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视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科学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桉树人工林稳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从5个方面加强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管理:加强植被管理,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既增加桉树生长量,又保护周边环境;做好桉树肥料的施放管理和重金属的检测;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用生物和物理等防治办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加强伐区管理和林区建设,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从而充分发挥桉树人工林的正面效应,维护人工林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科学经营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与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国内外桉树人工林的栽培及研究现状;指出桉树发展过程中存在长期地力维持、蒸腾耗水和水分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理念;阐述我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3.
桉树人工林沃土保育与可持续经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是南方国家储备林的重要树种,广西是全国的木材生产大省,占全国木材生产总量的1/3,其中桉树面积约200万hm2,占全区人工林面积的25%左右,提供全区约80%的木材,有力支撑了全国的木材供给。然而由于人为的不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引起的桉树林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制约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广西桉树生产实际和桉树科研成果,本文提出了实施桉树人工林沃土保育工程,实现桉树林地可持续经营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目前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现状及人工林存在的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小、养分水分消耗过度、地力衰退、病虫害以及化感等生态问题,以及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通过改良桉树人工林栽培、育种、森林经理等措施,建立可持续的遗传育种策略和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与健康经营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粗放式经营、结构单一、病虫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下降、火灾隐患大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针对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了近自然化经营、调整人工林结构、土壤健康经营、保护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治以及加强森林火险防控等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对桉树人工林培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对桉树人工林培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是处于人为控制下的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是影响人工林土壤碳累积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几种主要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整地、施肥、间伐、林地清理、采伐等)对人工林土壤碳累积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增强人工林的土壤固碳潜力,发挥人工林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桉树人工林经营水平的提高,桉树人工林不仅满足木材的需求,还发挥生态效益等其他功能。本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目标量化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中,碳汇权重最大,达0.2944,体现了碳汇在现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程度。第二是生物多样性,达0.2715,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的核心指标。第三是生态系统健康,权重为0.2363,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程度。生态系统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土壤环境的权重分别是0.1029和0.0949。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工林普遍存在树种结构简单、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的现象,林地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分析宁化县人工林树种结构现状,以及现存人工混交林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的原则、目标及措施。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丰富森林系统组分,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成良好的森林群落环境,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