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谚与科学     
“林谚”指的是林业生产方面的谚语。林业谚语同农业谚语、气象谚语一样,是人民大众的口头俗语,也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例如人们认识了森林具有蓄水保土的作用,就把林与水的关系总结为“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林谚“要想风沙住、必须多栽树。”则是人们认识了林木具有防风固沙功能后,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林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林业科学宝库中  相似文献   

2.
林谚选粹     
林谚,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从事林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它具有语言精炼、通俗易位,比喻巧妙、顺口易记、科学实用等诸多特点,是中华民族植树文化之精华,深受群众喜爱。现就常用材谚集录如下,供参考。树种适应性谚语有:“向阳好栽条,背阴好植杉”;“高山栽松柏,河岸好植槐”;“柏树干死不下水,柳树淹死不上水”;“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旱枣、淹梨、涝柿子”;“洼地栽刺槐,十栽九失败”;“干榆湿柳水白杨,树杏栽在山坡上”;“洼地栽桐,谁栽谁穷”;“洼地栽杨柳,保准能到手”。适时造林的谚语有:“春夏秋冬可…  相似文献   

3.
<正> (一) 木本粮油是林业中的农业,积极发展木本粮油生产是有益于当代,造福于后代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我国劳动人民栽培和食用木本粮油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以枣、栗、柿和核桃、油茶、黄楝等木本粮油代作粮食和食油用之。据《战国策》记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吕氏春秋》中称栗为“果之美者”。《礼记》中说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谚语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晶,言简意赅,说理性强。松、杉是最常见的重要造林树种,我国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栽培经验,我们选注了这一方面的林谚,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业谚语是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林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它对指导林业生产和普及科学知识很有益处。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林与水的辩证关系,把这种辩证关系总结为:“山上栽海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能增加降水量。实践中人们知道森  相似文献   

6.
林业谚语     
吴涛  李丹 《云南林业》2007,28(3):28-28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富有意义、反映人民生活生产经验的语句。林业谚语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它合辙押韵、通俗易懂、简短扼要、生动形象,是宣传植树造林、传授林业技术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研究林业发展史的宝贵资料。人们赞誉林业谚语是林业生产经验之果、语言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7.
<正> 衡水地区几乎村村有种植枣树习惯,而且本地区东邻盛产金丝小枣的沧州地区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西接盛产大枣的石家庄、保定地区,使这个地区在大枣小枣种植上都有优良的品种栽陪。衡水地区种植枣树约有2700余年历史,据枣强县志《史记。游侠列传》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枣强一带即有“棘津城”之称,“棘实谓之枣”。《无和郡县图志》记载:“汉高帝分赵巨鹿,立清和郡,枣强属其地,枣木强盛故曰枣强。”另据《枣强县志》记有“枣强红枣,种类甚多,总以车头小枣居上,大枣次之。”说明衡水地区历史上栽枣盛多、资源丰富,而且很早就注重了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有营林、造林的传统。早在三千年前《周礼》这部书上,就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的记载。山虞、山衡都是古代的官职,前者是制定林业政策法令的,相当于现在的林业局长。后者管巡山护林,相当于现在的森林警察。从《周礼》这部书中还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利用木本粮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天七千余年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就有成堆出土的橡子、酸枣。半坡村的遗址有残存的核桃。见之于文字记载的《诗经》有“树之榛栗”,“八月剥枣”。在《战国策》中记有苏秦游说到燕国时,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我国古代著名地理著作《山海经》记有:“员木(油茶)、南方油实也。”《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森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法治林的国家。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就注重林业生产的发展。据《周书·大聚篇》中的《禹禁》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西周时,设有“山虞”、“柞氏”等官职,专门营护森林;并规定“不树者,无椁”,对不栽树木的人,死后不给棺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执政,实行  相似文献   

11.
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农业兴旺发达,林业生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和有识之士为绿化巴山蜀水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远在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大同志》就有“蜀中山川神祠皆种松柏”的记载,说明古人十分重视寺庙林和风景林的培植,历代相传沿袭成风.寺庙禅林宁静幽雅,祠宇树木苍翠浓荫,古迹胜地郁郁葱葱,至今更是人们乐于旅游休憩的场所.唐朝诗人杜甫《蜀相》诗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名句,可知成都的武侯祠很早就栽种了不少柏树.  相似文献   

12.
红枣.又名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了。《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  相似文献   

13.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林业科学技术刘建荣“一年之计,莫若种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家有千树桔,与千户侯等”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植树造林的认识,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作了许多研究植树造林的著作,如《竹谱》、《茶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早有较深刻的认识.秦汉之间的大政治家管仲说:“凡草土之道,各有谷成,或高或下,各有草土”.指出了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性.而林木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类型,它对土壤的小气候、土壤的生物循环及水肥气热的相互转化往往影响较大.为了给沿海的盐渍土地区林业生产提供依据,特对该地区的土壤与林木生长的关系作了些探讨,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春风绿杨柳     
杨枊春紫霞喷光的早晨,我漫步密林深处,突然发现一棵一棵杨柳开始由黄变绿了。姿态优美的枝条上,晶莹的朝露放射出紫色的迷人色彩,启迪着人们为振兴林业的春天奔驰……我听说的“杨柳”,其实指的是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为什么把柳树称作杨柳呢?据《开河记》记载,隋炀帝杨广登舟下扬州,游观自然之美,叫老百姓在河的两岸栽花种柳,以供遮荫乘凉。杨广亲自栽了一棵柳树,因为隋炀帝姓杨,故御笔赐之为杨柳。在我国南方,流传在民间的谚语中有“五九、六九抬头看柳”的句子。当冬天的寒风还呼啸的时候,忽然一株柳树由淡黄变成了嫩绿。春天来了,总是杨  相似文献   

16.
斑鸠是一个很好的义务天气预报员。唐代李清裕的《忆春雨》云:“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溏”。谚语云:“天欲雨,鸠逐百;天既雨,鸠呼百”。《鸟啼》中说:“谁谓鸣鸠拙无雨,雌雄各自知阴晴”。都描述了春日的农村,天将降雨或天晴时,斑鸠在树上鸣叫的情景。 早在2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观察到鸟鸣与天气的关系。“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是《诗经》中记述的天气与禽鸣的情形。《田家五行》一书载:  相似文献   

17.
柿树原产我国,远在中生代白垩纪的赛诺曼期,距今6,000多万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包括山东)就有柿树分布。后来《礼记·内则》中曾记述实笾豆、供祭祀、亨宾客的果蔬中即有柿。可见周代柿树已作为名贵果品之一。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求》中记载“柿,有小者栽之,无者,取枝于(木耎)(即软)枣根上插之,如插梨法。柿有树干者,亦有火焙令干者。”文中所谓“栽”是指插条、压条、根蘖繁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着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传统美德。一些流传民间,朗朗上口的谚语,更是字字珠玑,句句哲理。如“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书斋无花不成宅,农家无树不成户”,“要想富,多植树”,“培植一亩经济林,胜种十亩禾粮田”。从这些谚语中,看出我们的先辈们对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视了。再造山川秀美的家园,造林绿化当先行。在人们心目中,绿化不但是一种社会公益性行为,而且也是人们勤劳致富的“摇钱树”。如“春到人间,绿化争先”,“植树造林,富国利民”。有些树木,劳动人民则像呵护庄稼一样精心呵…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临汾地区在林业建设中,把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变栽“生态树”为发展“生态经济林”,全区有林、果、枣、核桃等专业村近千个,1994年产出各类干鲜果品2亿多公斤,生产木材5万立方米,总收入4.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农民人均林果及副产品收入139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6%。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很早就认识到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生产等作用。据《国语》中记载,公元前550年(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就向灵王说过:“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并说明这是“古之先王,以此为慎”。可见,保护山林、保持水土的思想,其形成远在周灵王之前。在《管子》这本书中,齐国名相管仲曾提出过治国的五件大事,他把“山林救于火,草木殖成”列为第一件大事,而将治水、农耕、畜牧和修建等次之,意思是说保护好山林是治水的基础,只有把树木保护好才能谈得上盖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