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600株/hm2密度的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草本生物量、Menhin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  相似文献   

2.
以扎兰屯地区3种不同密度33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下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系数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下共出现植物11科29属31种。草本层物种组成、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均先增加后降低。各指数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密度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林下共有种减少,相似系数降低。人工林密度为1 751.89株/hm2时,林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达到最高,表明此密度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30m的样带法,比较了林分草本植物丰富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草本植物Menhinick丰富度指数随距林缘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密度为630株/hm2时,随林缘距离的变化不明显,其他密度林分林缘草本植物Menhinick丰富度指数与距林缘距离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73 5。低密度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生长好于高密度林分,不同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与林分密度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草本植物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和生物量能较好地反映华北落叶松的林缘效应。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维护是人工林经营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林龄变化与人为干扰是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alep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Brillouin指数(H)、均匀度、McIntosh指数(D_(MC)),分析林下植被随林龄变化和不同生长期人为干扰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各指数随林龄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其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随林龄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干扰影响,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出现在林龄30a,草本层最大出现在林龄10a,更新层林龄25a时出现最大。林下植被灌木层多样性变化随林分乔木层密度的减小而增大,随郁闭度的增大而降低;草本层则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克勒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标准地内保留密度为400株/hm2、600株/hm2、900株/hm2、1 1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在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树高和胸径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保留密度为600株/hm2时,林木生长最好,树高最大;保留密度小于600株/hm2时,树高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大于600株/hm2时,树高会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呈现降低的趋势;胸径会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不同密度样地中的植物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计算,林下草本层植物的数量、多样性指数在保留密度为600株/hm2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吕梁山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植物种类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侧柏林下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种,隶属于16科33属.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和Richness指数,对不同林分密度级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林分密度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为:①林分密度的变化对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量影响不大,当密度为2 250株·hm-2时,草本层物种丰富度达到最大值.②林分密度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林分密度为1 375株·hm-2和2 250株·hm-2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大,群落相对稳定.③除密度为3 000株·hm-2的林分外,其余4个林分密度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基本一致.④研究区的侧柏人工林造林密度选择2 250株·hm-2或1 375株·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纯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对河北省木兰林管局600,900,1 200,1 500株/hm2共4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平均高度、平均盖度、平均密度、植物多样性指数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密度600株/hm2和900株/hm2落叶松林下植被的各项指标都相接近,与其它2种密度林下植被相差较大;较小密度之间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相似程度较大,较大密度和较小密度落叶松之间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差异较大;40 a生左右、平均高为11m、密度为1 5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间伐保留密度为900株/hm2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强度间伐林分之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伐后第6年,油松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且中度、强度间伐显著大于对照和弱度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生长效果最好;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在间伐后第1、2年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间伐后第6年,不同强度间伐下油松林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比间伐后第1、2年有所降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0和18种,多样性指数仍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各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密度较间伐初期有所减少,植物盖度仍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强度间伐后,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度、强度间伐使林下需水性强的植物比例增加,促使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向中旱生、中生植物转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油松林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也增加,且各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表现为间伐后第6年>第2年>第1年;间伐后第6年,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9.1%、45.2%和70.9%.间伐对油松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35~37年生密度为3 200~3 467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强度间伐最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提高,经营密度宜为1 240~1 500株·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 245、1 620、2 070株/hm2 3种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为41.301、46.377和52.018 t/hm2,林下层碳储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0.935、0.936和0.956 t/h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107.895、98.472和87.040 t/hm2;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也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150.131、145.785、140.014 t/hm2,碳储量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层。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信宜市池洞镇和水口镇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和分析了不同坡 位(上坡位和下坡位)和不同密度(低密度 1 350~1 700 株 /ha、高密度 1 950~2 475 株 /ha)桉树林个体生 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Margale 丰富度指数、Simpson 优 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坡位显著影响桉树林生产力和林 下植被多样性,下坡位桉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和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上坡 位,但下坡位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低于上坡位;(2)密度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树高 和林分蓄积量,高密度桉树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低于低密度桉树林。总体而言,肥力条 件更好的下坡位更利于桉树生长,产量更高,坡位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有所不同;高 密度(1 950~2 475 株 /ha)造林时,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存在林下植被多样性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