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通燕鴴在南四湖为夏侯鸟,以食蝗虫为主,也食甲虫、蝽象、蜻蜓等。常三、五成群,甚或几十只、百余只活动在田间和湖滩草地上。3月中旬开始交配,下旬至4月上旬筑巢于草丛或田间凹陷处。4月下旬产卵,一巢3—4枚,多者达6枚。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8—22天,25天雏鸟出巢。两亲鸟轮流喂雏,初期一天平均喂5—7次,中期7—9次,后期渐少。一天每雏平均吃蝗虫50只。  相似文献   

2.
连续四年调查了浙北龙山林场大山雀的生育力及第一批雏鸟阶段食物中松毛虫食块的比率。根据雏鸟形态发育并结合外侧尾羽量度,利用关系式Y=2.42X-14(X≥6日龄,r=0.99)准确判断雏鸟日龄。对10窝424只次雏鸟连续30d扎颈取食分析,估计每只雏鸟日平均消费13.8个食块,重量为209mg(X_D=65.7),且从2—3日龄至离巢前,食物中都有松毛虫,平均为食块总数的24.9%(X_D=14.8)。随着龙山林场松毛虫种群密度的周期变化,大山雀的窝卵数、窝雏数、生殖季节开始时间及雏鸟食物中松毛虫的此率也发生变化。初步分析表明大山雀对松毛虫种群密度变化有明显的功能反应,但由繁殖而引起的数量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适宜的孵化条件直接影响丹顶鹤卵的出雏率及鹤的成活率。与雏鹤采食有关的器官发育时间早,即雏鸟的跗跖、嘴峰、嘴裂的发育从7日龄开始达到高峰,而翅和尾的发育从14日龄开始增长,因此,可根据雏鸟的生长特点在不同生长阶段给予相应的饲料配比饲喂。  相似文献   

4.
山鹡鸰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9—2001年、2006—2008年的4—9月,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的山鹡鸰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仅由雌鸟筑巢,筑巢期5~6 d,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9~10 d,雏巢期10 d。体重呈"S"型增长,其逻辑斯谛方程为:m=10.83/〔1+e-0.8355(t-2.4689)〕。  相似文献   

5.
1999-2002年在哈尔滨动物园对21只健康成长的笼养大鸨(Otis tarda)雏鸟进行了人工育雏的研究,总结出成功的育雏方法和经验,并对雏鸟生长发育的各项生理指标如:体重、体长、翅长、尾长、跗蹠、嘴裂、中趾及头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鸨为早成鸟,其初生体重为86.31+3.56g(n=21),其新出雏雏鸟的环境温度控制在36℃,以后每天降低一度,大鸨的饲喂实行少吃多餐的原则,雏鸟生长发育中雌雄体重从第六周有明显差异,第十四周雄鸨体重是雌鸨体重的1.8倍,可以从体形上明显区别雌雄;雌雄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差异不显著;大鸨雏鸟各器官的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增长。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6.
一、雏画眉的饲养:雏画眉鸟在喂食过程中,可经常在室内外放鸟出笼让鸟嬉戏,每隔2天-3天洗1次澡,天热时要每天洗1次。洗澡时用一直径15厘米左右的盘子,水温最好在35℃左右,放在离鸟笼不远的地方。然后把笼门打开,鸟会出来自己跳入水中洗澡,洗澡时间以鸟跳出浴盆不再进盆为止。在每次放鸟出笼时一定要注意轻掀笼罩,以免使雏鸟受惊,吓出毛病。平时要用布罩把笼子盖严,放置在安静处,以保证雏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雏鸟长大后要分笼饲养,如不分笼饲养,两只鸟会经常打架、斗殴把鼻梁弄破,影响鸟的正常生活。雏鸟在调教过程中,要经常用虫子引逗,使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赤胸鸥的种群生产量和雏鸟的生长作了报道。对样地2.85公顷中9巢观察,种群密度为3.2只/公顷,其种群生产量Pg=629.83克。1980—1982年调查,平均窝卵数为4.68枚,孵化率为92.2%,成活率为54.87%,平均繁殖力为2.06只/年对。雏鸟留巢期为10—11天。根据雏鸟的形态和行为的变化及体温的测量,雏鸟的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日龄0.5—3.5天;4.5—7.5天;8.5—10.5天。对各器官的生长作了叙述,对各器官生长的关系作了探讨,得出各器官生长的相关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红颈苇鹀育雏行为及雏鸟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西部首见红颈苇鹀繁殖和育雏行为,填补了历史上该区域无繁殖的记录。观察发现,茂密的植被和陈旧的草簇构成了红颈苇鹀繁殖的要件;红颈苇巫鸟的育雏行为有明确分工,雌鸟履行孵化职责,而雄鸟则负责安全警戒,孵化期约15 d,育雏期约16 d;全天喂雏行为有差别,从清晨到上午8:00时、从下午18:00时到日落为喂食高峰期,雄鸟喂食雏鸟的次数高于雌鸟;红颈苇鹀以草籽和谷物为食,繁殖季节主要捕食昆虫;50 d左右,幼鸟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9.
幼雏脱温前适应能力的锻炼为保证孔雀幼雏在育雏期结束后,能适应自然的气温条件,应有计划地进行定向培育,如适当降低白天幼雏采食活动时的育雏温度,但应避免突然降温,并要经常注意观察幼雏的表现。将雏鸟经常放置于室外,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接受自然环境的锻炼,而且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有利于幼雏体钙的吸收。为此,在天气晴好时,可将雏孔雀移置室外,让其逐渐适应自然温度环境。置于室外的时间要逐渐延长,以使雏鸟造成有个适应的过程.但要注意防止阴雨等恶劣天气对雏鸟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要防止雏鸟被烈日直射而发生日射病.…  相似文献   

10.
一、临床症状 患病种鹅群生产情况、精神状态正常,产蛋率、种蛋受精率不见异常.多数雏鹅出壳后表现大肚与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多在5日内残废或淘汰.有的表现下痢,排出泥土样粪便,1至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1.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及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伟  王军 《辽宁林业科技》1998,(6):10-12,23
北红尾鸲在辽宁省为夏候鸟,居留期长达半年。以多种昆虫为食,这些昆虫多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在抑制森林虫害的发生,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有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宽甸县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的观察,报道了该鸟的求偶与交尾、营巢与产卵,孵卵与育雏等繁殖习性,并对雏鸟的生长变化及食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对该鸟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和人工招引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鸟类大都是以害虫为食,被人们誉为“树木医生”。自1977年起,山东省日照县林业科技人员,一直在对灰喜鹊进行人工饲养驯化。养鸟员把刚刚长出毛羽、体重50克左右的雏鸟取来饲养,喂食时以哨音为令,训练雏鸟的“纪律性”。会飞时将它们放入设在林中的大网笼里,鸟儿在笼内可以自由飞翔、洗澡和取食。并以哨音和食料引诱,带领它们上山训练飞翔和捕食能力。在人工饲养驯化的基础上,1981年5  相似文献   

13.
北红尾鸲(灰顶红尾鸲)Phoenicuru sauroreus(Pallas)是一种食虫鸟类。笔者从1985~1986年4~6月,于北红尾鸲育雏期,在徂徕山林场光华寺营林区,对该鸟育雏习性和雏鸟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雏鸟食性、食量,可推知一窝北红尾鸲在育雏期消灭害虫的个体数量,对农林生产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食虫益鸟防治松毛虫是生物防治森林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些鸟类尤其到了繁殖季节需要扑食大量松毛虫,来喂养雏鸟,因此常成群飞翔在松毛虫发生地,他们不仅是松毛虫成虫期的主要天敌,而且还能啄食松毛虫的卵、幼虫和蛹,对松毛虫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自一九六○年以来,我们在辽宁林区进行森林食虫鸟类调查。经过鸟胃食性分析,证实确系取食松毛虫的鸟类就有十一种。现将这些食虫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分布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运用定期猎捕该鸟进行开胃食物分析;繁殖期雏鸟扎颈食物分析;设置固定样方定期观察该鸟数量,对蓝山县荆竹山区红咀蓝鹊的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以及食性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该鸟的生态功能及以森林害虫为食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楼燕     
楼燕,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60年代在白城有过发现。1686年7—8月和1987年5—8月我们在长春市省林业厅和市人大办公楼门前发现楼燕,报导如下。1986年7月24日在林业厅前发现一种罕见的燕子,随后进行了观测。并发现其巢筑于办公楼雨搭内,巢形与金腰燕的巢相似,呈葫芦状,口小底深,用黄泥筑成外壳,内用杂草及羽毛垫成。巢口5×8厘米,巢深26厘米。发现时,巢内有2只雏鸟。每天早5时左右亲鸟即出飞觅食育雏,晚间20时才停止活动,每天喂雏达15小时160余次。至7月29日,幼鸟出飞,在亲  相似文献   

17.
暗绿绣眼鸟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暗绿绣眼鸟的繁殖生态,得知每年4月20日左右迁来青岛,10月底全部南迁,居留期约195天;该鸟一般活动在阔叶林中,筑巢于榉树、刺槐、雪松、龙柏等树上;一般产卵4枚;亲鸟孵卵10天出雏;育雏11天出飞;并对雏乌的生长发育变化做了详细记述。初迁来时,主食树木花粉、蚜虫和其他昆虫卵。育雏期主要捕鳞翅目幼虫,为尺蠖、蛾类和双翅目的蝇类等,后期多食树木浆果。这对消灭农林害虫和传授花粉及种子传播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8.
鹧鸪是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珍禽,鹧鸪养殖并不难,但也要掌握科学养殖技术才能确保养殖成功,而雏鹧鸪的饲养管理则是重中之重。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蓝招宝饲养珍禽10多年,喜好钻研的蓝招宝边干边学边总结,积累了一套丰富的鹧鸪饲养管理经验,现将蓝招宝的雏鹧鸪饲管技术七要点介绍于下。饮水:雏鹧鸪在出壳24小时内应先饮温开水,将0.02%的土霉素加人36度的凉开水中,让雏鹧鸪鸽自由饮用,如果雏鹤鸪是从外地引进的,应在饮水中加适量的维生素B或C。开食:雏鹧鸪饮水后即可开食,可将饲料用…  相似文献   

19.
山鹡鸰 Dendronthus indicus (Gmelin)属雀形目,鹡鸰科,野外标志:上体主要为橄榄绿色;翅大部黑褐色,有显著黄白色横斑;下体为白色,胸部有两道淡黑色横斑。取食农林害虫,为农林益鸟。 在青岛地区为夏候鸟,每年5月初迁来繁殖后代,一年一窝。9月底全部迁离,到南方越冬。在青岛居留约5个月。关于山鹡鸰雏鸟环志研究工作,在国内尚未有报导,为推动有关鸟类环志工作,现将1983—1986年对山鹡鸰雏鸟环志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时至今日,还有人对麻雀的有益作用熟视无睹。他们唯一的理由是麻雀吃粮食。可鸟类专家研究发现,鸟类的食谱主要是危害树木和庄稼的害虫。经解剖100只麻雀,胃内害虫占95%,小蜘蛛占2%,植物性食物占3%,足见麻雀几乎全靠害虫填饱肚子。而这些害虫又多是危害农林的主虫,如蚱蜢、象鼻虫等。麻雀雏鸟离巢后大约1年内,全是以害虫为食,这对树木庄稼、蔬菜生长大有好处,维护了生态良性循环。要说吃粮食,那是它们在无害虫可食的冬天不得已而采取的不得已之举。 据报道,在100多年前,美国境内没有麻雀栖居。有一年波士顿发生害虫严重危害庄稼,事态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