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南省沙化土地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湖南省沙化土地的成因、状况、程度、危害和发展动态,本文采用GPS、RS、GIS等技术调查分析了湖南省2014年的沙化土地现状和治理情况,并与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对,分析了监测间隔期内沙化土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湖南省沙化土地总面积58 716.32 hm~2,沙化类型以固定沙地为主,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林地为主。通过有效治理,五年来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9.88 hm~2,固定沙地、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增加,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以及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局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仍在扩展,防沙治沙工作还须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2.
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和森林植被遭破坏,坡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等人为因素是云南省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沙化土地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河漫滩沙化、淤积沙化、风沙化、沙石化和土林等5个沙化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造成土地生产力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425.2hm2经过近5年的治理,各类土地面积有明显变化,对今后沙化土地的治理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阐述广东省沙化土地分布特点。从治理的技术可治性以及治理经验、建设基础、经济条件、社会认识程度、自然条件等治理条件对沙化土地的可治性进行分析。藉此,分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化耕地等不同沙化土地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建立沙化土地监测体系进行治理效果、效益等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为依据,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探讨河南省沙化土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物治理措施中要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经济技术原则,以乡土植被恢复为主,乔灌草合理配置,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防风固沙林与农林复合生态防护体系;并针对不同沙地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南省四次沙化土地监测数据,从沙化土地面积、沙化土地类型以及沙区林地面积对河南省沙区沙化土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沙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沙化土地类型以沙化耕地为主,沙区林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河南省沙区面积正向着可逆的方向发展,但尚有一小部分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丘)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取实测结合TM卫片解译判读,区划图斑进行调查的方法提供沙化土地面积现状及其动态。调查以2004-2014年度沙化土地普查资料做本底,利用近似同期的最新TM影像,对内蒙古翁牛特旗沙化土地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翁牛特旗总土地面积为119.02万hm~2,沙化土地面积为48.48万hm~2,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0.73%;在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化土地10.17万hm~2,占沙化土地的20.98%,半固定沙化土地8.83万hm~2,占沙化土地的18.12%,固定沙化土地29.48万hm~2,占沙化土地的60.81%;2004-2014年10年间翁牛特旗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23.22万hm~2,流动沙地面积减少了22.81万hm~2,半固定沙地减少8.38万hm~2,固定沙地面积增加了7.97万hm~2,这充分说明翁牛特旗土地沙化治理工程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2-17
依据1994—2014全国沙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归纳总结近2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4年172.89万km~2减少到2014年172.12万km~2;2)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等5个典型省(自治区);3)沙化类型以戈壁、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为主;4)沙化程度由极重度沙化逐渐向重度、中度沙化发展,中度沙化向轻度沙化发展。同时,分析了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阜蒙县沙化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阜蒙县沙化土地环境,遏制沙化土地蔓延,该文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阜蒙县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进行监测,发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和沙化耕地均减少,沙化程度减轻,流动沙地在2014年全部消失;沙化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沙化面积均下降,未利用地在2014年全部消失,沙化草地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arcgis软件和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系统相结合,对烟台开发区沙化监测区进行重新区划和现地调查,摸清了本期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沙化治理程度等基本信息。通过两期监测数据对比,发现烟台开发区本期流动沙地和极重度沙地面积都明显减少,沙化程度显著降低,同时分析了各类土地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变化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沙化土地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然而,只要科学治理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也可以变废为宝。沙地可分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和有沙化倾向的土地,因而针对不同沙地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治理流动沙地办法流动沙地地表沙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向特定方向缓慢推动,并形成流动沙丘,其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理,会吞掉河流、民居、草地、森林。治理流动沙地的费用较高,治理时,首先将流沙固定住,用网覆盖在地面上,然后在网点中间种植较抗旱的树种,如柠条、沙棘等,造林模式及措施如下:(一)流动沙地用荆条编成的网将流沙盖住,用木桩将网固定住,网的大小为1米×5米,呈现带状,中间留1米宽的空地,用于造林。整地规格为长、宽、深各20厘米,也可以整成带状,带宽、深各20厘米,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地表被破坏。  相似文献   

11.
巴盟河套灌区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盐碱土因含有过量的盐分,有毒物质,碱度达大及不良的土壤物理性状,对植物生长生抑制作用,导致区域生态恶化,本文对巴盟河套灌区直碱地的形成,演变规律及历年治理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对盐碱地治理,利用的最佳途径进行了探讨,盐碱地治理利用的途径有很多,生物与工种措施并是直碱地治理利用的最佳途径,它可以控制盐碱地的发生,发展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于机耕,具有潜在肥力的大面积的盐碱地变成良田和森林,达到盐碱地的最佳利用途径,发挥它们的生态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不同经营方式措施的毛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涵养水源分析结果表明 :施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提高土壤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深翻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施肥和深翻后土壤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比对照高 ,土壤结构破坏率比对照低 ,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通气度均比对照大 ,表现出土壤更为疏松通气。施肥和深翻后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 0~ 4 0 cm厚土层贮水量比对照大 ,表现出较大的涵养水源作用  相似文献   

13.
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横断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横断山区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但生态环境退化,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水土保持、土壤培肥、饲养特畜、发展蚕垒、生产烤烟、供给薪柴和沼气、恢复植被、综合利用农业土地资源等方面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可作为横断山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并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苹果园的管理、树势强弱、年龄、坡向、林地生长状况、土壤质地等环境因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综合防治措施有:调整产量、合理施肥、合理灌水、树体喷药、外科刮除病斑及涂药防治。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改良林地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林地土壤质量退化最为严峻的国家。如何减缓人工林地力衰退和维持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等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林业科学最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土壤改良剂被世界各国广泛研究和利用,然而目前对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研究多限于农地土壤,对林地土壤改良的综述性报道还不多见。文中从生物炭影响土壤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在改良农林地土壤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炭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生物炭在农业及林地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为改进传统的森林经营措施和实现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秭归县茅坪镇中坝村退耕还林的现场详细调查,主要是水土保持经济林的单位面积效益进行评价,并使之与退耕还林前的农业生产效益相比较,阐明退耕还林的经济可行性和采取合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苗圃预防试验结果表明,粉锈宁可有效地防治花椒苗期根腐病,经处理后的苗圃发病率为对照的1/17。不同立地类型移栽试验显示,新垦山地及农耕地中的砂土,砂壤土较适宜花椒生长,不易感染根腐病,成年椒园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以粉锈宁灌根方式较好,并与施药剂的次数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病害流行条件与花椒栽培布局结构关系,初步探索出预防和治疗根腐病害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造林地进行深沟秸秆覆盖,可降低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蓄水空间和能力,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是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水分匮乏的有效措施。在位于干旱区的塔城盆地老风口生态区,进行了造林地深沟覆盖秸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比未覆盖的土壤蒸发量明显降低,含水率显著增高,随着深沟加深和覆盖厚度的增加,抑制土壤蒸发、蓄水保墒的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发展坡地农用林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水源地土壤过度营养、坡地绿化率低、森林质量不高等问题,围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这个中心,提出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坡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等方面入手,注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坡地林业,培育森林资源,最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可见,发展坡地林业对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退耕还林示范县咸丰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退耕还林对象、任务、指导方针与保障措施。作者认为以科技为先导 ,结构调整为重点 ,立体开发为主线 ,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坚持改革 ,加强组织领导是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