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云南旱冬瓜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形态特征、物候学特性、生长特性等方面论述了旱冬瓜的生物学特性.从适生环境条件、木材特性、主要生态作用等个体生态学特性方面阐明了旱冬瓜的生态学特性.并从它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论述了其地理分布.旱冬瓜对山地土壤的改良有较好作用,是营建生态林、用材林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为此提出进行旱冬瓜的优树选择和种源对比试验,建立良种基地进行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2.
旱冬瓜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西南地区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以及造林后18个月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旱冬瓜的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苗木在苗期及幼林期的高、径生长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在滇西南地区开展旱冬瓜优良种源选择十分必要;(2)旱冬瓜苗期入选的优良种源和幼林期入选的优良种源基本一致,这表明旱冬瓜早期选择可为林木的后期良种选育提供参考;(3)表现较为稳定的优良种源为瑞丽、西盟、潞西、陇川种源。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文山州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中,逐步建立了良种选育推广、种苗生产供应、苗木研发创新和苗木市场流通4个林木种苗产业体系,从而为构建和谐文山、生态文山作出贡献。一是构建良种选育推广体系。自2006年以来,文山州先后开展了膏桐、旱冬瓜、耐晚霜核桃和油茶种质资源调查选优工作,目前共选出膏桐优良单株19株,旱冬瓜优良林分9片、优良单株27株;初选耐晚霜核桃优良单株329株、复选单株3株,初选出  相似文献   

4.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是桦木科乔木树种,生长迅速,分布广泛,分布区地理差异大,良种选育潜力极大,具有多种用途,是我省重要的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5.
从水床位置选择、苗棚和水床建造、选盘和选配基质、基质装填、播种、供水、施肥及营养液配制、苗棚管理、效益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旱冬瓜漂浮育苗技术,指出了旱冬瓜漂浮育苗是一种节约化育苗技术,比常规旱冬瓜容器苗成本低、省工时、便于管理、节约育苗时间、缩短育苗出圃期限、提高移栽成活率,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水床位置选择、苗棚和水床建造、选盘和选配基质、基质装填、播种、供水、施肥及营养液配制、苗棚管理、效益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旱冬瓜漂浮育苗技术,指出了旱冬瓜漂浮育苗是一种节约化育苗技术,比常规旱冬瓜容器苗成本低、省工时、便于管理、节约育苗时间、缩短育苗出圃期限、提高移栽成活率,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旱冬瓜在云南省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材质好,是重要的用材树种.本文从采种、整地、播种、移栽等方面介绍了旱冬瓜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8.
姚春玲 《绿色科技》2014,(8):120-121
指出了旱冬瓜种子纤细,破土力弱,忌日光暴晒,怕干旱,易遭病害,详细探讨了旱冬瓜的苗圃地选择、播种、水肥管理、适时揭草、病虫害、袋装苗的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进行不同混交造林模式对旱冬瓜幼林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冬瓜×红木荷、旱冬瓜×杉木混交模式、旱冬瓜纯林造林模式的树高和地径年均增幅为80.1 cm、93.2 cm、69.7 cm和0.95 cm、1.11 cm、0.92 cm,旱冬瓜×杉木混交模式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比旱冬瓜×红木荷和旱冬瓜纯林造林模式提高14.06%、25.21%和14.41%、17.11%。旱冬瓜×杉木混交造林模式优于其他2种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开展蒙古栎生物质能源林良种选育的目的意义及已开展的良种选育技术工作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下步研究方向,旨在为林木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光自动喷雾扦插育苗装置,采有ABT生根粉及吲哚丁酸处理插穗,进行银杏、紫柳、色赤杨3个绿化树种半木质化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生根率分别为:银杏95%、紫柳35%、色赤杨29%。为加快绿化树种的良种繁育步伐,降低育苗成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速生乡土树种旱冬瓜生长特性,对滇西南864株旱冬瓜优良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并选择宁洱县松山自然保护区旱冬瓜天然林开展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旱冬瓜优良资源主要分布于阴坡及半阴、半阳坡,其生活习性偏向于阴性,25°以下的平缓坡面适宜旱冬瓜植株的自然生长;旱冬瓜占优势的自然群落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附生植物,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主要以热带和温带成分组成为主,其中热带分布属占绝对优势,并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14.
红桤木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从美国引进红桤木在江苏六合和安徽南陵进行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桤木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是一个优良的速生树种。造林3 a时,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3.98 m和5.01 m,地径生长量达到5.9cm和7.14 cm。实生红桤木个体间早期生长差异较大,地径与苗高生长显著相关。引种红桤木4年生时已大量开花结实,进入性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不同树种新造林树高生长量及其林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研究其生长及对土壤营养的影响.结果为:光皮桦、四川桤木、楸树、栾树、湿地松6年生树高分别为8.2、7.7、7.4、7.0、5.3 m;不同树种造林后对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的提高有明显差异,5个树种造林后效果排序的先后次序为光皮桦、四川桤木、栾木、楸树、湿地松;新造林均表现为造林当年土壤营养含量明显下降,第2年起逐年增加,第3~5年超过造林前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施肥对川滇桤木苗期生长的影响,以1 a生川滇桤木幼苗为研究材料,通过施用不同量氮肥、磷肥、钾肥的正交组合施肥试验,测定其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川滇桤木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有不同的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最适宜的氮磷钾肥比例为0~0.2∶0.6∶0.1~0.4。  相似文献   

17.
优良阔叶树种——桤木的分布、生长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栽培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状况的调查,主要阐述了桤木的适生环境及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桤木的多种利用途径。桤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阔叶树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8.
优良菇木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3年的多树种、多点造林试验和不同菇木树种材料袋栽香菇试验,初步表明南酸枣、麻栎、银荆、杜英、马褂木、桤木共6个树种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等特点,用于袋栽香菇产量较高且质量好,是营建短轮伐期菇木林的较好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