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明湖景区"建设为例,提出了其中心城区拓展空间生态环境的营造应是剖析显性、隐性元素,延续城市框架、肌理,构建绿色视觉走廊,营建自然生态格局,以统筹兼顾、整体施策,融合城市、开拓空间。以期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芳 《广东园林》2007,29(4):20-23
汕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生态优先、绿地优先"的原则,结合自然山水格局,对绿色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长沙、大连、南昌和深圳为例,探究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近30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色空间管理提升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0 m分辨率的Landsat TM/ETM+合成影像为数据源,运用NDVI阈值将绿色空间分为4种类型,利用景观指数量化绿色空间格局特征,并引入距离归一化指数(NDI)进行城乡梯度分析,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分别计算绿色空间格局在时间和城乡梯度上的单调变化趋势,运用时间动态弯曲法(DTW)探究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轨迹的差异性,采用最大信息非参数勘探法(MINE)对影响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85—2011年,长沙、大连和深圳高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平均增加0.26%,斑块面积平均增加0.11 hm~2,而中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平均下降0.40%;中密度植被平均斑块面积在南昌和深圳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0.15和0.04 hm~2,而在长沙和大连则分别减少0.01和0.08 hm~2;低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和平均斑块面积在长沙和南昌均呈增加趋势,其面积比例分别增加0.12%和0.23%,平均斑块面积分别增加0.04和0.01 hm~2,而在大连和深圳则均呈减少趋势,低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分别减少0.22%和0.63%,平均斑块面积分别减少0.04和0.06 hm~2;高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在长沙和南昌呈"∩"型轨迹;低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在长沙和深圳呈单调下降轨迹,而在大连和南昌呈"∪"型轨迹;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与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市区面积比例之间有极强的非线性相关。【结论】1985—2011年,长沙、大连和深圳高密度植被比例增加,其斑块空间分布更集中,而中密度植被则相反;所选城市中,内陆城市的低密度植被比例增加,破碎度减少,而沿海城市则相反;绿色空间的城乡梯度轨迹主要呈3种规律,一是抛物线"∩/∪"型,二是平稳"—"型,三是递增或递减型;绿色空间在城市中心或城郊区域有显著的大幅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遥感影像与大数据结合的方式探索城市绿色空间定量评价方法,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空间品质提升提供思路:一方面从生态环境改善出发,运用2013—2018年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时空演变特点探讨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研究区大型、中型、小型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的服务水平及服务压力,以期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3月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召开会议,对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建设进行动员部署。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强调,要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据了解,67个园林绿化项目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同时推进,副中心外围将形成一道由森林湿地公园组成的绿色休闲游憩环。为实现"多河富水蓝网穿插、大尺度绿色空间环绕"的生态格局,副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对优化城市生态功能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关键作用,而城市发展规划方向直接影响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为例,设置自然发展与城市规划控制2种情景,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2种情景下2030年土地覆被类型情况,并利用MSPA模型定量分析2种预测情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结构发展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各类绿色空间形态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尤其在保持面积大于20hm~2的核心区方面效果显著。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可为城市规划者的决策提供辅助参考,进而促进城市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山地城市空间的拓展,促使了城市新城的发展。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宜昌市山地城市属性和点军区城市新城属性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点军区空间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山水格局、绿色基础设施与活力复兴3个方面提出了山地城市新城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城市林业的建设现状,结合闽西北泰宁山城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绿色山城建设的具体情况,针对四方面的绿化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森林生态学原理出发,提出了绿色山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进而就营造可持续发展绿色山城,进而就生态城市格局,绿色空间网络,绿色山城建设机制,增加城市森林文化内涵及理想绿色空间布局与指标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绿色名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大小、类型、空间格局等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开展,并且对城市景观文化的塑造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1-3].有鉴于梅州市2007年4月成功申报广东省园林城市并获批准,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地进行,本文试图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探讨梅州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问题,希望能对梅州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多功能性绿色基础设施与社区公共空间结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达性"作为两者结合规划的关键点,继而对公共空间方格网街道肌理下多功能性GI规划展开量化研究,最后以南京新街口街道为例,详细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多种社会功能影响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