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生物习性: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属鞘翅目寄甲科昆虫,成虫是其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态,寿命可达3a;幼虫期极短,为1周左右;蛹期为20-30d。花绒寄甲幼虫可外寄生于如光肩星天牛、松墨天牛、栗山天牛、锈色粒肩天牛、云斑白条天牛、桑天牛等多种林木蛀干害虫的幼虫和蛹,寄生率达70%-98%。应用虫态:防治中可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幼虫(卵卡)。释放时间:在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天牛蛹期(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或7-8月的天牛幼虫期。  相似文献   

2.
花绒寄甲是多种林木蛀干性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该文主要研究了替代寄主(大麦虫蛹和黄粉甲蛹)和寄主(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及不同饲料(松墨天牛幼虫粉、大麦虫幼虫粉和黄粉甲幼虫粉)饲养对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及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大麦虫蛹,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77.22%;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62.08%;单个大麦虫蛹及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出的花绒寄甲数量分别为4.63头和2.48头;而黄粉甲蛹由于表皮硬化过快,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无法寄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相比于松墨天牛幼虫,大麦虫蛹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在一年的生长中存活率良好,两者单雌虫年均产卵量基本无差异。对以两者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分别喂以不同饲料,各处理一年内成虫死亡率之间和全年产卵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大麦虫蛹是非常理想的花绒寄甲替代寄主,且大麦虫幼虫粉、黄粉甲幼虫粉和松墨天牛幼虫粉均可作为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  相似文献   

3.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1-13
通过诱木堆释放花绒寄甲,比较分析了花绒寄甲卵、成虫、卵+成虫野外寄生松褐天牛幼虫的效果及防治成本。结果显示,从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来看,花绒寄甲卵卵+成虫成虫,从防治成本来看,达到相同的寄生率,花绒寄甲卵成虫卵+成虫。因此,释放花绒寄甲卵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且寄生率随着卵的增加而上升。当释放3 000粒卵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达到64.52%。  相似文献   

4.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 cm·h-1,平均25.23 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两者的控制效果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室内及林间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采用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卵块,以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的方法,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室内及林间寄生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6头花绒寄甲幼虫,平均校正寄生率为(85.39±4.61)%;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卵30粒,平均校正寄生率为(90.00±0.00)%。林间在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虫害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总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5.90%和54.74%。在室内条件下,花绒寄甲幼虫对于近距离处的寄主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而在林间,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作用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6个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林样地,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的卵和成虫。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单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室内和林间罩网寄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在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对当年松褐天牛的寄生防治效果显示: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8.54%,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3.07%;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7.0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8.00%,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均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不同胸径受害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被寄生的数量比例变化较大,5~8cm胸径的木段中寄生率最高,达72.41%,显著高于10~15cm和>18cm胸径木段的49.52%和49.06%;分别在5,7和9月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寄生率分别为68.50%,21.63%和30.29%,5月份的寄生率显著高于7月和9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5月份释放天敌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林业科技》2020,(1):I0001-I0001
生物习性: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属鞘翅目寄甲科昆虫,成虫是其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态,寿命可达3 a;幼虫期极短,为一周左右;蛹期为20-30 d。花绒寄甲幼虫可外寄生于如光肩星天牛、松墨天牛、栗山天牛、锈色粒肩天牛、云斑白条天牛、桑天牛等多种林木蛀干害虫的幼虫和蛹,寄生率达70%-98%。  相似文献   

8.
采用处理液、防腐剂以及吹风3种不同方法对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幼虫替代寄主进行接种前表面处理,结果显示,在吹风处理的大麦虫蛹上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为94%,经处理液和防腐剂处理的大麦虫蛹上的羽化率分别为69%和68.5%;头宽、体长、鞘翅长等指标显示,在吹风处理的大麦虫蛹上羽化出的花绒寄甲成虫与经处理液和防腐剂处理的大麦虫蛹上羽化出的成虫差异显著。吹风法处理替代寄主更适合南方地区繁育花绒寄甲幼虫。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羽化期为6~10d,交配2~4 d后产卵,雌虫平均产卵量60.5个;卵期为5~7d,卵的孵化率为85.95%;幼虫共5龄,1龄幼虫死亡率为25.89%,其它龄期幼虫很少死亡,幼虫化蛹率89.74%,蛹期为8~14d,蛹的羽化率为89.58%.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种群,实现了室内常年人工饲养,保证了实验虫源的供应,人工饲养和自然界松墨天牛的龄级一致,但人工饲养的天牛幼虫期、蛹期、羽化期、成虫帮命都大大缩短,成虫体形也较小,雌虫产卵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有效寄生距离以及野外越冬花绒寄甲翌年寄生效果,采用在室内设置卵带,距离卵带50,100,150,200,250,300 cm处分别放置松褐天牛幼虫,野外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于虫害株下或在虫害株距离地面1.5m处钉卵卡的方法研究了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有效寄生距离.野外越冬情况研究采用虫害木野外罩笼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的方法.结果显示:在室内,花绒寄甲幼虫最远可寄生距离卵带150c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距离卵带50,100,150 c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8.86±2.71)%,(36.85±7.22)%和(6.15±6.15)%;在野外,释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最远垂直寄生距离分别为7.5和9m,平均寄生距离分别为3.9和6.4m.花绒寄甲成虫在安徽省全椒县野外试验地可以顺利越冬,翌年平均校正寄生率可达(62.52±13.74)%.  相似文献   

11.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选取8个受害严重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样地,在云斑天牛幼虫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然后调查和统计天敌释放前后白蜡树的被害株率、天牛的株虫口数,计算出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对云斑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5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3.16%,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2.36%;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7.2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9.68%.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略高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云斑天牛生物防治中,释放花绒寄甲2种虫态的天敌均不失为有效和良好的技术,而卵的成本低,值得在生产防治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寄生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是松材线虫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重要寄生性昆虫,研究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性对采用花绒寄甲进行生物防治有指导意义。通过在松墨天牛幼虫上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将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到林班、在受害松树上挂放花绒寄甲卵块观察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接种寄生率为92%,对林班中受害木内松墨天牛幼虫、蛹的寄生率为46%。  相似文献   

13.
樗蚕在安徽省每年发生2~3代,而淮河以北均2代为主,极少发生3代。成虫羽化高峰为0~3时,群体羽化期长达40d,羽化率为6122%。每雌产卵数量约为276±505粒,遗腹卵142±511粒,雌成虫寿命4~10d,雄成虫寿命2~3d。卵期为8~9d,幼虫孵化高峰时刻为6~8时,孵化率高于95%,幼虫一般5龄,其全历期约30d。  相似文献   

14.
释放花绒寄甲对柳树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宿迁运河湾释放花绒寄甲卵卡、成虫防治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花绒寄甲卵卡最高虫口减退率为89.67%(对照32.8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最高虫口减退率为88.46%(对照36.84%),同时释放卵卡及成虫的最高虫口减退率为88.00%(对照39.02%),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卵卡,对柳树光肩星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试验、野外套笼、小范围林间释放试验,综合评价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探究花绒寄甲不同释放量的控害能力。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花绒寄甲对高龄松墨天牛幼虫有较高的寄生龄和寄生偏好性,平均寄生率为53.5%,花绒寄甲对不同龄期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选择差异显著(P 0. 05)。室内套笼寄生率高于野外套笼,以寄甲卵数量︰侵入孔数量为20︰1的释放比例进行室内套笼时寄生率最高为44. 12%,被害木虫口减退率为24. 59%,寄生效果随花绒寄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林间释放的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不理想,寄生死亡率仅为7. 06%。花绒寄甲在室内条件下对松墨天牛幼虫有较好的寄生效果,但其在林间的应用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开展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保存时间及降雨对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设保存时间30,60和90 d,模拟连续降雨1,3,5,7 d共7种处理,测试花绒寄甲卵在野外的孵化率。结果显示:保存30 d,平均校正孵化率为49.39%;保存60 d,平均校正孵化率为36.93%;保存90 d,孵化率为0,显著低于30 d和60 d;保存30 d与60 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保存30 d的卵模拟降雨1 d,平均校正孵化率为47.79%;模拟连续降雨3,5,7 d,平均校正孵化率分别为33.24%,37.05%和27.97%。模拟降雨与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模拟降雨不同天数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保存时间对花绒寄甲卵野外孵化率具有很大的影响,而野外降雨对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可能很小。  相似文献   

17.
贵州柳杉云毛虫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杉云毛虫Hoenimnema roesleri Lajonquière是贵州近几年新发现危害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林的重要害虫。该虫在贵州个体较小,体色较单一,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11月底在杉木根部的枯枝落叶、树洞及石头缝隙中越冬。翌年2月末3月初继续上树取食,4月初在越冬场所结茧化蛹,5月末6月初开始羽化,羽化当天可交配,1~2 d后产卵,平均产卵量为85粒,7月初幼虫孵化。幼虫群集危害,低龄吐丝下垂,虫龄较大的有上下树危害习性。整个虫态平均历期共(436±42)d,蛹期(103.5±11.5)d,成虫期(35±11)d,卵期(32±16)d,幼虫期(265.5±3.5)d。羽化率为56%,孵化率为62.1%。3—4月林间白僵菌自然感染率5%,天敌还有病毒、寄生蝇、黑蚂蚁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湖南和湖北省选取9个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释放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云斑天牛试验.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这种寄生性天敌的卵和成虫均对云斑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3.27%;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4.33%;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6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4.23%;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5.65%.通过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当年和第2年调查的防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天敌成虫的防治效果略好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由于人工繁殖花绒寄甲成虫的成本远高于卵,因此,在生产中大面积防治云斑天牛时,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方法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9.
通过网室笼养、解析木调查、诱捕器调查开展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墨天牛在十堰市1年1代,以幼虫在松树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初始羽化,林中成虫羽化集中期为5~8月;成虫通过取食嫩枝及1~2 d松枝韧皮补充营养,7~10 d性成熟,卵孵化期5~7 d;成虫平均寿命28 d,记录雌、雄成虫最长寿命分别62 d和75 d,成虫羽化后不补充营养可存活2~5 d。(2)松墨天牛危害特点,一向衰弱木(或倒伏木)聚集危害;二主要以幼虫蛀干危害,危害期历时达10个多月;三越冬代幼虫在解析木上0~2 m树干中虫口数量少,树干中上部虫口数量大;1.0 cm的松枝上无天牛幼虫,≥1.5 cm的松枝上发现活蛹并能成功羽化,≥3.0 cm松枝上天牛幼虫较为常见。(3)利用福建农林大学APF-Ⅰ引诱剂及配套诱捕器调查,2019年、2020年诱捕成虫雄雌比分别为1.24∶1和2.7∶1;雌虫遗腹卵统计,平均为13~14粒。两年诱捕数量比较,第2年松墨天牛诱捕数量相较第1年显著下降。表明诱捕器诱杀及枯死松木清理措施在松墨天牛防治中具有效性。(4)松墨天牛天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捕食性天敌有中华毛郭公、眼纹斑叩甲、莱氏猛叩甲、花绒寄甲、白蚁、树蜂等。松墨天牛防治区,可将诱木和清理的死树锯成木段,同时释放花绒寄甲卵或成虫并罩网,通过增加林中天敌种群数量实现抑制松墨天牛种群数量。(5)松墨天牛成虫防治应在羽化初期和羽化高峰期进行林冠和树干喷药。若1年防1次,5月中旬~6月上旬之间较合适,应选择缓释性胶囊药剂,避开雨天施药。天牛羽化期均可开展诱捕防治,但从防治资金使用效益考虑,重点在5~8月开展集中诱捕。  相似文献   

20.
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释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蛀干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能有效控制林木被害率和天牛的虫口数量。释放花绒寄甲卵,北方选择在3月下旬至6月中旬,南方的释放期可延长至8月;将卵卡固定在天牛虫粪孔下方的背阴处(虫孔高度3m)或距离地面2.5~3.0m的树干背阴处(虫孔高度3m)。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在北方选择5-7月初期,南方选择3月下旬或9月中旬;直接将释放盒钉在距离地面约2.5m树干背阴处。若立木被害率较小,则一次性每公顷投放成虫释放盒或卵卡200~250个;若被害林株天牛密度较大,则应连续释放2年且每年释放1次,每被害木释放花绒寄甲卵40~80粒(卵卡1~2个)和成虫5~10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