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城市绿道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绿道规划和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在其带动和影响下,我国其他一些地区和城市也开始进行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目前,我国城市绿道规划建设存在着法律缺失、民众认识偏差、科学研究薄弱以及部分城市绿道规划建设尚需完善等问题。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及珠三角各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先试,全面部署启动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珠三角地区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期望广东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为全国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几年来,广东勇担重任,积极作为,不仅在2018年实现了珠三角九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广东园林》2012,34(3):8-8
规划建设绿道网.实现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举共赢.是新时期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创新举措。2010年以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成由6条省立绿道和众多深入城市内部的城市绿道组成的珠三角绿道网。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中山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连同此前的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珠三角地区9市均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形成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雏形。这是一个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地区各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为大湾区建设构建了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大湾区实现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珠三角9个城市现有森林资源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单体森林建设水平3个一级指标以及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单体的国家森林城市达标率、森林小镇达标率、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态公益林比例、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比例、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等24个二级指标,多方面、多层次评价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状况。评估结果,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状况综合得分为0.8678,建设状况良好,接近优秀。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河富营养化污染日趋严重。以珠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内河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区域内3个典型城市内河流域进行监测,针对各监测因子的占比情况、3个流域的平均浓度值、各监测因子月浓度变化情况等,特别是氨氮、总磷两项富营养化特征指标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内河分布特点,探讨了珠三角地区内河富营养化污染特征,以有助于制定城市内河的治理措施,有效预防城市内河的富营养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绿韵掩映、花团锦簇。不用走多远,便能见到公园,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绿色,茂密的树林、满地的青草、各式各样的花海、在水中肆意生长的淡水红树林……这样"处处是画,步步是景"的怡人景象,在广东省的很多城市随处见到。这得益于广东省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并率先提出在珠三角地区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如今,珠三角9市全部如期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广东省掀起了森林城市建设高潮。目前,全省累计有18个市加入建设森林城市行列,广东的森林城市建设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滞尘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选择适合本城市发展需要且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已成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依据。该文比较并分析了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14种优良树种的滞尘能力,选出了具有较好景观效果和较强滞尘能力的树种。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城市群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又一个成功创新实践。广东省率先推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下已取得一定成绩。文章分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概念提出的背景,阐述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必要性与意义,从森林城市群与森林城市各自的特点与差异出发,给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概念与内涵,探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策略与途径。提出构筑健康的森林生态体系,构建大循环绿色生态水网等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作为现代林业和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林业,担负着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因此,发展城市林业,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能大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现状的详细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珠江三角洲地区稳定森林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西江水源涵养型生态景观林带营建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阐述了河滩沿岸和丘陵山地生态景观林带造林技术,为水源涵养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珠三角地区森林公园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公众生态旅游需求日益扩大与森林公园建设用地紧缺之间的矛盾,细化当前森林公园分类系统,分析森林公园微型化发展的条件,提出以需求为中心布局、注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传承、积极融入城市生态建设和营造社会氛围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珠江三角洲的部分森林公园为例,剖析城市地区森林公园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勘界的工作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在具体工作中,应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以整体利益为前提,打破诸侯割据的局面,高起点地进行以森林公园为依托的城市区域生态绿地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2003年、2007年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部分外业调查数据,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土地的变化幅度、动态度和变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珠江三角洲主要地类是有林地和农业用地;2003—2007年间,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动态转化以有林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转化为建筑用地,有林地和其它用地转化为灌木林地为主,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设规模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绿道是中国绿道建设的初步实践,也是珠三角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覆盖了珠三角整个区域,发挥综合功能效益,实现城乡一体。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与研究方法,对绿道网络化的关键问题,即不同类型的珠三角绿道网络的选线密度及建设规模进行研究,并提出绿道建设评价模型,为更合理、科学地进行绿道网络规划提供基本方法与基础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1997-2007三次森林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Engine组件、C#语言、ArcSDE空间数据引擎、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和.NET开发环境等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符合用户需求和贴近本行业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地图基本操作、图层处理、查询统计、属性编辑、专题图、图形编辑和图像输出等功能,能满足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图形、数据更新的要求。本系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一个GIS组件式二次开发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集珠江三角洲地区229个建制镇的大样本数据进行林地集约利用评价,选取森林覆盖率、林地生产率、单位面积林木生产量、生态公益林面积比率、商品林面积比率、人均林地6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归一化法进行样本指标标准化,再结合熵权法确定指标熵值和熵权,计算得到林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非核心区建制镇的林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并进一步探讨促进林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带动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发展和建设,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属于典型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本章以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规划研究为例,分别从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理念,旅游产品、旅游组织,植物景观,道路交通、道路绿化等方面内容,针对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的开放需求、资源特色及生态完整性,提出最适合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发展的途径,在保存、恢复、创造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成清溪镇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周边城镇居民森林休闲旅游的新热点,运动休闲、康体娱乐的新空间,为东莞市清溪亚公山等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引用《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1993~2012年)评估技术方案》的技术标准、计算方法,从工程建设和工程效益两方面对江西省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成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指标量化,可以直观地反映江西省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