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面敞向华北大平原。这里曾经有过茂密的森林,绿树成荫。然而,由于战争和北京都城建设,这里的绿色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漫野黄沙,大风起兮沙飞扬。北京现辖18个区县,是中央直辖市和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市域内分布着潮白河、大沙河、温榆河、永定河等河流,这些河流在养育两岸人民的同时,由于河水泛滥和多次改道,在流域范围内形成了600多万亩沙化和潜在沙化土地,形成了五大风沙危害区。风沙危害区内“无风一片沙,有风地搬家,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沙尘暴危害风沙及沙…  相似文献   

2.
在风沙治理和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沙障设置是项关键技术。针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特殊的地理环境,通过设置草方格、黏土方格和尼龙网沙障对比分析不同沙障对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9种不同规格的沙障中,草方格沙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同坡度沙丘,沙障方格大小影响植被成活率与覆盖度,50°的沙丘上,适宜设置1.5m×1.5m大小的沙障方格。  相似文献   

3.
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在临策铁路治沙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是用特制塑料网控制流沙风蚀,并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达到治理沙害的目的.该技术主要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根据资料记载,从2005年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对塑料网格沙障固沙造林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县林业局分别从塑料网格沙障的固沙原理和塑料网格沙障对新月形流动沙丘迎风坡的风沙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北京林业大学丁国栋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中,对不同材质、规格、高度和孔隙度的沙障的土壤风蚀进行了野外观测.通过选择典型沙丘,从风速、集沙量、土壤侵蚀与堆积、粗糙度四个方面,对研究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所涉及的风沙物理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将塑料网格沙障设计为四种不同高度、三种不同孔隙度和四种不同规格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塑料网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名县地处河北省南部,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0.53万公顷,有耕地7.33万公顷。以卫河为界,将全县自然划分为卫东、卫西两大部分。卫东地区的黄河故道流域面积5.33万公顷,其中沙荒地0.7万公顷。历史上,卫东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呈现“大风沙...  相似文献   

5.
杨德宏 《中国林业》1999,(10):11-12
北京市位于华北大平原西北端,总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2%,大清河、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氵句错河5大水系网络其中。北京山区历史上“重峦叠嶂,葱郁苍翠”,曾有过“居庸关东去,有松林数百里”的壮观景象,但历代统治者掠夺式的樵采,使大面积森林几乎翦伐殆尽。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市所剩人工林不足300公顷,残存次生林2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3%。由于没有森林植被的保护,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大片风沙危害区,沙荒面积达16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四分…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流动沙丘针叶树固沙造林适宜季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乌素沙地降水量在雨季(7,8月)为最大,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5.1%,同时,此期间风沙活动弱,相对湿度大。8月份油松,樟子松高生长,径生长滞缓,生长活动趋于稳定,蒸腾活动较弱,所以此期为毛乌素沙地针叶树造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产业》2011,(1):20-21
王天昌王银吉父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曾经是一个风沙肆虐、人迹罕至的地方。1999年春天,父子俩走进这片东沙窝,开始不断地造林治沙。至2009年已压沙造林6400亩。  相似文献   

8.
正9月4日,由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青年报等11家京城主流媒体20余名记者来到我区北房镇围里沙坑造林现场,重点围绕着潮白河沙杭治理取得成效、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深入考察和采访。媒体团首先参观了位于北房镇围里、郑家庄村2014年怀柔区平原造林沙坑治理区域,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彭天明介绍了我区2年来平原造林工程沙坑治理项目的总体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随后,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全区约有戈壁沙漠(包括沙漠化土地)30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5%以上,有60%的农田、30%的草原遭受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发展,沙区国营林场和治沙站的造林地条件愈来愈差,有些已经只剩下不规则的高大流动沙丘及半流动沙地了.在这些地方造林相当困难,有的幼林被沙埋,有的又被风沙连根吹出来.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一定的固沙措施,但效果仍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全市4个区和13个县中的多数海拔高,气温低,降雨量少,森林覆盖率低,风沙危害严重。特别是位于坝上的几个县,生态环境恶劣,是有名的贫困地区。该市是首都北京的西北门户,又是华北地区3条主要河流(滦河、潮白河和永定河)的源头,因...  相似文献   

12.
机械沙障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理流沙过程中,工程措施治标,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可以彻底降伏沙龙,达到从根本上治理流沙的目的.巴盟治沙综合试验站在极度沙漠化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研究,在裸露沙丘表面设置粘土沙障和草方格沙障,障内人工栽植各种固沙植物,结合封育恢复天然植被.用这些措施建造的多种类型防风固沙植被,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试验站内沙障的设置方法及今后的植被建设问题综述如下:一、机械沙障的设置方法根据风沙运动的规律和特点,93%的沙粒都集中在近地表层10厘米高度范围内.因此,一般情况下沙障高度要求在10厘米~15厘米.沙障的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夹角要在90°~100°之间.粘土沙  相似文献   

13.
国外灌木树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已成为历史重任,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风沙严重,立地条件差,适生的植被品种少,造林成活率低,治理难度大.采用工程、生物、农耕等治理措施的基础和重点是种植材料的选择,选择抗逆性较强的灌木种类是突破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提高西部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毛乌素沙地造林受到风沙危害、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动物干扰等多重环境胁迫问题,在榆林市开展“套篓造林”技术试验,并对其生长量和土壤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篓造林保存率高达96.67%,比不套篓提高30%,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和地上生产力分别提高36.7%、42.37%、48.33%和292.59%,且该技术具有减轻风蚀沙埋、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阻止动物危害等多重功效,从而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流动沙丘沙柳分区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并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林西县下场乡三年治沙造林5.1万亩,有效地遏制了风沙灾害的侵袭,出现了吨粮高产田。这个乡过去是个风大干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穷地方。每逢冬春季节黄沙遮天蔽日,对面不见人,汽车白天也得开灯行驶;  相似文献   

17.
经分析德州地区近40年风沙资料得出:(1)春季风沙最多(占56.8%),冬季次之(占25.1%),夏秋最少(不足10%);(2)春季风沙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风日数多(约占54%),干旱,植被少,风吹裸露表土易形成风沙;(3)本区90%沙尘来源于当地,10%来源于上游干旱荒漠和黄土高原;(4)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是改善生态环境、抑制风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流沙面积调查,沙丘移动和有关的气象观测,结合五十年代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沙井子地区近四十年来风沙活动状况,认为本区风沙活动从整体上是逐渐减弱,但并不排除沙丘活化,风沙再起的可能性,并探讨了治沙造林控制风沙活动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希武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25-28,47
通过对半干旱风沙区的平川沙荒、黄土丘陵典型立地类型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以及对抗逆树种的乔、灌行间的混交试验,表明:1)平川沙荒区的生态条件比黄土丘陵区优越。风沙土立地类型造林要增施K肥,粗骨土造林要选择抗逆性最强的树种。平川沙荒区比黄土丘陵区的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16.7%,林木年净高生长量提高了68%。2)针、阔、灌混交效果明显优于阔叶树乔、灌混交,紫穗槐、四翅滨藜比较抗风沙和耐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