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海南省主要树种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56块人工林样地,建立了海南省松类、桉类、木麻黄、相思、橡胶等5个主要树种(组)的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所有5个树种的模型,用于林分材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都在±1%以内,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小于3%,预估精度相当高。此外,还将5个树种合并进行了建模。将总模型分别树种进行材积估计检验,效果也相当理想,仍能满足建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中亚高山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子忠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4):38-39,50
针对五台山中亚高山石质山区立地条件较差的自然条件及造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整地(整地时间、方式)、苗木处理(树种和苗木的选择、起运、栽植)、造林时间(造林季节、时间、顺序)、栽植(栽植方法、要求、抗旱技术)、抚育、病虫害6方面阐述了该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林地面积计算方法的改进与罗盘仪导线限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用罗盘仪导线测量林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成功地由传统的图解法改进为解析法,可应用普通计算器或袖珍计算机(SHARPPC—1500)进行计算,计算工效和精度可以大大提高。并对罗盘仪导线相对误差的限差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提出了全国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核查的精度计算方法,据此计算出了东北监测区各省(区、市)1992年度人工造林更新面积合格率的抽样精度。通过对面积合格率估计值及其估计精度的比较,对各省(区、市)造林更新实绩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核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对抽样方法的改进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6,(6):120-125
阐述了手机组合测距仪代替传统木材检尺的理论和方法,在手机获取的影像和测距仪测量的距离数据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分割出木材端面,并使用摄影测量技术计算端面面积,进而计算得到材积。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与人工检尺相比误差稳定在3%以内,满足国家对于木材检尺误差的要求,但对于部分企业要求更高的小于1%的误差要求还未达标。该方法可替代传统的木材检尺进行工作,提高检尺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降低检尺工作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13年完成的2 221.27 hm2碳汇造林项目的抽样检查验收为例,对所抽取检查小班的抽样方法、抽样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抽样绝对误差、抽样相对误差、估计精度、估计结果等进行论述和分析。结果认为,进行造林检查验收时应根据造林面积及小班分布特点等因素选取最合适的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进行飞机播种造林试验初报涂敦恒,邹文辉(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我国飞机播种造林30多年来,播种作业一直沿用人工摆设地面信号标志(烟火、旗帜、反光镜等)导航,地勤工作在飞播造林中花费人力最多,费用占播种投资的12%左右,仅...  相似文献   

8.
1 美国铣削式营林割灌机简介 美国D&M Machine Division,Inc的Slashbuster系列铣削式营林割灌机(Land Management Equipment)是21世纪初研发的产品,其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高效多功能营林割灌设备。该设备属机具型产品,可与不同的主机(通常采用工程挖掘机、装载机、原木集材拖拉机等)配套使用。按主机工作方式分摆臂式和悬挂式;按机具大小及作业形式又可分为多种型号和类型,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这些产品都采用液压技术,因其具有作业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节省劳动力等特点,在北美及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并受到一致好评。现以HD480B(图1所示)型营林割灌机为例,对该类型营林割灌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及技术指标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立木高度测量方法中存在的测量效率低、设备不易携带等缺点,以摄影测量学、单目视觉测量、图像处理等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立木高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Graph Cut算法对立木图像进行分割,实现图像中立木轮廓的自动获取;通过对相机模型内各个参数进行标定,再结合相机成像原理的几何相似模型,根据相机成像的逆推模型进行求解来获取相机与立木底端间的深度信息,再利用高精度陀螺仪获取相机俯视角,通过深度信息和角度信息实现非接触条件下的树高测量。且该方法无须知道相机的运动信息,仅通过拍摄单张立木图像便可测量立木到相机的距离,并实现立木高度测量。本研究使用型号为MI 2S的小米手机(内置高精度陀螺仪)作为实验设备,验证在任意范围内树高测量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树高测量精度可达95.78%,最高相对误差为4.22%,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国家森林资源连二类调查中树高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杉苗造林,一般采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传统造林方法。造林时受季节和气候所限制,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成本高,出材率低。如果采用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指一年生裸根杉苗移栽在营养钵中,通过人工培育后而成的造林苗木。),  相似文献   

11.
杨剑波 《林产工业》2020,57(1):65-66,69
随着我国造林行业的不断发展,产业体系内部所用机械齿轮的成型工艺技术也获得了不断改进。当前广泛采用的齿轮成型工艺有切削法和塑性成型法。传统的切削方法精度高,但是对原材料的损耗极大,制作流程繁琐并且生产成本较高。而新型的塑性成型法工艺,加工的齿轮强度高并且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造林机械齿轮成型生产。以造林机械中的大型齿轮为研究对象,探究科学高效的齿轮成型工艺,并且对齿轮数字化建模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药剂竹腔注射法可有效地诱杀各类竹类害虫,如防治黄脊竹蝗等。传统的注射器法存在劳动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缺陷,据此改进后得到效率更高的注药壶法,通过对比注射器和注药壶两种不同的竹腔注射法,分析其劳动力成本降低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程度。结果表明:注药壶法比注射器法竹腔注射劳动力成本平均降低45.2%,工作效率平均提高82.7%,成本与工效得到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大规模绿化造林面积验收精度差、效率低,成果信息化、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以张家口地区为例,对比分析4种常用绿化造林面积验收方法。结果表明,奥维互动地图软件勾绘验收和利用无人机技术验收是适用性较强的两种方法。当地势平缓,地标地物明显时,奥维互动地图软件勾绘验收方法灵活、准确、易操作;当地形复杂,造林地块多位于山区、沟壑地带时,无人机技术验收精度高、外业劳动强度低,成果信息化、可视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4.
油松移植容器苗育苗及造林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为对象,选择常用的3种规格的移植育苗容器,核算了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价格对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变动引起劳动力投资比例的变化与总投资额差异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力价格为100元/(天·人)时,3种规格育苗容器油松苗的平均培育成本分别为1.56元/株,1.80元/株,2.11元/株,单位面积(667 m2)平均造林成本分别为1 543.57元,1 570.21元,1 604.62元。  相似文献   

15.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是评价木材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而传统测量方法操作复杂、精确度低。以桦木为例,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的SEPA-VISSA-RVM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模型,实现对其更加精确的预测。试验选取100个木材试件,在900~1700 nm近红外光谱波段上采集数据并测量抗压强度真值;然后采用卷积平滑(SG)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使用采样误差分布分析(SEPA)作为变量空间迭代收缩算法(VISSA)的改进策略进行特征波长优选;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核函数参数并建立相关向量机(RVM)的预测模型。试验表明:在特征波长优选方面,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为基础的SEPA-VISSA方法,其预测决定系数为0.9593,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8995,相对分析误差为3.0256,光谱变量数由512减小到111个,占总波长的22%,均优于VCPA、CARS和VISSA算法;在建模预测方面,以SEPA-VISSA所选波长为基础的RVM模型,PSO优化的拉普拉斯(Laplacian)核函数的核宽度为10.4043,决定系数为0.9449,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0432,相对分析误差为4.2936,预测效果优于PLS和SVR。因此,基于近红外光谱的SEPA-VISSA-RVM建模能够实现对桦木顺纹抗压强度更准确和稳定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杉木生态型造林和传统造林邻体对杉木基株干扰效应的差异,阐明生态型造林的优越性,避免造林地滋生大量五节芒,在不影响杉木生长的前提下解决传统造林中出现的炼山和抚育造成的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和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今后造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用生态型造林与传统造林两种类型造林8年生生长数据,采用邻体干扰指数模型的方法,研究两种造林类型邻体对杉木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生态型造林地中有灌木植物22种、草本植物4种;传统造林地中五节芒占草本植物总数量的91.8%,仅有灌木植物7种、其它草本植物1种,前者林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均大于后者。测得两者初始个体高第1、2年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86.8 cm/a、31.9 cm/a和94.2 cm/a、51.9 cm/a,灌木植物第1、2年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48.7 cm/a和53.3 cm/a,草本植物的平均生长速度为55.7 cm/a;两者8年生杉木平均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6.4 m、5.8 m和7.9 cm、8.7 cm。生态型造林地中灌木层干扰效应强于传统造林,主要干扰物种有4种,平均干扰指数为2.40;后者林地中草本层干扰效应强于前者,主要干扰物种有1种,平均干扰指数为0.42。生态型造林初始个体高较大,第1、2年平均生长速度大于灌、草植物,无缓苗期,造林后快速生长,对造林初期生长速度促进作用明显;传统造林初始个体高较小,有缓苗期,第1、2年平均生长速度小于灌、草植物,林地必需进行抚育。分别拟合两者总干扰指数与杉木基株大小、基株生长速度唐守正树高曲线,知其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前者抵抗邻体干扰能力强于后者,个体大小受邻体的影响较小,邻体对基株生长的整体干扰作用要小于后者。生态型造林不抚育促使杉木个体高生长较快,传统造林由于频繁抚育杉木个体胸径生长较快。生态型造林炼山为五节芒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前者无炼山抚育,生物多样性丰富,抑制五节芒生长。  相似文献   

17.
树冠信息是森林资源调查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树冠冠幅测量方法为实地调查,该方法测量结果在特定的地形和森林环境中误差较大,且人力消耗大、操作繁琐、耗时长。无人机影像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发展为树冠测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思路。利用无人机获取了临安东部青山湖绿道两块纯水杉林样地的正射影像图,通过改进目前先进的目标检测方法Faster R-CNN进行树冠的识别和冠幅的提取。基于改进的Faster R-CNN模型准确率和决定系数达到了92.92%和0.84,分别比改进前的模型提高了5.31%和0.12。这说明了无人机和目标检测技术识别树冠的可行性,这一方法和传统的调查方法相比,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海南省1979年森林资源清查及后续4次森林资源复查成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森林资源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对第五次(2008年)森林资源复查指标进行预测.通过后验差检验法检验,获得的有林地面积、林分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分蓄积、林分单位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精度都为合格以上,平均相对误差均少于4.00%,而林业用地面积的精度不合格,平均相对误差为2.83%.预测结果为:有林地面积198.60万hm2,平均绝对残差1.91万hm2;活立木总蓄积8031.45万m3,平均绝对残差143.04万m3;森林覆盖率58.57%,平均绝对残差0.56%.预测值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乡土树种柏木1年生苗,分别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品字排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方式等4种不同造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同时,选择乡土树种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及大叶女贞等7个树种的1年生苗,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及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均显著。不同造林方式中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成活率高达94.96%;最低的是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成活率只有20.20%。不同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柏木,达62.63%;其次是榆树,造林成活率为60.61%;最低的是苦楝和栾树,造林成活率均只有18.18%。  相似文献   

20.
选择二期“德援”造林工程区的禄劝、牟定、武定3个县作为试验区,介绍了GPS在造林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数据处理,进行了传统方法与GPS方法间的误差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