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柿树育苗     
1.适生环境。柿树喜生于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中性壤土或粘质壤土上。但柿树又属深根性树种,根系强大,吸水、肥能力强。耐干旱,瘠薄,可适应各种土壤。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及幼苗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幼苗生长的观测,拟合了种子的吸水模型,分析了幼苗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蒙古扁桃种子吸水过程适合对数函数曲线模型,吸水率分别适合幂函数、对数函数曲线模型;50℃温水处理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带内果皮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不带内果皮种子经过温水处理后9 h、吸水量为6.3%时种子吸水量即基本达到饱和;种子在1 h内能够大量吸水,适应荒漠强降雨环境;内果皮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在环境干旱时可以减轻环境干旱造成的种子失水;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带内果皮种子育苗能够有效地增加幼苗高度和根系长度.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是一个干旱少雨的省份,绝大多数造林属干旱地造林,因此干旱是影响其造林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基团,它的最大吸水力高达每平方厘米13~14公斤,可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纯水,并且这些被吸收的水分不能用一般的物理方法排挤出来,所以它又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它适合在降水稀少、雨水分布不均匀的地区以及缺少灌溉水源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4.
一、干旱大伤苗木元气。苗木体内水分是它的生命源泉。冬季无雨干旱严重,使苗木吸水和失水之间形成不平衡状态,造成树体原生质脱水增多,代谢强度自然减弱,苗木生活力大大降低,土壤长期(150多天)得不到水分时,苗木就会接近生理干旱或半干旱状态,处  相似文献   

5.
植物繁殖及更新最难度过的时期就是种子萌发和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期。在此期间,植物可持续供应水分,是植物成活的关键,水成为恢复植被的限制因子。强吸水抗旱(丸化)技术利用种子包衣剂中的高分子吸水树脂,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水分需求问题,而且通过丸化技术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牧草种植、退耕还林(草)人工造林,种植时对水、肥、根瘤菌、农药、生长促进剂等的综合需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吸水剂(又称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的水,膨胀成凝胶;遇干旱又可释放其吸收的水分,改善根系周围土壤的干旱环境,帮助苗木度过“旱关”,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王陶 《安徽林业》2010,(2):41-41
黄连木,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洼、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在旱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一个干旱少雨的省份,绝大多数造林属于旱地造林,因此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这类物质还有大量的强吸水基因,结构特异,在树脂内部可产生多渗透缔合作用,并通过其网孔结构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并且这些被贮存在保水剂中的水分可以被林木根系直接吸收利用。保水剂由于具有特殊的抗旱、节水、保水作用,在农作物增产,造林绿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凹叶景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水分梯度的胁迫下凹叶景天叶片水分饱和亏缺(RWD)、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淹胁迫30 d后,凹叶景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重度干旱胁迫40 d和极度干旱胁迫10 d则严重抑制凹叶景天的生长,整体趋势表现为叶片RWD呈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Fv/Fm、Fv’/Fm’、ETR呈降低趋势;而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对凹叶景天生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说明其对这两种梯度的水分胁迫具有比较强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10.
吴海 《内蒙古林业》2004,(10):22-22
在干旱地区,水分是造林主要限制因子,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造林成效;本实验通过对保水剂不同剂量对比,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从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人手,进行保水剂造林试验。保水剂使用说明:“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  相似文献   

11.
用淀粉-聚丙烯酸型及聚丙烯酸型两种高吸水性树脂对地表水和水中几种离子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具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对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弱;吸附能力因吸水剂种类、离子性质及浓度而异。  相似文献   

12.
桉树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了成功地栽培桉树,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桉树种群的抗旱性机理和它们对不同干旱环境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认为,桉树种群的遗传基因能适应于干旱的环境。生长在水分短缺条件下的植株,是通过各种途径保持组织水含量在细胞免受伤害的临界值以上而达到其适应。一般来说,具有旱生植物特征的桉树种群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它们能够生存在较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但不可能从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取得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3.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取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田间持水量80%、60%、40%和20%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株高、基径及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茎和根系的生物量逐渐降低;但轻度干旱胁迫增加了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生物量,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比例,从而更利于获取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环境;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田间持水量为40%。  相似文献   

14.
元谋干热河谷相思树种和桉树类抗旱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引种的8种外来树种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发现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窿缘桉、赤桉、柠檬桉、绢毛相思、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对干热环境的适应性越强。8种外来树种适应干热河谷生境的旱性结构的特点是主根深、侧根多、栅栏组织和贮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或近等面叶。桉树类树种的蒸腾速率较高,但能生存的主要机理根系分布深,主动供水能力强,补充了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而相思类则以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叶片保水能力来适应干热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中采用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嫁接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表明:在干旱和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MDA、SOD、POD、CAT等生理指标的代谢情况虽各有不同,但变化指向适应干旱的环境,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可以适应20 d以内持续干旱的环境而不致死亡,复水后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生长。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在城市园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任豆种子发芽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任豆种子的耐旱特性,配置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模拟干旱亏缺环境,对任豆种子萌芽进行干旱胁迫。结果表明,任豆种子萌发的水势范围是0~(-0.60)MPa,随着干旱胁迫加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活力指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当水势为-0.86 MPa时,种子便不能发芽。干旱胁迫对任豆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不同产地金银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对不同地区金银花其他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势的下降,除少数地区金银花种子发芽指数在轻度胁迫下略有上升外,其他各种金银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金银花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贵州遵义和贵州花溪2金银花耐旱性相对较强;山东金银花耐旱性最弱;贵州麻江、河南封丘、贵州花溪1和内蒙古金银花耐旱性居中。  相似文献   

18.
西藏柏木抗旱生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研究采用人工干旱对比盆栽试验方法,探讨在水分胁迫下,西藏柏木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及其抗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叶水势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失水速率减小;电解质渗透率略有降低,脯氨酸累积增加,叶绿素a/b值变大;生长阻滞含水量是田间持水量的57%。综合分析表明,西藏柏木属于抗旱植物,抗旱机制是低水势忍耐脱水。  相似文献   

19.
A multipurpose clone plant species, Hippophae rhamniodes has the capacity for indefinite longevity, although under successive drought stress it may often decline or die across large areas.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over 2 year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aried irrigation intensities on modular growth and clonal propagation in a semi-arid area. Irrigation levels included a control, as well as two, four and six times the volume of water that was typically received via local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Irrigation intensi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clonal propagation capacity (number of daughter ramets), aboveground modular growth (height, base diameter, and crown width), belowground modular growth included root nodule dry weight, stretching capacity of lateral roots (length of the longest lateral roots, and diameter of first-grade lateral roots), and branching intensity of lateral roots (number of lateral roots bifurcation grade, number of first-grade lateral roots). The modular growth and the density of daughter ramets were small under non-irrigation or low irrigation, and became larger with increased irrigation intensity. Beyond a certain threshold, however, further increases in irrigation intensity resulted in a reversion to the development. The optimal irrigation intensities for growth and propagation were 3.48–5.29 times the volume of nominal local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There were effects of irrigation intensities on the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modular growths, and on clonal propagation capacities. Under various water treatments, H. rhamnoides may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growth and propagation. We concluded that water shortages act to weaken the growth and propagation of H. rhamniodes 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20.
国外苗圃栽培措施对树种抗旱性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是阻碍全球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各国对树木抗旱性的研究非常重视。在育苗阶段, 通过不同栽培处理, 如水分胁迫、施肥、生长抑制剂、菌根菌、光周期等, 研究苗木对干旱的形态适应性和生理适应性, 为培育抗旱树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增强苗木抗旱性, 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