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十个关系林小保,姜银森,宋玉良一、资源发展与资源保护关系山区资源十分丰富,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包括林业资源)和水力资源。在诸多资源中,林业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和分量。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一直就是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因此,各级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2.
开展森资源二类调查,建立资源档案,定期更新资源数据和编制资源统计年报是掌握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规律,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月票伐限额,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省自七十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四五”、“六五”和“八五”清查,调查成果的质量是一次高于一次,但在调查方法上仍没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在内业统计,建档和资源管理方法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方面,不仅花费了大量的财务和物力,也影响了清查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泰山景观资源评价与游人审美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泰山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系统综合评价风景美学价值的简易方法和描述模式,分析和研究游人审美效应与景观资源本身价值差异,以景观资源价值开发度揭示了游人审美素质和对景观资源价值的认识程度,从而为深层开发、利用和保护景观资源提出改进措施,亦为动态评价景观资源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木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安全是维护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库是目前最有效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方式。通过总结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目前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科学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为评价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以“四类八级”定性评价标准确定拟纳入《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的资源体对象,再以森林风景资源质量为评价核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立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定量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我国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及评定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源依赖的铁岭榛子产业营销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铁岭榛子产业发展迅速,已开始向深加工阶段迈步。但铁岭榛子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扫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关键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各种营销资源,包括充分利用固有资源,凸显铁岭榛子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治资源,制定一系列绿色标准和监控制度;挖掘利用文化资源,通过开发榛子文化使铁岭榛子产业向深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智力资源,加强榛子生产加工各环节技术的研发、推广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阳朔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永安市竹林面积4.8万hm^2,竹种资源15属77种,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永安市竹林资源和竹种资源分布的调查研究,根据其竹林分布特征和竹种资源优势,提出永安市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毛竹要面积优势,培育丰产竹林;依托竹种资源优势,综合利用竹类资源,开发观赏竹,开展竹林旅游,建设科学合理的竹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2018年3-7月,采用资料查询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对泰顺县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泰顺县森林风景资源包括5主类,17个亚类,46个次亚类,503个风景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风景资源单体269个,普通级风景资源单体234个;全县风景资源单体平均品质为4.25分,其中生物景观、天象景观和人文景观品质最高。综合全县森林风景资源总体评价,提出了相应开发建议,为泰顺县森林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3S”技术对核桃园村进行了景观资源评价.该村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号观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保健功能和游憩价值.参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四级景观资源属于优良级.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绿色产业开发体系,建立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野生植物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常采用行政手段,由于其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管理效果常常不尽人意.根据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经济手段引入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有利于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文章阐述了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的税费手段、价格手段、交易制度和其他经济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实践.并提出明晰产权、完善资源税收机制、实行拍卖制度和野生植物资源有偿使用以及建立野生植物保护基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疆林业》2008,(1):15-15
2007年以来,阿克苏地区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强化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护工作,适时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的专项活动,全力打造平安林区,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违法犯罪,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德县湿地资源的调查、摸底、了解和分析,基本掌握了广德县湿地的生态环境、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及自然分区,阐述了广德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经验和问题,在分析广德县湿地资源及保护管理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对广德县湿地资源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拟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展望了广德县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加大对广德县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奠定和夯实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竹资源作为21世纪森林资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南昌市现有竹资源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南昌当前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查摆问题和挖掘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竹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非木质资源利用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非木质资源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推动传统林业和林产工业的变革,可以提高现有森林的经济价值和多种附加效益,可以在保障人类生活的前提下,实现森林和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既不耗费森林的林木资源,又不破坏森林的更新能力,从而可以减少人口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通过对非木质资源及其利用背景、现实意义以及非木质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非木质资源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分布状况、优势资源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确定了开发的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意义、方法及步骤,探讨了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在林业上的应用。指出,完整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应包括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有了空间数据库的支持,才能使林木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走向定位化。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在生产、科研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自然条件优越,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生物资源本底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据统计,可供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达2000种以上,为该省一大资源优势.本文根据野生植物资源之用途,将其分为4大类17小类,并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各类植物代表种、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开发利用这类资源的建议,可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类资源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20.
罗布麻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布麻是一种野生高级纤维植物,纤维品质优于棉花和麻类。我国有40多万公顷的天然罗布麻资源,然而,如此大量宝贵的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罗布麻是一种适宜在沙荒地和重盐碱地上生长的抗逆性极强的植物,我国沙荒地、盐碱地面积广大,保护和发展罗布麻资源有利于改造利用沙荒地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罗布麻资源经济效益明显。本文叙述了我国罗布麻资源概况和初步开发研究状况,提出了资源开发、资源保护及建设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