趋势,北疆地区开始出现较少部分的低适生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数据库和Maxent模型的白头叶猴潜在生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头叶猴是中国广西特有分布种,属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其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环境因子知识,是制定白头叶猴保护和发展规划前提。以2007—2008年中国广西白头叶猴93个痕迹点数据和开放式生态环境WEB数据库的63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进行白头叶猴潜在生境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经验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重分类,并与植被斑块信息、距离道路及居民点距离、历史分布资料进行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最湿季节降水量、月平均昼夜温差、距离水源距离、最冷月最低温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白头叶猴空间分布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白头叶猴最适宜区、适宜区、不宜区面积分别为112.60km2,78.92km2,17 056.13 km2;白头叶猴的分布面积(最适宜区、适宜区)分别比20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下降了65%,50%,9.5%。为保护白头叶猴免于灭绝,应当加强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白头叶猴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实施生态移民和建立生态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对长小蠹是一种已在我国海南建立种群的外来有害生物,预测其在中国的潜在入侵分布区,可为阻断其传播和早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平台,对中对长小蠹在我国入境口岸的截获记录进行检索和统计。根据中对长小蠹现有分布记录,选取2组(5个环境变量和9个环境变量)相关性的气候变量,将中对长小蠹的本土生态空间与中国的生态空间进行对比,测试其在我国入侵过程中生态位保守性,然后基于2组环境变量在本土中美洲地区分别构建生态位模型,将其转移至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检测模型,并预测其在我国的适宜生态空间和潜在分布区。【结果】我国中对长小蠹的截获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口岸,从木制品进口中截获。生态空间比对发现中对长小蠹在我国与其本土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具有较大的重叠,其在我国的入侵过程中的生态位是保守的,然而与本土空间相比,我国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存在较大的生态位空缺,表明中对长小蠹在我国的潜在入侵风险较大。在生态位模型预测中,与基于9个环境变量模型的预测相比较,基于5个环境变量的模型预测较为保守,基于2组变量的模型结果均显示中对长小蠹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中部、非洲中部、澳洲北部和亚洲中部以及东南亚地区。中对长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在海南、台湾、广东等地,此外云南和广西南部等地的适生性亦较高。【结论】中对长小蠹在我国海南、台湾、广东等大部分地区存在入侵风险。本次预测结果与当前分布范围一致,这些潜在分布区多聚集在沿海地区,贸易活动频繁,有利于该害虫在入侵地建立种群并扩散;这些高风险地区应开展预警与监测,防止其从海南向大陆扩张或二次入侵。综合潜在分布分析和截获记录统计,我国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入侵风险最高,需要密切监控。  相似文献   

15.
红锥中心分布区种源早期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对红锥中心分布区的广东、广西、福建主要种源进行早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心分布区种源在广州龙洞地区生长差异明显,2年生时最优种源的排序是来自广西大青山、广东高州、广西客县、广东信宜、广东陆河。选择优良单株采种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混合采种,表型选优的材积平均生长增益达297.8%以上,各种源的早晚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良种的区域性选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油茶地理气候区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主成分分析法,将我国油茶产区216个测候站,按所选用的12项气候因子,作成分布序列,并利用测站在样品空间之分群,划定油茶栽培地理气候区。年均温、一月均温和夏季降水量之区域性变异,构成第一及第二主成分,为油茶地理气候区划分的基础。如此计分为北、中、中南、南、西五个大的栽培地理气候区。中区又以花期降水(构成第三主成分)这一因素,将湘西、黔东、鄂西南单独标出。北区属过渡的亚热带气候,中区属典型亚热带气候,中南区为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南区为高温高湿型南亚热带气候,西区为夏雨型气候。  相似文献   

17.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广州1年完成4世代,以幼虫和蛹在虫瘿内越冬,第1代至第4代的历期分别为100,64,68,133 d.在变温状态下,发育起点温度0.00±0.03℃,有效积温1776.40日度.在我国华南桉树种植区,海南岛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为年发生5世代区,海南岛中部和北部、广东省全境、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区、云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