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额济纳绿洲不同树龄胡杨狭叶和阔叶耐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压力室技术对胡杨幼苗、幼树和成熟胡杨的狭叶和阔叶测定,绘制PV曲线并利用相关公式计算不同树龄胡杨狭叶和阔叶的水分参数,同时结合角质层蒸腾和气孔蒸腾测定结果研究胡杨狭叶和阔叶耐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胡杨阔叶的耐早性强于狭叶,二者的耐旱方式存在差异,阔叶渗透物质含量高,忍耐低渗透势的能力强;狭叶主要通过高弹性的细胞壁维持膨压,其忍耐低渗透势的能力不及阔叶。成熟胡杨无论狭叶还是阔叶主要的水分散失形式是气孔蒸腾,体内的水分平衡主要通过气孔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方法,对马尾松菌根化和非菌根化容器苗的耐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可显著降低马尾松容器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对菌根化苗和非菌根化苗光合色素、硝酸还原酶、丙二醛等生理物质含量、水分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但在同等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菌根化苗所受的影响明显低于非菌根化苗,其光合能力、降低水分蒸腾能力、减轻细胞膜受损能力、根系活力和苗木含水率均高于非菌根化苗,这表明菌根化苗的耐旱性高于非菌根化苗。因此,为提高马尾松容器苗的耐旱能力和造林成活率,采用印度块菌子囊果匀浆制成的孢子悬浮液对苗木进行接种菌根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P-V技术对榆树,柠条P-V水分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维持充分膨压时,榆树,柠条的渗透吸水能力的相似;在土壤水分出现严重持续胁迫后,柠条比榆树有更强的维持细胞的生命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采自四川省红原县的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对不同土壤水分(对照,即10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即50%田间持水量;极度干旱,即3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幼苗生长速率、根超微结构以及不同器官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处理下,中国沙棘生长速率明显高于西藏沙棘;但与对照相比,水分胁迫对中国沙棘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与对照相比,水分胁迫均显著影响了2种沙棘幼苗不同器官中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分配。极度干旱胁迫下,中国沙棘有更多的根部淀粉、根可溶性总糖、根蔗糖和根果糖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根渗透调节能力;而水分胁迫对西藏沙棘地上茎和叶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比地下部分更显著。中度水分胁迫时,2种沙棘的根系超微结构未有明显变化;而极度水分胁迫时,2种沙棘均显示根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表明中度水分胁迫下,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而极度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影响了2种沙棘幼苗的生长和碳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木蓼属6种植物7个主要水分关系指标的生理意义,并对这些种进行了耐旱性排序。结果表明:蒸腾强度、水势、水分饱和亏和持水力4个指标可综合反映该属植物的水分代谢过程;束缚水和自由水比,相对含水率和细胞液浓度三指标可粗略反映该属植物水分与物质的比率关系。6种植物耐旱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布尔津木蓼、拳木蓼、刺木蓼、额河木蓼、东北木蓼、沙木蓼。  相似文献   

6.
对于植物为适应胁迫环境的生理变化及其适应胁迫环境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渗透调节机制是植物适应胁迫环境的主要生理机制,其中植物叶片细胞渗透势的测定与研究是确定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关键。本研究以拟南芥、柠条、落叶松为研究对象,经过梯度浓度蔗糖溶液培养,以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为标准测定植物叶片细胞渗透势。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拟南芥、柠条、落叶松叶片细胞等渗浓度分别为0.375、0.575、0.825 mol/L(蔗糖溶液)。计算得出,拟南芥、柠条、落叶松叶片细胞渗透势分别为-921.3、-1 412.66、-2 026.86 kPa。对南芥、柠条、落叶松等植物叶片细胞渗透势的测定,有利于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效率、提高植物植物存活率。同时,为植物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测定沙区5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抗旱性,意在探讨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沙冬青保水能力与吸水能力强,对干燥炎热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银沙槐蒸腾强度大,失水快,但吸水力强,补偿水分快;裸果木通过强的保水力适应干旱;绵刺以强的吸水力和抗脱水力适应环境;准噶尔无叶豆以体内水分自我调节作用适应大气干旱。  相似文献   

8.
应用PV技术对北方4种阔叶树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温室内用盆栽法研究茶条碱(Acer ginnala)。山荆子(Malus baccata),山桃(Prunus davidiana)和山梨(Pyrus ussuriensis)的抗旱能力。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75%,61%,46%,35%)。应用压力室和PV技术测定4个树种多项水分参数,并对4树种耐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梨吸收水分能力最强;4树种均有一定的渗透调节和保持膨压能力。茶条槭,山梨,山桃能通过增加束缚水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但其依靠改变束缚水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作用有限,山桃,茶条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61%时,山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46%时,由束缚水含量所引起的渗透调节作用消失;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桃,茶条槭通过改变细胞壁弹性来保持膨压,山梨,山荆孔子主要靠渗透调节来维持膨压,干旱胁迫能增强山桃,山荆子,茶条槭保持最大膨压的能力。而降低山梨维持最大膨压的能力;茶条槭能通过提高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来适应干旱,山荆子,山桃原生质耐脱水能力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差。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其耐脱水能力减弱。通过对4树种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进行综合比较。4种种抗旱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山荆子,山梨,山桃和茶条槭。  相似文献   

9.
用盆栽法设置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BL193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苗木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日变幅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渗透调节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为维持苗木正常生长,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  相似文献   

10.
电导率在白杨杂种无性系耐旱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离体叶片相对电导率及干旱胁迫下叶片相 导率和电导率极值的动态变化,并对无性系的耐旱能力进行了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叶片离体后,相对电导率呈现S型变化;在干进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电导率极值均表现出提高趋势。用3种测定方法对无性系耐旱性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B432和B430耐旱能力较强,毛白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1.
沙棘抗旱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只利用单因素/单项指标评价其抗逆性,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研究对干旱胁迫下4个沙棘品种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发现:乡土中国沙棘(河北丰宁种源)品种的抗旱性最强,引进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品种的抗旱性最差,引进的4个沙棘品种抗旱能力强弱的排序为:丰宁(0.619)> 楚伊(0.445)> 向阳(0.390)> 乌兰格木(0.274)。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脱落酸的含量可作为沙棘抗旱性的判定指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与对照相比,4个引沙棘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水势均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四大激素均上升,这说明干旱逆境胁迫影响了沙棘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同时通过内在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来增加其自身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这些将为沙棘抗旱树种的筛选和进一步的杂交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国槐和核桃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国槐与核桃半年生蛭石盆栽苗在盐 (NaCl溶液处理浓度为 5 0 ,10 0 ,2 0 0mmol·L- 1)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 ,核桃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并且随盐浓度增大、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更多。国槐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增加 ,在短时间胁迫下增加多 ,随胁迫时间延长增加幅度变小。国槐与核桃在 2 0 0mmol·L- 1NaCl胁迫 2 4d内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变化不大 ,但核桃的叶绿素a/b之值下降。并且国槐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盐胁迫后先增加后与对照相平 ,而核桃则明显下降。两个树种CO2 响应曲线的主要差别为国槐光呼吸速率下降为对照的4 3 7% ,核桃则比对照增加了 71.6 0 % ;国槐的CO2 补偿点比对照下降了 13.5 8% ,而核桃则比对照上升了 194 .15 %。两个树种在光响应曲线上的差别为国槐的暗呼吸速率比对照增加了 3倍多 ,而核桃则下降为对照的 6 5 .2 8%。核桃发生明显的光抑制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沙棘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1998年对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及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适应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境形成了耐旱、御旱的双重抗旱方式.在旱季,沙棘体内束缚水含量随干旱加剧而上升,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随干旱加剧而增大,叶片维持较高的含水量,蒸腾减弱,叶水势降低,临界饱和亏增大,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2)沙棘光合速率具明显的日变化,1000 1200出现第1次峰值,1400 1500出现第2次峰值.沙棘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66 0.9351,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速率影响最显著,气温次之,相对湿度最小;沙棘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52 0.9856.(3)沙棘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具明显的日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5、7月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6、8、9月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生长季(5-  相似文献   

14.
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0个沙棘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10个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评价的指标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10个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枝条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百分率,荧光参数Fv/Fm等生理指标,对10个不同沙棘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杂雄优01>丰宁无刺雄>乌兰沙林>杂雌优12>37号雄>阿列伊雄>橙色>太阳>21号雄>浑金。同时表明,抗旱性是一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取不同时间的水分控制处理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2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当受到水分胁迫时,2种植物体内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紫穗槐Pro含量的峰值为184.37μg·g-1,刺槐的峰值为119.35μg·g-1,刺槐的耐脱水能力比紫穗槐弱;从干旱胁迫条件下2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缺等指标的变化也得出紫穗槐的抗旱性强于刺槐。  相似文献   

16.
油松、华北落叶松抗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油松,华北落叶松苗木盆栽试验,在土壤由湿(适宜)到严重干旱的变化过程中,测定了苗木的凋萎系数,叶片水势,根系活力,蒸腾强度,观察了苗木生长的外观反应。对两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油松的抗旱性能优于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优势灌木种柠条、沙柳和油蒿的光合特性及生境气象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比较了灌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长盛期显著大于生长后期;净光合速率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油蒿(25.8μmol/(m 2·s)、沙柳(24.9μmol/(m 2·s)、柠条(21.1μmol/(m 2·s),油蒿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积累能力最强。(2)相同生境下,沙柳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4.1μmol/mmol,明显高于柠条(3.4μmol/mmol)和油蒿(3.0μmol/mmol),沙柳的抗旱性及环境适应能力最强。(3)生理及环境因子共同影响灌木光合作用,柠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空气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沙柳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叶绿素总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油蒿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风速及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沙棘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通过实地栽培,对沙棘在乌兰浩特市的引种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推广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条件下白榆光合与蒸腾特性对光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彧 《森林工程》2009,25(3):26-29
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即对照组(含水量90%)、轻度干旱胁迫(含水量70%)、中度干旱胁迫(含水量50%)和重度干旱胁迫(含水量40%),以1a生白榆(Ulmus pumila)为试验苗木,分1800、1000、500、200、50和0μmol·m^-2·s^-1 6个光照强度,利用LI-6400测定白榆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探讨白榆的光合特性和蒸腾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下白榆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呈先上升然后逐渐趋向于平稳的趋势,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与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适度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水分胁迫严重时,水分利用率开始下降。说明白榆具有抗旱能力,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也能够很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辽宁省彰武县沙区进行胡枝子、小叶锦鸡儿、紫穗槐、沙棘等4种灌木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灌木栽植密度以1 m×1 m,初植株数以每穴2株效果最佳,胡枝子的各种产量均高于小叶锦鸡儿,胡枝子和小叶锦鸡儿改善土壤效果明显,放牧影响灌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