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山海关林场的油松-槲树林划分为5种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胸径结构、树高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槲树幼树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油松幼树只存在于郁闭度不超过0.7的油松林分中,其分布格局偏离聚集分布。油松和槲树混交时,次要树种林木常呈聚集分布,优势树种林木呈随机分布。以年龄结构表示的林木发生过程显示,油松先发生,槲树后发生,但有时两树种的年龄结构是隔离的,有时是略有重叠的。油松的树高和胸径结构呈山形分布,槲树往往呈倒J形,这表示了两树种在演替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彰武地区属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恶劣,野生山里红是该地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野生山里红进行合理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十分必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彰武地区野生山里红种群分布格局以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彰武地区野生山里红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高;(2)辽宁彰武地区野生山里红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偏低,该地区物种类型较为单一,且分布不均匀,多样性小;(3)辽宁彰武地区野生山里红群落中,杨树重要值最大,为绝对优势树种,野生山里红和榆树为该群落的次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3.
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征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红豆树(Ormosia hosiei)百年以上老林分的11个乔木层树种的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指标。红豆树在该生态环境中比其它树种的适应性都好。红豆树种群稳定性较好,榕冬青次之,其它树种尚处群落发育初期,演替趋势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浙江景宁草鱼塘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1 hm2)群落的调查数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等,以径级替代年龄层次,研究样地内优势树种黄山松与马褂木不同年龄段在样地的分布情况和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1)黄山松和马褂木种群的径级分布均呈反"J"型.(2)样地中整个黄山松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表现出相应的减弱趋势.黄山松种群中树、小树在大尺度上显现出随机分布;样地中不同年龄段的马褂木种群均表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3)小尺度上,黄山松种群大树对小树、大树对中树出现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小尺度上,马褂木种群中树对小树、大树对小树表现为空间正相关.(4)黄山松各径级个体在小尺度上均对马褂木个体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转变成无显著相关性.小尺度上,马褂木种群中树对黄山松种群小树、中树表现为空间负相关,马褂木大树对黄山松种群中树和大树在任何尺度上表现为无显著相关性.发现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通过密度制约、化感作用和生态适应性对策来形成特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物种间的共存和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变石栎为南方山地水源林的主要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价值。为了解其生活史动态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对文山老君山多变石栎林进行样方调查,对多变石栎种群的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山老君山多变石栎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即树种组成呈中龄树比例最大,幼树和成龄树比例较小的规律;属于衰退型,将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群落;由于多变石栎林内密闭度大,幼苗不容易成活,而老龄立木由于接近其实际寿命,所以死亡率都较高,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即凸型曲线;通过多变石栎点格局分析发现,其分布呈现出随机分布的规律,这可能与研究区的多变石栎种群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红豆树是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开展百年红豆树群落学特征研究,对于保护红豆树古树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霞浦县崇儒乡,用群落学方法对百年天然红豆树群落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刨花润楠和毛锥3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三者的重要值分别为84.1%、49.3%和29.5%。根据群落中各树种的重要值,可将其命名为“红豆树+刨花润楠+红楠”群落。红豆树古群落垂直结构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明显,上层木为红豆树和刨花润楠,中层木为红楠、毛锥、钩锥等,林下更新层主要为红豆树、刨花润楠、毛锥。红豆树群落红豆树种群呈增长型,天然更新良好,在无干扰状态下红豆树群落能够实现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7.
贵州濒危树种岩生红豆森林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群落样地调查,对不同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所处森林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种群所处群落乔木层物种较为丰富,多样性指数(SW)为2.66~3.26,生态优势度(ED)为0.11~0.17,各群落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2)岩生红豆能成为局部群落建群层的次优种或共优种,但数量很少,在整个群落乔木层处于明显弱势;(3)不同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种群大小级指数不同,笔架山群落种群大小级指数(SDI)为负值(-0.003 7),种群连续;黔灵山的群落种群大小级指数(SDI)为正值(0.001 6),种群不连续;(4)群落更新层岩生红豆幼苗、幼树的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Ⅰ级幼苗数量较少,多为Ⅱ~Ⅳ级幼树,且数量稀少,天然更新明显不良。  相似文献   

8.
在对浙江普陀山岛进行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取佛顶山山顶慧济寺旁保存良好的台湾蚊母树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种群进行调查,分析其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特征、生存曲线以及不同龄级个体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揭示台湾蚊母树的种群结构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台湾蚊母树种群在其生长过程中,死亡率随径级的增长表现为先增大,在径级Ⅳ期(15 cmDBH20 cm)时遇到第一个死亡高峰,随后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生长期。当胸径达到35 cm(即第Ⅶ径级)后,死亡率再次升高。存活曲线更接近DeeveyⅡ型。生存曲线显示,该种群具有前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台湾蚊母幼树种群不同径级呈集群或随机分布,幼树与小树存在正关联,在7 m的尺度上与中树、大树存在显著正关联。总体来看,台湾蚊母树具有稳定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这可能是其在普陀山长期维持的生态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实测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野生种群资源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52个分布点内共发现4971株单性木兰野生植株,分布面积共计29.95 hm~2;大部分单性木兰种群在空间上呈零星分布,含有5株以上个体的分布点35个,5株以下分布点17个;大树(胸径D≥5 cm)4046株,幼树(胸径D5 cm)925株。说明木论保护区内的单性木兰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幼树极为有限,自然更新困难,应作为极危(CR)物种进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0.
野生茶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不良自然环境具有强抗逆性,是栽培茶树品种杂交育种和改良品种的重要基因库。在对海南岛自然分布的野生茶树资源全面开展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从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种群特征方面以及野生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分布特征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琼中县、白沙县、乐东县等中西部山区;2)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坡度为0~30°、海拔为900~1 200 m,以及坡向为半阳坡与半阴坡的区域;3)野生茶树种群为集群分布,野生茶树种群内幼树、中树居多,大树、老树很少,种群结构表现为稳定型;4)野生茶树种群死亡率随着径级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种群生命期望值随着径级增加呈递减趋势,种群存活曲线从整体上看接近Deevey-I型,说明野生茶树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种群个体的生长发育,其生存力逐渐下降。因此,在对海南岛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强对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与收集工作,建立起海南岛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