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4、0.9740、0.992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661.4、2637.7、2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 4、0.974 0、0.992 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 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 661.4、2 637.7、2 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 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综述该区域光皮梾木(Swida wilsoniana)的资源培育与产业开发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快推进于都光皮梾木成为大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麻疯树资源现状与新品种选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的麻疯树资源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的乡镇,呈零星分布,为农家品种,全省现有地径大于3 cm的约有1.5万株.现有资源结实量差异较大,一般单株(4-5 a生)种子产量在2~4 kg,盛产期(10~20 a生)可达15 kg.麻疯树是贵州最有条件开展新品种选育的生物柴油树种,提出新品种选育的技术路线是:在种质资源收集和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杂交试验研究;将种源和家系测定结合,首先选择出优良种源或家系.再进行无性系选育,最后评选出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欧洲白桦早期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白桦(2 a生)13个家系间的苗高性状变异较小,变异范围在22.78%~37.14%之间;家系间地径生长变异较大,而家系内地径生长变异较小,变异范围为20.15%~50.3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问2 a生苗高与地径生长均达差异显著水平.通过2 a连续测定,综合考虑苗高及地径2个性状,初步认为6号、9号、1号、10号及13号等5个家系生长表现良好,且家系内苗木高生长及地径生长变异较小,生长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粤东地区引种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家系早期生长情况,测定分析了3 a生幼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地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参试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材积与树高、胸径、地径和冠幅的相关系数为0.50 ~0.8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 a生材积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家系有11个(P<0.05),入选率为37.93%,与参试群体平均值相比,树高、胸径、材积、地径和冠幅的选择增益分别为22.84%、24.00%、64.72%、12.25%和6.00%.  相似文献   

7.
<正>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Wanger.)Sojak)又名光皮梾木,为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8m,树皮青灰色,斑块状剥落后形成明显斑纹。幼枝绿色,具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散生平贴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  相似文献   

8.
福建永安光皮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采自南方5省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l.)天然林的12个种源176个家系种子在福建永安进行了苗期测定,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1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据此对优良种源、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光皮桦苗期高生长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显著;1年生幼林各种源、家系、海拔间树高和地径差异均极显著,种源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树高影响极显著,而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种源遗传力高于家系,树高遗传力高于地径;以树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5个优良种源,并选择出适合不同海拔的优良家系各30个,其种源遗传增益达13.27%,家系遗传增益为12.84%,选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一种光皮梾木种子(油)中多种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AES)分析方法,以HNO_3和H_2O_2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的方式处理光皮梾木种子,通过ICP-AES建立了光皮梾木种子(油)中的营养元素如K,Ca,Na,Mg,P,Fe,Cu,Zn,Se和有害元素Pb和As等11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消解条件和ICP工作条件的优化,测定了包括各种元素线性范围、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校准曲线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回收率在92.91%~109.44%,RSD均小于2.3%。微波消解-ICP-AES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于光皮梾木种子(油)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对90余个秃杉家系种子品质及1年生苗木生长的观测分析表明:秃杉家系种子千粒重平均为1.342 g,变异呈连续的数量性状,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家系的场圃发芽率平均为10.56%,变异呈连续的数量性状,近似于泊松分布曲线;千粒重、场圃发芽率和苗高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千粒重、场圃发芽率与地径相关不密切;1年生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而在种源间则苗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均大于对照的有19个家系。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及速生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82年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16个县天然林中选择211株优树,从广西、广东等省(区)引进18株优树的单株球果,共计229个家系。1984年在生态上具有代表性的闽北邵武卫闽、闽东南仙游溪口、闽中大田桃源林场营造优树子代测定试验林。逐年调查树高、胸径、病虫害等10个性状。对多年多点调查数据进行变量分析、相关分析,计算各性状各家系的遗传力、遗传方差、环境方差;进行基因型稳定性分析;运用遗传距离指数理论、聚类分析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从中评选出高产稳定型速生优良家系19个,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8.30%,可在全省马尾松产区推广;13个适宜闽西北的高产优良家系,材积增益为21.07%;17个适宜闽东南的优良家系,材积增益为25.51%。  相似文献   

12.
能源植物麻疯树闽东南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南安市进行麻疯树引种育苗,并开展不同海拔和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平均为81%,造林成活率达92.8%,试验林在冬霜期间没有受冻害,生长良好。当年生试验林9~10月份有少量植株开花结果,单株结果数最多达40粒,至12月份已陆续成熟,初试见效,可为中试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  相似文献   

13.
乐东拟单性木兰母树林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松溪、建瓯、沙县、邵武、永安等地的优良林分中母树种子苗,在福建省松溪国有林场建立了7 hm2乐东拟单性木兰母树林,以期解决短期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供应不足问题。从母树林选址、营建材料、营建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乐东拟单性木兰母树林的营建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沙藏催芽,营养砖营养袋播种技术培育优质乐东拟单性木兰苗木,再选用超级苗造林可使保存率达到90%以上;3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专建型母树林树高平均值为2.24 m,变异系数为23.89%,表明母树林中存在较大的生长差异性,有必要对病虫害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进行疏伐,从而提高整体生长水平。  相似文献   

14.
樟树无性系组培苗丘陵山地造林早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无性系组培苗营建试验林,对林木1~5a生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a生幼林的平均树高和冠幅的分别为1.12m和1.1m;3a生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胸径分别为3.34m、1.4m和2.94cm;5a生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胸径依次为5.35m、1.68m和4.8cm,分别比3a生时增加60.01%、20.1%和63.26%。不同林龄的树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5a生和3a生的胸径有显著差异(P<0.05),但冠幅差异不显著。树高、冠幅和胸径在区间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群体的生长表现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粤北地区光皮树种质资源生态调查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光皮树是我国新发掘的一种珍稀、优质、理想的多用途乡土木本油料树种,尤其适合石灰岩山地种植,是石漠化地区良好的生态恢复造林树种。根据2008和2010年对粤北地区(主要在乐昌县境内)进行的两次资源调查结果,发现粤北地区光皮树资源亟待保护。现存光皮树的分布类型主要包括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散生古树、天然小群体和人工小群体三种类型。以生长和果实产量为主要目标经济性状,共收集粤北地区光皮树种质资源45份。根据文献资料以及最新试验数据,文章对光皮树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闽北地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以福建省松溪县362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算每个样地林木单株年均生长量;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组间差异显著,马尾松组间差异极为显著,阔叶树各龄组年均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生态公园入口规划设计应与场地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的同时,要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显森林生态的理念。文章分别以闽北县城——松溪县来龙山森林公园以及建阳市潭山公园大门入口广场设计为例,从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方面,对闽北山区城市生态公园入口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省句容市、溧阳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等地选优的30个单株家系子代进行苗期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种子发芽性状有明显差异。变差为1%~39%,70%以上家系发芽率高于对照。1年生苗高家系间生长差异显著,变幅92.88~137.52 cm,统计置信度达99%,广义遗传力(h2)为0.5968。各家系苗高均优于对照。初选生长优的D27、D5、D28、D7、D29、D2、D23、D15、D1、D26的10个家系,苗高比对照增加28.61%~48.06%;遗传增益达17.07%~28.68%。其中D27、D5、D28等3个家系苗高比供试群体均值(μ)高10.64%~19.40%,选择效果明显。经留床苗测定与移植试验测定,2年生供试家系高生长仍有显著差异。各家系苗均高于对照,其中D7、D1、D27、D5、D29、D28、D23、D15、D26等9个家系苗高超过对照20%以上,与当年生苗期测定结果相似。选择这些家系苗高分别优于对照17.8%~28.06%和20.25%~28.12%,可获得8.810%~15.55%、14.92%~20.71%的遗传增益。其中D7、D1、D27等3个家系最佳,选择潜力显著。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frequency of European pear rust (Gymnosporangium fuscum) lesions on Juniperus excelsa was investigated both on seedlings in a nursery and on forest trees in six juniper stand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Turkey. In the nursery, lesions occurred on 0.7% of 5510 1‐year‐old seedlings and 29% of 200 2‐year‐old potted seedlings. In each of the juniper forests, 50 trees were chosen within a square of approximately 400 m2 in size. In general, rust lesions were common on the trees. On average, 49.0% of the trees had lesions; on 17.3% of the trees, 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on the trunk, on 43.3% on the branches and on 11.7% on both. In lesion‐bearing tre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lesions was 1.47–3.59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lesions per tree were six to 11. Most of the lesions (85.1%) were on branch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nds,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age of the trees, site factors and the presence of alternate hosts. The rust identified from stem lesions in forest trees and from nursery seedlings was European pear rust (G. fuscum), but possible co‐occurrence of other Gymnosporangium spp. cannot be exclu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