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红皮云杉中提取莽草酸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莽草酸的得率和纯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红皮云杉中莽草酸匀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 min,提取料液比为1∶10.3。在最佳条件下,莽草酸的得率可达0.84%,莽草酸的实际纯度可达6.15%。  相似文献   

2.
研究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水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栀子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提取栀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温度90℃,提取时...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幼虫为原料,石油醚作溶剂提取其油脂,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料液比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得出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9℃、提取时间10.1 h、提取料液比2:50,在此提取条件下油脂的实际提取率可达31.51%,比单因素试验最高提取率高出2.34%.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可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得到理论最佳提取条件,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4.
为给板栗功能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以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板栗仁中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总黄酮,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超声波提取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功率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分析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辣木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g/m L)、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2℃、功率210 W,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5.082%,验证试验所得总黄酮含量为5.17%,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研究乙醇质量分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优选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并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 8.0 Trial软件优化得到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1、乙醇质量分数40%、提取温度61.4℃的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0.872 8%。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柯(Lithocarpus ploystachyus)棕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对多穗柯提取液中棕色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确定了多穗柯棕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NaOH溶液的浓度为0.8%,提取温度60°C,提取时间1.8 h,液固比55︰1。采用该工艺条件,提取2次,多穗柯棕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792,而理论预测多穗柯棕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795,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为0.4%,证明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粉碎粒度、液固比和蒸馏时间3因素研究其对草果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草果挥发油提取率因素水平的区间,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草果中挥发油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得到一个预测草果挥发油含量的回归方程Y=2.77+0.11X1-(3.750E-003)X2-0.22X3+0.14X1X2+0.15X1X3+0.12X2X3-0.41X12-0.38X22-0.33X32。草果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草果粉末过30.7目筛,液固比9.9倍,蒸馏4.68 h,其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达2.750%,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以薇菜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薇菜中提取多糖,在微波辅助提取薇菜多糖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微波提取薇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了脱色工艺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薇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薇菜与水的质量比为1∶32,在微波强度为539W的条件下提取35s;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是25%、脱色时间为2h、脱色温度为40℃、加入量为50%;最后经醇沉、离心分离、脱蛋白、透析、洗涤、冷冻干燥得纯薇菜多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无患子果皮中提取无患子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无患子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无患子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2.2%、提取时间33.75 min、料液比1:28.9、提取次数4次,在此优化条件下无患子皂苷的理论提取率可达到21.52%。依实际试验情况,将其修正为乙醇体积分数82%、提取时间34 min、料液比1:29、提取次数4次,经验证此条件下无患子皂苷提取率为21.48%,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无患子皂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山杏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植物分类学上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将山杏定为杏属植物。全世界杏属共有10个种。我国山杏主要有野杏、西伯利亚杏、辽杏、藏杏、紫杏等9个种,目前国内外山杏的开发利用主要有山杏油、山杏蛋白、苦杏仁甙、山杏种皮黑色素和杏壳活性炭等产品,提出了我国山杏的综合开发利用要解决如下问题:①确定山杏在中国的资源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②加大对山杏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进行深度加工;③对现有山杏加强管理,提高其产量;④选择优良新品种;⑤进行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山杏资源,对我国三种山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确定了具体分布范围,并根据分布区内林分的集中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分布区划,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山杏在我国分布区域广阔,其中,西伯利亚杏分布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遍布我国三北地区11个省市区;东北杏在我国分布区域较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野杏在我国分布区域最为广阔,遍布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及高原亚温带湿润气候区的20个省市区。2)三种山杏水平分布广,遍及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绝大多数地区;西伯利亚杏和野杏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从西到东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东北杏垂直分布规律不太明显。3)山杏集中分布区主要在大兴安岭东南麓山前低山丘陵区,该区是开发利用山杏资源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3.
多重比较在辽西山杏栽植密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辽阳市喀左县山杏林分布区10a、20a、30a生3个林龄的山杏林内按不同密度设置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株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运用多重比较法,研究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条件下山杏生长和林下土壤性质差异,得出不同林龄下最佳的山杏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以山杏果为研究对象,在山杏的主要分布区庆阳地区,调查了138株山杏果实的7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其在此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山杏果各表型性状的差异都极显著.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山杏果的单果质量、单果大小、单核质量、果肉厚、单仁质量、出核率及出仁率7个表型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果大小、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出核率、单仁质量、果肉厚、出仁率.  相似文献   

15.
The genus Armeniaca Scop.is well known for its popular cultivated edible fruit trees such as Armeniaca vulgaris Lam.and ornamental flowers such as A.mume Sieb.Another species,A.cathayana Fu et al.,one of six important dry fruits(kernel-using apricot),is cultivated for its edible seeds in North China.In the present study,DNA from 70 individuals of Armeniaca,including 38 of A.cathayana,18 of A.vulgaris,12 of A.sibirica,1 of A.dasycarpa and 1 of A.mume,was extracted and analyzed using microsatellites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For 20 polymorphic loci selected,339 alleles and 140.7 effective alleles were detected.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8 to 28,with an average of 16.95 alleles per locus.Th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Ho) and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 ranged from 0.427 to 0.971 and from 0.737 to 0.912,respectively.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varied from 0.708 to0.905,with an average of 0.827.Based on the genetic similarity among 70 individuals,a UPGMA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The taxonomic positions among five species were clearly revealed,and A.cathayana wa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A.vulgaris than to A.sibirica.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search on the taxonomy,germplasm resources and breeding of Armeniaca,especially for A.cathayana.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对沙棘果加工废弃物沙棘果渣中的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法提取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用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pH值4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78.9 IU/g,液固比值25.9,温度59.1℃,pH值3.9。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48±0.16)mg/g(n=3),与模型预测值8.57 mg/g基本一致。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大果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毛葡萄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反应温度(C)为考察因素,对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经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4%、料液比为1∶7、提取温度为35℃。建立的原花青素醇提数学模型为:Y=0.61-0.058A+0.029B-0.12C+0.025AC-0.013BC-0.091A2-0.095B2-0.17C2,原花青素得率的预测值为86.95 mg.g-1、验证值为85.54 mg.g-1。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优化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超声波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液固比、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3个自变量对响应值鞣花酸得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鞣花酸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2.5∶1(mL∶g),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19.
优化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匀浆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匀浆提取的方法从喜树果中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匀浆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分别得到以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和纯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进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41%;匀浆时间2.93min;液料比11.11(mL:g)。最佳条件下的验证实验表明:喜树碱提取率为0.0923%,浸膏中喜树碱的纯度为1.0633%,与模型值相对偏差分别为0.75%和0.88%;10-羟基喜树碱提取率为0.0094%,浸膏中10-羟基喜树碱的纯度为0.1078%,与模型值相对偏差分别为0.53%和0.78%,说明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