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8年12月16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鸿忠签署备忘录,决定合作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我国首个以城市圈为核心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合作备忘录明确,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要完成湿地恢复和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绿色生态网络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和森林公园建设、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人才和基础设施设备体系建设等33项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与政策依据,对武汉城市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点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6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鸿忠签署备忘录,决定合作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我国首个以城市圈为核心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合作备忘录明确,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要完成湿地恢复和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绿色生态网络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和森林公园建设、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人才和基础设施设备体系建设等33项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对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武汉1+8城市圈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汉城市圈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一体化、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一体化、林业产业建设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汉"8+1"城市圈即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个中小城市。文中通过对武汉"8+1"城市圈区位特点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圈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建设尺度、建设模式和建设重点方面提出了林水结合的生态建设构想;指出在林的建设方面,要按照"外围育林养山,内部增林护水"的原则,优化森林网络;在水的建设方面,要按照"水网连通,江湖相济"的原则,构建健康湿地网络系统,促进内外水热交换。在此基础上,根据武汉城市圈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和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水轴林扇,多组团多廊道"的区域一体化林业建设空间格局,并分别探讨了具体的林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理念更新、信息孤岛、监管压力等生态环境污染源监管问题,探索和实践了"互联网+环保"监管模式,阐述了创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系统和成效,提出了"互联网+环保"监管模式,总结了其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有林场现状以及森林资源监管需求,构建了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和资源监管“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监测系统体系框架,提出了“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监测平台建设架构及建设内容。旨在通过构建立体化资源监管体系,弥补传统监管方式的不足,提高国有林场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增强国有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推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网格化生态环境监管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自2014年开始,威海市积极探索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建立了从地级市到镇街、再到村居逐级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增强了环境监管的主动性。但是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也存在着基层环保网格监管执行能力不足和基层网格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环境网格化监管机构、进一步优化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了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与超标排放、生活垃圾无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问题所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资源化利用与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制定乡镇企业排放标准以及建立农村环境物业化管理体系等三大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在适应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存在高等教育质量观限制了人才培养的发展、培养目标与教育教学环节脱节、考查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度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被忽视、资源共享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状。为深化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明确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双创人才培养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等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建设、长江流域经济增长、长江沿岸港口功能布局等方面论述了发展湖北水运业的重要性.探讨了湖北内河运输业发展和完善运输业经济与管理理论体系,分析了目前湖北水运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排污许可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环节。鉴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是依证监管的核查重点,故总结了现阶段南京市证后监管的实践进展,重点分析了南京市六家具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执行报告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强证后监管体制建设、完善证后监管支撑体系、探索信息化证后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环境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南通市"十二五"沿海防护林体系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资源总量、生态资源体系、生态资源效益、生态资源监管等4个方面总结了建设成效,分析认为近5年来南通沿海防护林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要不要栽树""树往哪里栽""树该怎么栽""钱从哪里来"等4个主要问题,面对发展瓶颈,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造林用地、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科技创新等4个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态公益林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建阳市对生态公益林实行联户、专业、委托管理,但经营过程中存在林农矛盾突出、生态补偿偏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藉此在保护宣传、区划界定、封山育林、补偿机制、监管机制、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科技人才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为建阳生态公益林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点及目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学"等设计原理,提出"小群落混交"的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以及包含营林工程体系、辅助工程体系、保护工程体系、环保节能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的"5S模块化"设计途径,并对广深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深圳段进行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及其建设重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是伴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产生的新型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模式。其特点包括国家引导性、绿色生态性、优势互补性和协同创新性,其意义是有利于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技术创新,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聚合力,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学科建设和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的路径体系涵盖协同创新机构路径、职业教育科普路径、实践教育基地路径和职教师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席璐  赵柯柯  王冰 《绿色科技》2020,(5):196-198
指出了生态福利体系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彭泽县为例,从城区生态游憩空间、城郊生态游憩空间、绿道系统、生态惠民林业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彭泽县森林城市生态福利体系的建设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设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湿地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的分析,总结了武威市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生态用水匮乏、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管理体系与法律体系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加湿地生态用水优先发展新型节能环保项目、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强湿地管理体系、执法体系建设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试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意义、内涵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内涵、组成、布局及生态经济特点;通过作者科研工作实践,提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