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北京颐和园西堤古柳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为了传承历史文化,留传历史园林植物的宝贵遗传种质资源,以北京颐和园西堤古柳嫩枝为外植体进行茎段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古柳树外植体带有侧芽的茎条切段进行组织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进行分化诱导,其中最适启动培养基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2.0%蔗糖);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MS+6-BA0.8mg/L+NAA 0.2 mg/L+3.0%蔗糖;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2mg/L+1.5%蔗糖.  相似文献   

2.
以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满天星"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1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 mg/L,增殖系数为5.2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1 mg/L。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山杏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山杏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消毒方式、初代培养基激素配比、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和生根培养基激素配比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茎尖和当年生茎段经75%酒精处理30 s,0.2%升汞消毒6 min,再用2%Na Cl O处理4 min,其诱导效果最佳。茎尖初代培养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5 mg/L+NAA 0.2 mg/L;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2 mg/L+NAA 0.1 mg/L;茎段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 0.5 mg/L+NAA 0.1 mg/L;1/2MS+IB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以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Lavandula pinnata L.)无菌苗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6-BA、NAA、IBA的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其芽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蕨叶薰衣草"西班牙之眼"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蔗糖,萌发率为92%;诱导芽苗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1 mg/L,增殖系数为5.4;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生根率为94.5%。  相似文献   

5.
芽变毛白杨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芽变毛白杨幼嫩枝条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茎段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芽变毛白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 6-BA 2.0~4.0 mg/L 2,4-D 1.5~2.0 mg/L NAA 0.25 mg/L KT 2.0~4.0 mg/L 3%蔗糖,愈伤组织分化芽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5 mg/L KT 2.0 mg/L 3%蔗糖时,培养效果好。茎段培养时,适宜无根苗生长的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1 mg/L 3%蔗糖,生根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 IBA 0.5~1.0 mg/L 1.5%蔗糖。  相似文献   

6.
选取红叶石楠幼茎和顶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激素进行离体培养,比较各种激素组合对红叶石楠初代培养、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05 mg/L NAA;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率达到86.7%;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3.0 mg/L NAA,生根率达到92.7%;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4.6%。  相似文献   

7.
黄立华 《林业科技》2020,45(2):23-25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6-BA、NAA和IBA的组合,对菩提树当年生长健壮的带侧芽茎段进行组织培养,最后筛选出菩提树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10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2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生根阶段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05 mg/L+I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同时还筛选出草炭土、细河沙、壤土以3∶5∶2的比例混合是菩提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的移栽基质,为73.2%。  相似文献   

8.
以重瓣榆叶梅带腋芽的茎段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初代培养基激素配比和生根培养基激素配比对重瓣榆叶梅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先用75%酒精处理30 s,再使用0.1%升汞溶液消毒8 min或以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2 min,外植体感染率最低;2)茎段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05 mg/L,诱导率为89.30%;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KT1.0 mg/L,增殖倍数为4.4,且生长状况良好;4)1/2MS+IB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5)该研究建立了重瓣榆叶梅组培再生体系,为工厂化育苗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牡丹"虞姬艳妆"(Paeonia suffruticosa cv.YuJi YanZhuang)茎尖和单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其芽的诱导、增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牡丹"虞姬艳妆"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活性炭1.00g/L,萌芽率为66.67%;适合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1mg/L,增殖系数为2.80;适合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5mg/L+活性炭1.00g/L,诱导率为62.5%;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1mg/L,分化率为80%。  相似文献   

10.
用桔梗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外源激素对桔梗丛生芽的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0.3mg/L+NAA0.05mg/L效果最佳;增殖培养基以MS+6-BA2.0mg/L+NAA0.5mg/L效果最佳;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2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丽格海棠叶片作外植体,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丽格海棠叶片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8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继代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5mg/L,增殖倍数达6.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为用1/2MS大量元素浇透的草炭,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2.
利用驱蚊香草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添加在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组成、浓度、培养条件等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防止玻璃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驱蚊香草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0.05 mg/L,适于继代增值的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0.05mg/L,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配方为1/2MS IBA0.5mg/L NAA0.1 mg/L;用透气设施的封口材料明显地降低驱蚊香草的玻璃化;基质培养基生根优于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以火鹤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得出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发生、不定芽的分化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NAA0.05mg/L+6-BA1.0mg/L,MS+NAA0.20mg/L+6-BA0.5mg/L,1/2MS+NAA0.10mg/L;蛭石是火鹤组培苗移栽炼苗的最佳基质,成活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利用辣木茎段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印度改良辣木的幼苗茎段,经外植体消毒后,进行了不定芽初代诱导、继代培养、生根诱导和生根苗移植试验,结果表明:最适不定芽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 6BA1mg/L 卡拉胶5g/L, 糖30g/L,继代培养基为MS 6BA0.4mg/L NAA0.2mg/L 卡拉胶5g/L 糖30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4mg/L NAA0.2mg/L 卡拉胶7g/L 糖20g/L,最适的生根瓶苗移栽基质为黄心土40% 泥炭60%,并对微繁体系建立过程中继代苗的玻璃化、生根苗黄化及愈伤头过大、移栽过程中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优良银白杨离体快繁再生体系,培育速生高产的银白杨苗木,以西藏银白杨叶片、茎段作为不定芽诱导的初始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中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二次不定芽诱导,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银白杨不同材料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6-BA∶NAA为5∶1是银白杨不定芽诱导的最优激素浓度配比,银白杨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材料为当年生带腋芽茎段;6-BA(0.5mg/L)+NAA(0.1mg/L)+KT(0.2mg/L)为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最优激素浓度组合;不定芽增殖的最优激素7浓度组合为6-BA(0.5mg/L)+NAA(0.2mg/L)+KT(0.2mg/L)+IBA(0.2mg/L),平均增殖系数最高。综合考虑得出:MS+6-BA(0.5mg/L)+NAA(0.1mg/L)为银白杨不定芽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材料为银白杨当年生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KT(0.2mg/L);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KT(0.2mg/L)+IBA(0.2mg/L),pH5.8。  相似文献   

16.
金边连翘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边连翘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2 mg/L+NAA 0.01 mg/L;MS+6-BA 2 mg/L+NAA 0.2 mg/L作为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IBA 0.1 mg/L生根效果最好,用蛭石和珍珠岩1∶1的比例移栽苗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当年生油樟枝条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消毒剂种类、浓度及其作用时间、MS培养基、6-BA、NAA、IBA等5种因素对油樟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筛选出了一套能够产出具有优良素质油樟种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油樟茎段经10%84处理15min或15%84处理10 min两种方法进行消毒均能获得污染率<15%,且成活率>70%的无菌外植体;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蔗糖30 g·L-1+卡拉胶6 g·L-1+MS+6-BA 1.0 mg·L-1+IBA 0.1 mg·L-1;适合不定芽增殖继代的培养基:蔗糖30 g·L-1+卡拉胶6 g·L-1+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IBA 0.2 mg·L-1;生根培养基:蔗糖15 g·L-1+卡拉胶6 g·L-1+1/2MS+IBA 1.5 mg·L-1+NAA 1.0 mg·L-1。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禾本科芦苇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芦苇成熟种子经2%洗涤灵溶液洗涤,70%乙醇处理30s,20%"84"消毒液处理25min后接种到MS+4%蔗糖(pH 5.5)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培养,种子萌发率为62%。萌发种子继代至MS+1mg/L 6-BA+0.1mg/L 2,4-D+0.5mg/LNAA+4%蔗糖(pH 5.5)培养基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发生率为95%。无根丛生芽继代到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S+0.5mg/L IBA+0.5mg/L NAA+4%蔗糖(pH 5.5),不定根发生率为90%。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非洲紫罗兰幼嫩叶片为外殖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GA等外源激素对其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MS+6-BA0.1~2.0mg·L-1+NAA0.01~0.5mg·L-1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在20%以上;采用MS+6-BA0.1~1.0mg·L-1+NAA0.01~0.5mg·L-1+GA0.1~1.0mg·L-1培养基,对芽的生长及增殖效果好,并指出GA具有提高不定芽长势和成苗率的作用;采用1/2MS+NAA0.1~0.5mg·L-1或IBA0.1mg·L-1或IAA0.1~0.5mg·L-1,20d内生根率可达97%以上。在腐叶土∶珍珠岩=5∶3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卷荚相思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卷荚相思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的阐述,总结了卷荚相思组培工厂化育苗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3 mg/L+KT 0.5 mg/L+NAA 0.3 mg/L+蔗糖30 g/L+卡拉胶8 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 mg/L+KT 0.3 mg/L+NAA 0.6 mg/L+蔗糖30 g/L+卡拉胶8 g/L,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NAA 0.5 mg/L+蔗糖20 g/L+卡拉胶8 g/L,pH值为5.8。用此培养基配方进行卷荚相思组培工厂化育苗其诱导率可达70%,有效芽增殖倍数可达3倍以上,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