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尚勇南坪村,是勐腊县遭受野生亚洲象危害最严重的村寨之一。近年来,保护区内的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多。它们的生活空间及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使野生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区南坪村的村民饱受了野象的危害。由于庄稼被野象毁坏和吃光,南坪村的村民多年来靠政府救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亚洲象监测的位置数据为基础,利用“3S”技术集成多源相关的信息数据,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野生亚洲象的生境选择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海拔、坡度、植被3个自然因子的条件下,坡度在0~10°、海拔800m以下、竹林或竹阔混交林为野生亚洲象最适生境,海拔1 500m以上、坡度大于40°为不适宜生境。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分布着120头左右的亚洲象。近年来由于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和林内野象的食物相对减少,野生亚洲象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事件频繁发生。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于2005年开展了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先后89次把亚洲象吸引到这一区域活动。经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内的活动及取食情况分析,其在食物源基地的活动与人类的农事活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提出适当增加食物源基地的面积和数量,逐渐改变食物源基地的种植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热带丛林中,一支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林业局、自然保护局联合组成的60多人的亚洲象营救队,冒雨对一头受伤的雌性野生亚洲象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终于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野生亚洲象目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3个地区,种群大小在288~338头。西双版纳地区的亚洲象种群大小在228~279头,分为5个独立的种群。自2005年以来,亚洲象种群数量及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同步调查、跟踪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亚洲象种群分布及变迁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认为,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分布区从整体看有扩散的趋势,亚洲象从保护区范围向周边国有林、集体林扩散。现面临着栖息地减少和高度破碎化以及日益严重的农业开发干扰等问题。藉此提出在几个孤立的地理种群建立生态走廊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茂密的热带丛林中,生活着我国仅有的亚洲象群。它们是人类幸运的图腾,曾经生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但现在它们的生存空间却被严重挤压。野生亚洲象仅活动在云南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3个市(州)的7片支离破碎的原生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双版纳尚勇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一名巡护人员,我们有幸参加了西双版纳人民政府组织的军、警、民联合武装巡护活动,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巡护过程中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跟踪调查、村寨走访调查、半结构式访问调查等方法,分析了野生亚洲象自2002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与分布变迁情况。结果表明,如今野生亚洲象数量越来越多,种群数也有所变化,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活动区域和栖息地逐渐朝北迁移,并且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亚洲象的生存环境现状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2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正式揭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显刚为中心揭牌,并向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三个野外基地分别授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规划财务司、科学技术司、驻云南专员办、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相关领导,亚洲象分布区的普洱、西双版纳和临沧三个州(市)林草局,云南西双版纳、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领导和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双版纳尚勇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一名巡护人员,我们有幸参加了西双版纳人民政府组织的军、警、民联合武装巡护活动,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巡护过程中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于2018年1~12月采用无人机调查法、跟踪调查法及访问调查获得西双版纳-普洱交界地区分布的亚洲象共189头,全部归入一个种群。根据种群、亚种群、象群及独象的等级划分和命名方法,将其命名为"西双版纳-普洱种群",下分5个亚种群,分别为勐养亚种群(70头)、六顺亚种群(45头)、思茅港亚种群(26头),云仙亚种群(4头),江城亚种群(44头)。结合历史文献和资料,对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西双版纳-普洱亚洲象种群的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种群数量较大的波动性说明该地区野生亚洲象活动较为频繁,种群扩散较为严重;2)栖息地的丧失、破碎化、种群扩散是西双版纳-普洱亚洲象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3)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种群扩散势必造成新分布区严重的人象冲突。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太阳河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思茅就有野生亚洲象的记录,1976年象群消失,1992年又从西双版纳返回,近年来种群在不断变迁,但据以往的调查记录亚洲象很少进入太阳河保护区。在思茅区亚洲象数量和分布增加的背景下,2017年4月~2019年7月,我们运用红外相机技术、样线法和访谈法对保护区内亚洲象开展调查。自2018年4月以来,发现亚洲象重返太阳河自然保护区,数量为5~6头的极小种群。结果表明亚洲象的种群数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分布区域也有扩散的趋势,亚洲象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但其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面临着栖息地减少和高度破碎化、食物不足以及人为活动干扰等威胁。本文还讨论了亚洲象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及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野象谷     
野象谷位于云南省勐养自然保护区南缘,距州府景洪35公里,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由于此地的河流分为三岔,故又名三岔河森林公园。三岔河自然保护区以其特有的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和数量较多的野生亚洲象(约130多头)而著称于世。公园规划面积369公顷  相似文献   

14.
野象谷     
野象谷位于云南省勐养自然保护区南缘,距州府景洪35公里,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由于此地的河流分为三衙,故又名三衙河森林公园。三岔河自然保护区以其特有的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和数量较多的野生亚洲象(约130多头)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分布调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亚洲象野外调查研究的难度,发现采用常规野生动物调查方法开展野生亚洲象野外调查、研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获得准确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数据;同时,亚洲象与人的冲突越来越严重,采用常规野生动物调查研究方法开展监测与预警既危险又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向当地居民发出监测预警信息。自2016年6月以来采用的无人机技术,可以在确保调查、监测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准确、完整的亚洲象分布、数量、活动轨迹等信息,并发出准确的预警信息,充分显示了无人机的优越性,并在我国野生亚洲象调查、研究、监测及预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无人机技术在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监测预警、受伤及受困野生亚洲象野外救护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并展望未来在亚洲象调查研究、监测预警及保护管理中更广泛的应用,为将来完善无人机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亚洲象保护所面临的栖息地减少、生境破碎化、人象冲突加剧、盗猎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监测,取得了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及分布、活动地点、对生境因子的选择、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应用GIS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野外巡护、栖息地改造与恢复、生物走廊带建设、缓解人象冲突4个方面开展对尚勇保护区的亚洲象保护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亚洲象仅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的小片栖息地里。它们是亚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喜欢结成庞大的群体,还具有惊人的智商,是动物界罕见的"智慧巨物"。但是,它们也有脆弱的一面。一小群亚洲象正悠闲地蹚过野象谷中的小河。充足的水源对亚洲象非常重要,如果水底有矿物质沉积,对亚洲象将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社区村寨访谈、现场调查、数据收集整理等方法,探究了亚洲象在勐腊子保护区与社区村寨村民的关系,结果表明:社区村寨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社区经济发展对亚洲象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亚洲象的活动也给社区村寨村民造成了很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加剧了人象冲突的矛盾。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近年来人象冲突造成社区村寨的损失情况。提出了应做好亚洲象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社区村寨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减少人身财产损失;建立建全社区村寨亚洲象活动监测预报体系;党委政府提高补偿标准和加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组织领导;加强社区村寨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社区村寨公众保护意识;建立亚洲象跨国联合保护区、建全巡护管理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针对巡护监测工作是保护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依据巡护监测可以有效收集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对动植物进行有效保护与管理。就西双版纳勐仑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20年的野外观察和记录,并查阅1983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等历史资料,采用综合野外调查、社区座谈访问、收集历史资料等方式,调查研究了亚洲象在1988年前在勐腊子保护区神秘消失后,间隔14年于2002年开始在勐腊子保护区发现有亚洲象个体活动以来的10多年间,亚洲象这一种群在勐腊子保护区不断繁衍、扩大及其分布现状和活动规律。结果表明:亚洲象回归勐腊子保护区,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越,真实具体地体现了管理成效,对全面认识和研究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