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出了属于气固两相流的自由下落散料流在降落点常产生大量粉尘,虽然高能耗通风除尘系统采用高扬程风机抽吸含尘空气,但依然有大量粉尘向周围散射,污染工作环境。研究设想在散料流与下部接收装置上安装可调倾斜角度抑尘导流板,人为控制由于散料流与接收设备发生碰撞所产生大量粉尘的散射方向,提高通风除尘系统吸尘口对吸收散射粉尘的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目的。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采用计算流体软件模拟粉尘的运动轨迹及速度场,探索了物理参数和环境参数对除尘效果的影响,进而得到了导流板除尘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尚德库  王矛棣 《木材工业》1993,7(4):15-17,14
通过实验,对杨木,桦木,椴木和榆木四种树种的木片散堆料床,在不同含水率及堆密度条件下的透气率作了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绝干密度不变时,木片料床的透气率随木片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含水率在30%-80%范围内,透气率随含水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当含水率从绝干增至10%时,木片料床的透气率急剧减小,说明木片从绝干至含水率略有长高时,含水率对木片料床透气率的影响极为显著。木片的含水率不变,透气率随木片料床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造林地不同林龄的闽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大,闽楠叶生物量显著增大,但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显著下降;闽楠主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树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造林26a后,树干生物量比例占62.8%;闽楠根生物量随着树龄的增大显著上升,但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反而显著下降,这些数据说明闽楠生物量累积优势不断转向地上部分。闽楠在整个生长过程前8a叶、枝、根生长速度及总生物量积累速度均比8~26a快,但干的生物量积累则是在8~26a速度加快,本研究的结论表明闽楠是适合培养大径材的珍贵用材树种,其径材培育周期远超过26a,研究结果可为闽楠人工林高效培育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落石的运动路径和落石的速度进行研究.并且利用Rock fall模拟落石下落,得到运动速度、弹跳高度、运动轨迹等.对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的落石运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落石下落的运动形式、落石路径、碰撞次数、落石运动速度的特点,Rockfall数值模拟能够反映现场落石的真实情况,在不同坡段上的运动方式相同,特点相似,得出的速度范围结果相近,因而,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为落石特征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晏林  文忠波  陈悦  周欣宇 《林产工业》2019,46(7):35-38,43
以家具企业小径原木断料车间为研究对象,分层构建智能断料系统框架,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与优化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智能断料系统,以实现断料生产的数据管理、科学决策和自动化断料的过程控制。并通过实例对断料问题的关键技术进行数学建模、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利用率达到了90.3%。小径原木智能断料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岳西县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山松上的散斑壳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6个种,其中岳西散斑壳系一新种;南方散斑壳,扰乱散斑壳为黄山松上的新记录;针叶树散斑壳,库曼散斑壳,松针散斑壳为国内已记载的种。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记载了已知种的戽性。  相似文献   

7.
对散斑壳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重点记述我国松树上散斑壳属中28个种的寄主及分布,对散斑壳属真菌致病性研究作了阐述,并对散斑壳属真菌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用热分析法研究竹材热解特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热重/差示扫描(TG/DSC)同步热分析法,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氮气流量、不同升温速度、不同竹龄等因素对毛竹材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气流量的变化对差热扫描量热曲线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大,在热解过程中失重增大,且最终剩余固体产物量呈递减的趋势。(2)升温速度变化对热重曲线没有明显影响,对DSC曲线的影响较明显。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大,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吸放热更明显。(3)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不同竹龄的竹材的热解过程中热量吸放和失重变化温度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动站资料和高空、地面实况以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7月21日伊春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是高空槽强烈发展和地面气旋加强共同作用的结果,暴雨发生在高空急流强辐散区与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暴雨区低层处于θse高能舌范围内,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由渤海湾向暴雨区输送,暴雨区中低层水汽明显辐合;伊春站临近降雨时K指数明显上升;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也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对跃移沙粒轨迹参数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造成跃移沙粒轨迹多样性的原因有许多,但主要与沙粒的起跳角、起跳速度、降落角、降落速度、跃移高度和跃移距离这些参数有关。采用数值模拟、野外和沙风洞实验3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跃移沙粒轨迹参数进行了综合论述,发现了实验过程中的局限性,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混合沙输沙率增大为例,借助室外试验,通过混合沙超前起动探究了沙粒的流体起动机理,提出风力集中等论点。指出风力集中和扩大气流与沙粒接触面积是流体起动机理的两个有机成分。从理论和治沙实践两方面论述了流体起动的重要作用,指出混合沙输沙率增大主要是粗细沙粒相间排列有利于流体起动机理得到发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成沙、海成沙、风成沙的颗粒进行筛选、称量、观察、对比,分析得出沙物质的粒径范围,同时也对沙粒的磨圆度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成沙为3.14%的粉沙,而河成沙为0.3%,海成沙(Ⅰ、Ⅱ)分别为0.07%和0.03%.并且,河成沙含有的粗沙和极粗沙最多,为73.35%;海成沙(Ⅰ、Ⅱ)分别为5.12%和0.15%;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夜鸣沙沙物质、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两侧沙障内沙物质、银肯响沙的沙物质、响沙湾附近新月形沙丘沙物质以及响沙湾附近固定沙丘沙物质各粒级颗粒的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夜鸣沙的的粒径均一,分选良好,其中细沙占95.72%,这是夜明沙在夜晚自鸣的主要原因;(2)银肯响沙的细沙占89.54%,比...  相似文献   

14.
In the semi-arid Horqin sandy land of north China, Caragana microphylla, a leguminous shrub, is th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and is widely used in vegetation reestablishment programs to stabilize shifting sand. The sand-fixing effects of 6-and 11-year-old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wind velocity and sand transport rate in the plantation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dunes; 2)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plantation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dunes. Relative humidity was higher and the soil temperature was lower, which benefits plant growth; 3)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er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over age. The porosity and percentage of tiny sand (diameter 0.05–0.1 mm) and clay particle (diameter < 0.05 mm) increased, bulk density in surface soil decreased, and saturated water-holding capacity improved. Organic C, total N, available N and available K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soil fertility was enhanc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7, 21(1): 84–87 [译自: 水土保持学报]  相似文献   

15.
沙漠地区农业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漠地区在没有造林或造林初期防护效益不显著情况下,农业种植受风沙危害比较严重,提高农业种植产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对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井灌区第四实验场风沙环境和三年来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业防风害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时间的调整;以增加起动风速为目的的各项抗风害措施的采用;以减小风沙流强度和目的的阻沙林和固沙工程的建造。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减小和防止风沙灾害的发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库布齐沙漠裸沙丘及5种沙障内沙物质进行测定,对裸沙丘和沙障内的沙物质粒径进行对比,分析沙物质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立式沙柳格状沙障和平铺式玉米秆格状沙障下沙物质细物质含量最多,防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治理关乎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然而,由于降水少,植被盖度低,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聚乳酸纤维沙障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聚乳酸纤维沙障应用于巴音温都尔沙漠封禁保护区,并对其影响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为期4 a的监测。结果表明:(1)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沙障内的植被盖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2)沙障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便开始显著增加,而地下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4 a起才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聚乳酸纤维沙障可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来促进植被生长,可作为生物固沙难以实施区域的固沙措施,但其效果还有待更长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取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田间持水量80%、60%、40%和20%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株高、基径及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茎和根系的生物量逐渐降低;但轻度干旱胁迫增加了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生物量,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比例,从而更利于获取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环境;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田间持水量为40%。  相似文献   

19.
在沙尘暴的大风天气下 ,在银肯响沙湾落沙坡有对流风的情况下进行取样 ,并对沙的机械组成进行了测定 ,通过与 2 0 0 0年实验数据的对比 ,探讨了在沙尘暴的大风天气下 ,中沙和细沙是响沙的主要组成部分 ,重点阐述了银肯响沙湾特殊地貌条件下 ,大风天气对沙粒粒径风选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肠式沙障沙埋程度、积沙宽度、位移程度及沙障控制区域植被盖度等指标进行调查,分别研究了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肠式沙障稳定性及其所在沙丘植被恢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品字沙障位移距离最大,移动平均距离达到了58.72 cm,方格沙障移动距离最小,仅为36.11 cm。4 m品字形沙障的移动距离最大,达到了70.67 cm,2 m带状沙障的次之,移动距离为52.33 cm,说明规格越大,移动程度也越大。方格沙障铺设沙丘的植被盖度较大,其中4 m×4 m方格沙障铺设沙丘植被盖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