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杂交榛子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杂交榛子的主要病害,感病后的榛树长势衰弱,果实产量与品质降低,严重的甚至会逐渐死亡。通过在抚顺市进行杂交榛子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发现,杂交榛子白粉病在抚顺市始发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9月下旬,末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杂交榛子白粉病有效防治药剂及使用浓度为15%三唑酮400倍液,45%石硫合剂200~400倍液。  相似文献   

2.
白粉病是平欧杂种榛的主要病害,感病后的榛树长势衰弱,果实产量与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研究发现阜新章古台地区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始发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平缓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高峰期,10月上旬至11月为发病末期;在白粉病发病平缓期以20%三唑酮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磷酸二氢钾700倍液进行药肥联合防治效果最好;采取剪除内膛枝的修剪技术能有效预防白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白粉病是榛子的重要病害,具有发病快、传播快、危害严重的特点。通过对平榛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发现,平榛白粉病在抚顺市始发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9月下旬,末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平榛白粉病有效药剂防治效果最好的是12.5%腈菌唑1000倍液,施用7天后调查其防治效果达到57.6%,45%石硫合剂200倍液和15%三唑酮4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51.2%、51.7%。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对马占相思白粉病进行野外防治试验,并对结果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的1 000~2 000倍液对马占相思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达90%以上;马占相思白粉病野外化学防治以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腈菌唑12.5%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常规喷雾防治为佳。  相似文献   

5.
栗链蚧在当地1a发生2代。5月中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校正死亡率达90.7%:5月中旬、8月初用40%氧化乐果乳油1倍液、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倍液打孔注射防治,校正死亡率在91.2%以上。  相似文献   

6.
橄榄锄须丛螟在广东汕头1a4代,林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表土层1~3cm处或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化蛹,3月中旬至4月下旬成虫羽化。4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6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11—12月可结合清园进行林地除草、松土,将表土及杂草堆成堆焚烧,消灭幼虫和蛹。在成虫羽化高峰时,采用DU一Ⅱ黑光诱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在幼虫为害高峰时,可采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90%万灵2000倍液进行防治以及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达到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菊花霜霉病多发生在平均温度16.4℃-19.0℃、年降雨量1500min左右、春季低温多雨的山区,是菊花的主要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加强肥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及湿气滞留对菊花霜霉病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发病初期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70%;用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和90%;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10d1次,防治效果达80%。  相似文献   

8.
选用日曹-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百菌清50%悬浮剂、云大翠丽5%己唑醇微乳剂和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等4种高效低毒的农药对麻疯树白粉病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麻疯树白粉病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日曹-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3次施药后防治效果达88.89%,对麻疯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且稳定,优于其他药剂;喷洒次数的增加可明显提高低浓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剂连续喷洒2~3次,可延缓麻疯树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灰叶铁线莲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灰叶铁线莲白粉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混合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52.0%;其次为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低,防治效果为39.7%。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西省交城县枣产区危害严重的枣缩果病,于2011年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外,其余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均差异显著。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o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6%.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6个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与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该文报道了西南地区麻疯树人工林中危害叶、花、果实和根的22种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危害分布。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麻疯树蛀梢斑螟Oncocera faecella Zeller、蓖麻夜蛾Achaea janata Linnaeus、丽盾蝽Chrysocoris grandis Thunberg、长盾蝽Scutellera perplexa Westwood、绿鳞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mosanus Shiraki、烂皮病Phomasp.、白粉病Oidium monilioides Ne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麻疯树叶褐斑病Cercospora malloti Ell.、麻疯树枝枯病普遍发生,麻疯树柄细蛾、麻疯树蛀梢斑螟在1~3 a生人工林危害较重,灰霉病在苗圃危害较重,黑翅土白蚁、烂皮病在个别林分已引起少数树株死亡;麻疯树枝枯病在个别林分引起树株枯死率最高达85%,是麻疯树人工林最危险的有害生物种类。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初步提出了主要有害生物的化学控灾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红皮云杉S3-0苗龄型的苗木为对象,连续3 a观测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红皮云杉S3-0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生长初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生长速生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生长未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或8月上旬;停止生长期,7月下旬或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木蠹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木蠹象主要危害樟子松枝和主干。在长春地区,1a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浅土层内和树皮裂缝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孵化高峰期为6月上旬;6月下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上旬;7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中旬。卵期平均14d,幼虫期平均34d,蛹期平均12d,成虫期长达300~330d;幼虫分6个龄期。  相似文献   

14.
强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强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是近年来发现为害油松的国内新纪录种,1998年在山西省阳城、沁水等首次发现,此后在全省各地爆发成灾。该虫在榆次市、太岳山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和成虫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也有少数以2龄-3龄幼虫或蛹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大量出孔扬飞,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8月中旬为化蛹盛期,9月上旬为子代成虫羽化盛期。越冬老熟幼虫于7月中旬大量化蛹,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5.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系统观察方法对红河流域木薯主产区木薯褐斑病发生和流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害在木薯生长前期5月份开始发病,生长中、后期的7月份后病情呈明显上升,9、10月份达到最高峰,危害率达100%,病情指数20.50~30.77;下游区域的病情中游上游,病情的周年消长和区域性差异主要是降雨量和湿度的影响;高海拔区域(350~400 m)病情高于低海拔区域(250~300 m),这与高海拔区域气温相对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球毛壳菌对樟子松的侵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风沙区樟子松枯死主要发生在10—15年生幼龄林上,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感病高峰期,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死亡高峰期。病菌孢子在整个生长季均能放散与传播,降雨节律及降雨量直接影响孢子的扩散与数量。人工接种发现:病菌的侵入期主要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潜育期半个月,侵入途径是伤口,病株感病部位及枯死枝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密度高,植被盖度大的林分感病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铁丝绞缢法对4年生光皮树幼树主枝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6月、7月、8月、9月每月5日和20日。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铁丝绞缢处理均抑制了树高生长,7月份两次处理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处理均促进了地径的生长,其中7月5日处理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处理均抑制了冠幅的生长,但与对照未达到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处理促进开花效果显著,其中6月20日、7月5日、7月20日三次处理均与对照达到差异极显著。铁丝绞缢法促进光皮树早花早实最佳处理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会泽新松叶蜂是华山松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会泽县者海林场 1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冠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中结茧越冬。第 1代 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中旬~ 8月中旬为蛹期 ,7月中旬~ 8月中旬为成虫期 ;第 2代 7月下旬~ 9月上旬为卵期 ,11月上旬~次年 3月中旬为蛹期 ,3月中旬~ 4月下旬为成虫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 ,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以 4 0 %氧化乐果 1∶80 0倍液最好。室内和田间对幼虫喷药的防治效果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