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指出了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对维护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对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从景观生态林建设设计和景观生态林营造模式两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林的建设。以期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林业用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立地生境的复杂性与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空间单元的空间结构构型,优化景观生态林的组成与结构,种植斑块、调整网络连接度、确定合适的基质相对面积,划分立地类型,建立景观生态林建设模型,采用PHOTOSHOP和3DMAX技术对建设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和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景观生态林建设数据管理,构建对于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沈大高速公路区域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调查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林业用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及立地生境的复杂性与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空间单元的空间结构构型,优化景观生态林的组成与结构、种植斑块,调整网络连接度,确定合适的基质相对面积,划分立地类型,建立景观生态林建设模型。采用PHOTOSHOP和3DMX技术对建设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景观生态林建设数据管理,构建对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依靠GIS技术支撑,对三明市森林资源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森林资源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化指数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某些单个森林资源景观的破碎化指数增长快,这说明区域内存在有占优势的景观类型,整体森林资源景观较完整,但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大,系统的开放性越强,斑块越变越小,并呈直线化和直角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林营造实践区域条件及建设要素以及景观生态林营造林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森林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营建"健康、稳定、高效、优美"的景观生态林、游憩风景林,已是可持续发展之需。在森林城市、森林公园、村屯绿化建设中,从遵从自然、科学配置、服从经济、体现文化出发,建设与区域功能需求相匹配的景观生态林。景观生态林是集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森林形态,对生态系统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景观生态林的设计、营造模式、树种选择和配置以及保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结合现有城市绿化工程,运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城市景观生态林业的概念、功能、建设原则以及模式等做了较详细的研讨,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态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云碧 《绿色科技》2014,(4):144-145
指出了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可持续发展逐渐离不开“健康、高效、稳定、美丽”的景观生态林。在森林公园、森林城市的建设中,应该遵循自然、科学配置,建设能够与区域功能相匹配的景现生态林。剖析了景观生态林建设的问题,分析了具体的设计,针对景观生态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森林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营建"健康、稳定、高效、优美"的景观生态林、游憩风景林,已是可持续发展之需。在森林城市、森林公园、村屯绿化建设中,从遵从自然、科学配置、服从经济、体现文化出发,建设与区域功能需求相匹配的景观生态林。景观生态林是集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森林形态,对生态系统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景观生态林的设计、营造模式、树种选择和配置以及保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景观生态林与生态风景林的内涵、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比较与探讨,以深圳彩色梅林改造为例,介绍了景观生态林的设计手法、树种选择、应用方法及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区域水平上,采用生态公益林结构指标和稳定性指标,对三明市区生态公益林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提出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采用ArcGISIO.0空间分析模块划分该地区集水区的森林,并通过Frag+stats3.3对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从斑块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中,景观格局指标包括: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软阔混交林是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其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是硬阔混交林,柞树林,白桦林等,景观资源丰富。该地区景观特征的研究为帽儿山集水区森林景观规划、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改善帽儿山集水区地区森林结构、更好地实现森林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2010—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统计,选取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分离度、脆弱度指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8个景观评价指标,探讨在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底,建设用地、农地、水域零星分布;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类活动;森林公园的景观类型整体多样性水平较低,总体上有随时间变化而均匀化增大的趋势;各景观类型中,建设用地、裸地、农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天然乔木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最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与资源的保护力度呈负相关关系,水目山片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虽然高于清水河片区,但随时间的变化脆弱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整体上看,高级区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频繁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三明市森林资源结构调整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三明市森林资源结构现状和森林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提出森林资源结构调整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并提出三明市森林资源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白河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所知的四川岷山山系川金丝猴种群最大、密度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区,对该地区在地震前后的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物种资源的保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地震发生的关键时间节点,从2003—2018年每隔5年,选取了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的遥感影像,利用生态景观格局类型及景观生态指数来分析两次地震前后15年间白河自然保护区在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尺度上的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白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由裸岩、草地/灌木、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5种类型组成。在Fragstats4.2中选取8个景观指数,分别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对保护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斑块类型水平上,2003—2018年白河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其次为温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且两次地震均导致主要景观类型所占面积下降,各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增多,景观类型平均面积减小,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水平上,两次地震导致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整体形状趋于复杂,景观空间异质性程度下降,各景观类型面积所占比例的差距增大,整体景观朝着非均衡化方向发展。本研究结果对地震前后的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灾后生态恢复重建,以及物种资源尤其是川金丝猴的栖息地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2000 m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05、2014、2019年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及相关调查数据,采用LDI评价方法,分析水目山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占63%以上,保护区林地占97%以上,是以林地为主、农地为辅的山地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受农业生产、居住环境建设、公共基础建设、旅游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度及多样性指数在时空尺度上存在不同程度及不同趋势的变化。2019年研究区域的LDI综合指数为3.04,生态环境健康等级为“一般”;保护区的LDI综合指数在该时间段为1.91,生态环境健康等级处于“健康”等级,随时间的推移,有向“一般”等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三明市为例,分析三明市生态公益林现状,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及存在问题,着重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定义、评估办法,并提出构建森林生态补偿体系设想,旨在为决策层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实现八英庄林场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2010年和2015年2期地形图、遥感图像及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10.0和Fragstats4.2软件,对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砬沿沟流域按一级景观分类划分,斑块类型共5类,有林地斑块面积由473.95hm~2增加为500.88hm~2,其他斑块面积相对减小;有林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减小,分别由3.008 1、59.106 6降为2.481 6、49.060 4;景观多样性由0.426 9减小为0.233 4,说明各斑块的聚集程度有所增加,各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有所提高。砬沿沟流域按二级景观分类划分,在有林地类型中,2010年和2015年斑块类型都为5类,到2015年山杏林斑块消失,新增云杉林斑块;2010至2015年华北落叶松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增加,山杨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减小。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由1.602 7降为1.389 2。除去一级景观分类中有林地斑块破碎度减小,其他无论是一级景观分类还是二级景观分类,各斑块破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近5a一级、二级斑块在总数上有所增加,并且增加的斑块相对独立,并不连续。  相似文献   

19.
景观游憩是森林的重要功能,也是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风景游憩林建设,明确风景游憩林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1)以风景游憩林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拥有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指标层的评价体系;(2)从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权重来看,美学效益0.5278>生态效益0.3325>社会效益0.1397。生态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空气负离子,美学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色彩丰富度,社会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