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国城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提出了面向中国家庭的垃圾分类体系设想,分别从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几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方便群众了解并践行分类投放,提高家庭及社区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2020年6月1日即将开始施行,生活垃圾“四分类”的实施,对吴江区厨余垃圾的收运处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建议过渡时期厨余垃圾采用“大型集中处理为主、小型分散处理为辅”的处理模式,对小型分散处理设施存在缺口及距离集中处理设施较远的地区,推荐结合使用移动式压缩箱体作为过渡时期收集转运的新模式。该收运处理新模式可为垃圾分类过渡时期的中小型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了滨州市的垃圾分类情况,结果表明:约10%的垃圾投放点设置了4种垃圾箱,约50%的垃圾投放点设置了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40%的垃圾投放点尚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每一个调查点都有部分垃圾投放错误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识投放垃圾;绝大多数居民赞成垃圾分类,通过电视、新闻等渠道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但如何分类尚不完全清楚,超过一半的居民按照垃圾桶图示来投放垃圾,也有部分居民投放垃圾较为随意或者不清楚垃圾应该投放到哪一个垃圾桶,需要加强宣传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红 《绿色科技》2014,(2):213-214
对城市垃圾进行了各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在逐年增大,垃圾中的无机成分每年在下降,而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植物成分和动物废物成分每年都有增加。目前国内垃圾源头分类情况不好,居民区垃圾大多采用混合投放,环卫部门采取混合收运的方式集中收运和处理。由于垃圾没有源头投放分类处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的处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对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其物理成分进行了研究,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这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垃圾分类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了重点方向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类群体,其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意识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着眼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展开了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愿,讨论和探究了影响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意处理意愿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可为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垃圾问题易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垃圾分类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推行垃圾分类如果没有全体居民的参与和努力是无法实现的,而如何使居民从"愿意实施垃圾分类"到"正确实施垃圾分类"的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梳理垃圾分类及其媒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北京市居民媒介使用习惯与垃圾分类践行情况之间的影响关系,依据所得数据分析总结了北京市现行垃圾分类媒介宣传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针对年龄、学历、月收入、住宅区类型不同的群体提出了在传播媒介、信息投放和信息优化上的不同宣传建议,以从媒介宣传维度对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思南县四角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相结合的形式收集了当地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情况,并对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评估。调研结果如下:(1)生活垃圾来源:日用包装、畜牧养殖、厨余残渣、农作物、其他。(2)分类: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危废垃圾、其他垃圾。(3)处理技术:焚烧、回收变卖。(4)村民的环保意识:88%的村民认为生活垃圾的不处理或焚烧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12%村民表示不了解。(5)当地采取的环保措施:垃圾分类、集中回收。基于以上调研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分散式家庭垃圾处理模式将是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社区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长沙市洋湖和园小区垃圾分类治理的个案经验进行剖析,发现多元主体在“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巩固”的全过程中的密切互动,对快速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持续推动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配套制度不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源主体”转移,市场主体功能较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提出了对策建议: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完备智能垃圾分类设施,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提高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普通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我国生活垃圾总产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中,日常生活垃圾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其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方面经验比较丰富。通过深入研究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与处理方式,找到其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当年前所面临的生活垃圾难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实施垃圾分类是推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公民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垃圾分类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观念和自觉行为习惯。以对国内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最早、实施效果也最显著的厦门市为例,揭示了该市在创新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构建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中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在借鉴国内外垃圾分类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垃圾分类政策、改进垃圾分类知识和政策宣传方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成都市垃圾分类的现状,通过制作的网络调查问卷对成都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调查问卷的数据及其暴露出的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问题。以垃圾分类示范点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胜利镇为例了解了垃圾分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垃圾处理相对成功的模式对成都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扬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市区路人和3个实施垃圾分类不同政策力度的小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年龄和学历对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及政策影响显著。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政策宣传与实施是现阶段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并形成有效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全球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因此垃圾分类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如何处理垃圾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以色列学习参观一月有余,对以色列垃圾分类处理的做法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厨余垃圾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从两相厌氧消化、高温和超高温厌氧消化、强化预处理等方面详细的探讨了目前厌氧消化技术研究热点,为解决我国的厨余垃圾处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垃圾分类后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环境污染,最大化实现物尽其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对垃圾分类工作也在全面开展,进行广泛宣传、培训,从源头干预投放,实行垃圾"安检"、绩效考核等,对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鉴于医院服务的特殊人群性质,对公共区域的垃圾投放收效甚微。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大病患宣传力度,加强分类知识普及,借助信息化措施,提高分类意识,完善绩效考核,提高督查力度,提高公共区域垃圾投放准确率,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浙江省杭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现状,结合北京、台湾及国外部分城市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从教育、宣传、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对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垃圾填埋场通过垃圾分类填埋处理的方式可解决基本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但是由于占据土地资源较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基本生活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类型,探讨了垃圾填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表面覆盖技术、微生物技术和植物恢复技术等的综合应用措施,以期实现修复过程的有效管理,保证垃圾填埋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时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建设合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已成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对全国各地多个小区进行了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行为,了解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现状,并由此分析了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从政府进行宣传监督、个人提高环保意识、机构加大智能化产品研发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的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了现阶段上海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相关行为,发现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徐汇、黄埔、宝山、闵行、青浦等上海16个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了解自2019年7月上海市正式施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各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与实施行为。调查共计回收问卷554份,回收率达到100%。经过分析,上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各项认知有显著提升,对各社区开展的工作也表示配合,个别城郊地区仍存在居民不重视、社区管理态度懈怠的情况。结果表明:影响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存在诸多因素,外部条件如各社区管理模式、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实施,内部条件如居民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层次等,共同反映出了不同人群对垃圾分类不同程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