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针对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的社会需求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教育内容与教育途径的偏好,从知识结构与知识类型这两个层面对教育内容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梳理,从公众主动获取以及在社区或企事业单位、户外游憩环境、科教场馆中接受生态文化教育的最佳方式4个层面对教育途径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公众生态知识结构不平衡,缺少对本地生态状况的相关认知;2)对于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关注较高,对于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较为关心;3)主动获取生态文化知识的途径总体趋向排序为户外、媒体、展馆、学校;4)在不同环境或空间场所中对被动接受生态文化的途径存在不同偏好。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总结了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众作为生态文化载体的使用者,其对载体项目的具体形式与内容的偏好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建设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文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社会公众对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1)公众对市域宏观空间的总体生态感知处于较好评状态,部分差评原因集中在工作居住环境和"土"遗址空间生态感知的缺乏;2)公众对新建城市用地、城市更新区、遗址空间、自然景观区(户外森林环境)、自然景观区(临水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区(稀疏林草地)的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建设内容与形式有不同偏好;3)公众的上述偏好具有一定的总体趋势,同时也因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因素出现一定的群体差异。文中根据上述公众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总结了目前西安生态文化感知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生态文化感知载体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中针对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公众偏好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必要性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公众偏好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超过一半的公众将其生态态度与生态实际行为的偏差归结为没有社会活动或者人的引导与带动,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2)公众对各种类型的生态文化活动存在不同的偏好度,其中公益型和体验型社会活动在公众中具有最普遍的喜爱度和认知度。在基础上,文中进一步分析出目前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存在的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内容上创新性不够、形式多样性不够、开展持久性不够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西安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及其林业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中从文化的属性角度明确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含义,即它是生态文化的具象表征形态,承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这一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剖析生态文化载体作用的基础上,把生态文化载体划分为感知功能、活动功能、教育功能、产品功能4种功能类型,提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感知、活动、教育、产品4大体系,并以林业及其相关领域的载体建设为主探讨了上述4大体系的具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娱乐性,吸引力不强的现况.认为通过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休闲娱乐的融入、游客的实践参与,强调"参与+娱乐+文化"的结合,创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以情景化、娱乐化、体验化为理念,以博物馆室外化、森林知识趣味化、森林景观养生化为表现形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森林公园成为游人增长知识、感受并享受自然的乐土.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定南县布衣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项目挖掘与开发、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生态文化建设策略,为同类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为适应广大读者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林业》杂志更名为《林业与生态》(国内统一刊号:CN43-1508/S)。该刊物系湖南省林业厅主管、具有行业权威性的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她以"发展现代林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为宗旨,着力关注与林业相关的生态建设重点难点问题,传播林业科学知识,推广林业实用技术,繁荣林业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坚持绿色发展,就要重视生态产品价值,生产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实现绿色富民惠民。生态产品是公共产品,价值实现难度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创新,有利于加快补齐生态短板,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促进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一、生态产品的概念、功能与特征1、生态产品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自然要素需求,这些自然要素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产品的性质。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9.
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南京体现其国际人文绿都内涵、促进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策;在明确主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出由百里生态文化走廊、都市自然文化教育园、名花文化创意园三大载体组成的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化是人类实现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保持经济与生态的协调,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建设该怎样融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森林的文化效益该如何体现? 要使森林旅游事业获得长远发展,必需重视森林的生态文化建设,走生态旅游之路,即在不破坏环境、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使广大游客走进自然的同时,能够不断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带动本旅游区及周边地区其他经济的发展.现以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谈谈如何挖掘森林生态文化,进而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实力.  相似文献   

11.
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围绕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采取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等举措开展千岛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完善规划,探索深层次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投入,改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带动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生态产品"的概念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产品"首次出现于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强,相对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却没得到同步提高。"生态产品",一般而言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优美环境、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  相似文献   

13.
<正>森林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的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既继承于传统文化,又有别于传统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各种文化形式和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永定仙岽国有林场生态林保护现状调查,分析了生态公益林保护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按照生态公益林保护要求和尊重自然的原则,将生态公益林分为近自然类和适度利用类2种,并对保护与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辽宁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对辽宁省生态产品价值的6个大类11小类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建立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及推动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为适应广大读者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林业》杂志更名为《林业与生态》(国内统一刊号:CN43-1508/S)。该刊物系湖南省林业厅主管、具有行业权威性的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她以"发展现代林  相似文献   

17.
<正>森林生态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包括森林物质生态文化和森林精神生态文化。其研究开发的目的在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遗产,发挥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唤起全社会、全民族的森林与环境意识,正确处理人与森林、自然的关系,保护和发展环境。以往森林生态文化在人们的认识当中是模糊的、界定不清楚的,本研究旨在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一个比较清晰、准确的定义,方便人们正确认识森林生态文化,增加对森林生态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阳春三月,绿意盎然。3月25日由河北省林业局主办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来自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河北省文联、河北日报以及河北省林业局等单位的4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森林生态文化内涵、建设思路、传播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旨在从文化层面提升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识,倡导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伦理道德,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生态文明素养,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运河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此,大运河沿线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融入大运河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元素,通过打造新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这样既可实现在地化教育又推动大运河文化普及。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文化、旅游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定义,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下,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对石林县生态文化中的森林生态文化、花文化、虎文化、石文化、火文化、祖灵文化、酒文化作了论述,认为其综合特性是:多元与融合、封闭与开放、自然与粗犷.对弘扬和传承石林生态文化的路径和方式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