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崩岗是发生在我国南方红壤区的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直接影响了生产生活,因此崩岗发生的风险评估是崩岗预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西溪流域为研究区,筛选崩岗的主要影响因子,借助信息量模型构建崩岗风险评估体系,并评估研究区的崩岗风险。结果表明:河网缓冲距离、海拔高度、相对高差、坡度、坡向、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可作为评估崩岗发生的主要风险因子;风险因子的梯度分析结果表明,河网缓冲距离近,坡度15°~35°的阳坡,海拔100~500 m,相对高差>50 m,土壤类型为红壤、赤红壤,植被覆盖度0~20%或40%~80%和土地利用类型为园地、未利用地的区域易发生崩岗;以河网缓冲距离、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8个筛选因子构建信息量模型,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精度结果良好。信息量模型对崩岗发生风险评估结果良好,可应用于小流域尺度范围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沙县崩岗发生情况调查,掌握了全县崩岗现状及特点,在对崩岗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县崩岗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崩岗是在径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是在暴流的下切及冲刷过程与崩塌过程中不断交替进行、互相促进,使崩岗侵蚀不断发展扩大,最后形成规模很大的崩岗地貌,其危害性甚大。它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一、崩岗侵蚀分布与危害崩岗侵蚀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分布反映地带性的特征。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大、暴雨多、强度大,暴流冲刷导致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台湾、广东等九省区,以及湖北、江苏、四川、西藏、安徽等五省区的部分地域,总面积约20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在上述地区内,由于植被类型、成土母质、地形以及利用情况、生物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土类和亚类,也称为"红壤地区"。分析了发生在南方红壤区的崩岚侵蚀的现状,提出了崩岗侵蚀的治理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揭示花岗岩红壤崩岗发育区桉树(Eucalyptus spp.)林种植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过程,对全面理解与评价桉树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广东省五华县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8 a(位于中等侵蚀区)和13 a(位于强侵蚀和弱侵蚀区)桉树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以附近裸地、次生马尾松林为对照,对各样地坡上、坡中和坡下位置0~<2 cm, 2~<10 cm, 10~<20 cm, 20~<30 cm, 30~<50 cm, 50~100 cm共6个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崩岗侵蚀区桉树林0~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对照裸地,弱侵蚀区坡下部位高于天然次生林,说明桉树林对红壤崩岗侵蚀区坡面有机碳恢复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此外,3个不同林龄的桉树林样地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67~4.65 kg/m2,弱侵蚀区13 a桉树林所有坡位土壤碳储量均高于裸地,强侵蚀区坡中、中等侵蚀区坡上土壤碳储量低于裸地,但两者坡下位置土壤碳储量接近天然次生林。桉树林在弱侵蚀区或者坡下位置具有较好的土壤有机碳恢复效果,而在中等或强侵蚀区...  相似文献   

6.
简介了梅州市水土流失的概况、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必要性及其效益;提出了面状流失山坡、沟状流失光山、活动型崩岗、水库和河流两岸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依据簧以的自然状况和林业特点,按照分类区划原则,将本县区划为西北部沙丘(岗)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和中东部一般公益林区,并对实施分类经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纪念性公园作为纪念性景观的一个类型,不仅在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人们提供着城市公共游憩空间服务。植物景观作为纪念性公园中极为重要的构景元素,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又有利于纪念性区域场所精神的表达。对郑州市碧沙岗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植物群落结构及造景特点,并从空间营造、色彩时序、功能体现、象征意义等方面分析其纪念区造景特色。分析碧沙岗公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华南植物园香花植物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天河龙眼洞,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是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基地,并根据植物分类系统和生态习性,分别建成十多个各有特色的展览区:棕榈植物区、孑遗植物区、经济植物区、木本花卉区,园林树木区、荫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热带植物区、裸子植物区、兰园、竹园、姜园、苏铁园。植物种类丰富多彩,树木葱茏,绿草如茵,奇花异草,四季花香,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是个旅游胜地,羊城八景之一,誉名:龙洞琪林。当你漫步于植物园时,五彩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叶片的几何形态学特征对植物自动分类的效果,以10种蔷薇科植物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tpsDig2软件在叶片轮廓和主叶脉上提取标记点,以标记点的坐标值为特征参数;再利用方差分析筛选出能够进行分类研究的特征参数;最后,利用逐步判别分析对10种植物进行分类判别。结果表明:筛选出11项特征参数可以作为分类指标,10种植物的初始判别和交叉判别的正确率分别为98.3%和96.7%。这说明植物叶片的几何形态学特征可以用于10种植物的自动分类,为植物的数字化分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砒砂岩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及植被盖度与水热因子的空间和时滞关系,为黄土高原砒砂岩区退化植被恢复重建和黄河粗泥沙的综合治理提供思路,改善当地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方法】在皇甫川流域,利用2000—2015年MODIS13Q1共192期产品,以ENVI为技术平台,计算NDVI,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和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基于地理空间系统分析其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分辨率30m)的时空特性,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详细分析NDVI和水热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2000—2015年,皇甫川流域NDVI平均值为0.429~0.630,呈线性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042·a^-1,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差别显著,5月出现最大值,气温和降水量亦呈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348℃·a^-1和6.27mm·a^-1;空间上,纳林川子流域16年来NDVI为0.1~0.3,十里长川子流域为0.25~0.4,均呈“沟道高-坡面低”的空间格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NDVI为0.2~0.25,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未利用地,16年的增长速率表现为草地>未利用地>林地>耕地;纳林川支流沟道附近NDVI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0.09~0,而远离沟道的坡面地区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12;十里长川支流沟道附近NDVI变化率为0~0.4,而沟道周围地区变化率为0.04~0.12;整个流域内NDVI的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坡面极显著、沟道附近显著、沟道不显著的空间格局;16年间生长季NDVI与气温无明显相关性,与降水的相关系数为-0.41~0.87,相比沟道附近植被而言,坡面上的植被更易受降水量影响;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存在1年(P=0.036<0.05)和1个月(P=0.001<0.01)的滞后期,对气温存在2个月(P=0.002<0.01)的滞后期。【结论】时间上,皇甫川流域NDVI在不断波动中呈显著上升趋势,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均值变化表现出明显不同。空间上,皇甫川流域NDVI在沟道均值高,但增长率低,甚至出现退化现象,在坡面均值低,但呈极显著增长。林地和草地增加最多,说明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NDVI与降水相关性较高并与气温和降水都存在一定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1997、2007、2017年长株潭3市土地利用矢量数据、Landsant卫星影像数据以及湖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收集,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和差值植被指数(DVI)等三个参数的计算和统计结果来揭示长株潭城市群1997—2017年的森林植被生长状况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以及植被主导发展趋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的植被生长状态下降,植被覆盖度降低,植被主导表现为退化趋势。2008—2017年间,该区域的植被生长状态回升并超过上一时段,植被覆盖度升高,植被主导表现为明显的改善趋势。基于此,以建设长株潭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契机,本文提出了优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重点建设城区绿化,加强城市绿线和生态红线保护,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退耕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国内外退耕地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种子库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关系及其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的变化、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对土壤的影响程度 ,退耕地的还草和还林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和动物对植物演替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草海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现状和演替规律,从恢复生态学原理出发,以水热等气候因子所决定的植被生物地带性为科学依据,提出以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与重建森林植被,以政策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恢复与重建湿地植被。  相似文献   

15.
赵一 《河北林果研究》2010,25(2):152-156
植被分类是植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植被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植被分类研究能够为制定与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植被分类的历史,以及植被分类的各种原则和系统及其应用情况。揭示出植被分类的原则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分类方法从外貌分类向数量分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沙地植被建设方向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科尔沁沙地植被的历史变迁和原生植被类型。提出了本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即根据具体地形地貌、土壤特点和残存植被特征,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目标,选择生态防护和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种类,组建结构不同、功能各异的人工植被体系,其结构不同于原生植被,但功能优于原生植被,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对本地区植被建设的基本模式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深圳梧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植被类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路线踏查和典型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参照《中国植被》植物群落学-生态学的植被分类原则、方法和系统,根据梧桐山风景区植被类型组成特征、动态特点和生境条件,将本区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型31个群系58个群丛。其中次生林有6个植被型22个群系45个群丛,包括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灌木林、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竹林和山顶灌丛;人工林有2个植被型9个群系13个群丛,以相思林、柑桔林和荔枝林为主。  相似文献   

18.
植被遥感研究的新思路——走出传统光谱理论应用的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遥感中沿用几十年的植被光谱理论提出质疑,阐述了传统植被遥感中存在的误区,提出新的观点及研究思路。第一次提出干旱植被指数(LDVI)和综合植被指数(IVI)的概念,探讨了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的信息提取及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模拟地带性植被类型建设高质量城市植被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生态,地植物学的原理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促进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1。    相似文献   

20.
Gullies found in the Piedmont of South Carolina are legacies of past land use and erosion.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these gullies are now under forest vegetation and perceived as geomorphologically stable, the question of gully contribution to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emains undetermined, especially when these gullies are subjected to prescribed burning or other forest disturbance. Six prescribed burned and two reference gullies draining mature pine stands grown on former cotton fields were instrumented at the Long Cane Ranger District, Sumter National Forest, South Carolina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logic behavior of these gullies and to investigate response to prescribed burning. Flow in the gullies was observed for one year of pre-burn and one year of post-burn conditions. Hydrologic behavior of these eight gullies varied greatly in the pre-treatment period. During the study, 48 rainfall events exceeding 12.7 mm were recorded, but one reference gully never produced flow and three treatment gullies flowed during three events or less and only in the pre-burn period. Although significant storm events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year, all gully flow events occurred between December and March. Double-mass and graphical analysis of relative stormflow production of the reference and treatment gullies in the pre- and post-treatment periods did not indicate an effect of the controlled burn on flow behavior, but the post-burn year was characterized by drought. The observed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gully behavior was large. Observations of local groundwater conditions with piezometers 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urveys indicated that gully flow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presence of a flow-restricting layer below the gully 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