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黄河湿地林区主要鼠类群落,2014—2017年采用捕鼠铗捕捉的方法,调查贺兰县湿地林区鼠类群落。结果表明:贺兰县黄河湿地林区主要鼠类群落结构为东方田鼠+黑线姬鼠+仓鼠;东方田鼠是该区域的优势种,黑线姬鼠为次优势种。不同年份黄河湿地林区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不同的铗日捕获率所对应的鼠类具体数量,在2个林业局各6.67 hm2(100亩)地块内采用5 m×22 m棋盘式布铗方式捕鼠,每日记录捕鼠种类和数量,同时对比分析鼠类数量的相对值与绝对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以莫氏田鼠为主要鼠种的林地,前5 d平均铗日捕获率每1%大体上对应1只/666.7 m2。  相似文献   

3.
基于腾冲县1∶50 000数字化地形图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图层,利用Arcmap 10.0处理矢量数据、Fragstats 4.1计算景观格局指数、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将腾冲县天然林景观分为29个海拔带,选择景观面积、类型面积、面积比例和斑块丰富度4个景观格局指数对天然林景观的垂直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观面积随海拔梯度先增大后减小,中等海拔梯度天然林面积大,低海拔和高海拔梯度天然林面积小;不同海拔梯度天然林的主要森林类型不同,海拔2 900m以下和3 300 m以上变化较缓和,2 901~3 300 m范围内变化较剧烈;不同海拔梯度的优势森林类型不同,海拔1 400 m以下是云南松林,1 401~3 100 m是栎类林,3 101 m以上是竹林;不同森林类型的适宜分布海拔梯度不同;中等海拔梯度分布的森林类型较多,低海拔和高海拔分布的森林类型较少;海拔2 300 m以下的天然林受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用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组成群落的植物科沿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 200 m~3 600 m)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世界分布31科、热带分布21科和温带分布21科,分别为占42.47%、28.77%和28.77%。川滇高山栎群落的植物科数具有低海拔比高海拔多的特点,在海拔3 100 m以上,分布的植物科数没有变化。在各个海拔梯度以世界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热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具有递减的趋势,温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出现2个峰值。在海拔2 200 m~2 800 m范围,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相当,海拔2 900 m以上,温带分布科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天然红柳林Tamarixramosessima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西部的荒漠草原和荒漠的部分地区 ,是重要固沙植物。在腾格淖尔 ,除了有红柳盐生灌丛群落 ,其外部还分布着盐爪爪盐生荒漠群落、白刺盐化荒漠群落、芨芨草盐化草甸群落、红砂草原化荒漠群落 ,它们是在盐渍土上形成的荒漠植物群落。由于鼠类的危害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甚至死亡。 2 0 0 2年 6月对达茂旗腾格淖尔天然红柳林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 ,调查面积 10 0hm2 。对于夜间活动的啮齿动物采用夹线法 ,即每条夹线布放 5 0只标准板铗 ,行距 5 0m ,铗距 5m ,用白面、素油和在一起作饵…  相似文献   

6.
纬度和海拔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最重要的环境梯度,同时关注纬度和海拔梯度的影响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实际指导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在生物热点地区高黎贡山选取不同纬度的姚家坪(25.94°N)、亚坪(27.14°N)和独龙江(27.90°N)三个地点,每个地点在2 000~2 400 m海拔范围采用样线法进行鸟类调查,利用物种丰富度和Jaccard相似性指数分析海拔梯度和纬度梯度上鸟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并比较海拔梯度和纬度梯度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纬度梯度上,低纬度的姚家坪鸟类物种数最高,且三个地点之间鸟类物种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较低,低纬度的姚家坪和亚坪之间鸟类组成相似性略高;(2)在海拔梯度上,姚家坪、亚坪、独龙江鸟类物种数峰值分别出现在2 200 m海拔段、2 400 m海拔段、2 300 m海拔段,且每个地点的不同海拔段间,鸟类物种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较低;(3)研究区域100m海拔梯度上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与1°纬度梯度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高黎贡山海拔和纬度空间梯度上鸟类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较低,整个区域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极...  相似文献   

7.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湖南省杜鹃属植物的分布格局,利用野外调查结果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不同地理梯度上湖南杜鹃属植物多样性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湖南杜鹃属植物分布中心在湘西南地区;在海拔梯度上,该属植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逐级增加的分布格局;其垂直分布中心在海拔800~1 500 m的范围内,水平分布中心在北纬27°~25°和东经108°~114°之间,其中映山红亚属的海拔跨度最大,为海拔50~2 000 m。  相似文献   

9.
云南哈巴雪山植物群落和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量化群落分类法分析哈巴雪山植物群落类型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采用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方法可将云南哈巴雪山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划分为6个植被亚型;哈巴雪山的植物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格局受中间地带效应影响较为明显,而与Rapoport海拔法则不甚相符;物种丰富度总体上符合单峰格局,但在中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谷、峰值连续出现;α多样性指数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曲线符合单峰格局,β多样性指数基本上也符合单峰分布,但中海拔地段起伏较大;哈巴雪山物种丰富度以及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反映出山地小环境多样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群落类型间沿海拔梯度的交错分布和相互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地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4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水平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个海拔梯度上物种以川滇高山栎为主,其相对密度分别为61.40、65.67、77.21和62.27;随海拔升高伴生木本植物种类逐渐减少,从11种减少到3种.(2)有随海拔升高,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相对频度大于2.0以上的物种数量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川滇高山栎是各个梯度出现频度最大的物种.(3)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重要值大于5.0以上的物种数量具有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川滇高山栎在从低到高的4个海拔梯度上重要值分别为68.47、80.37、119.93和84.01.(4)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分平均地径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海拔每升高100 m树高和基径分别平均降低0.18 m和0.22 cm.(5)按株频度计算,在巴朗山阳坡各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多为聚集分布;而丛频度计算,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格局呈聚集分布,在中等海拔区域川滇高山栎种群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7年丽水市莲都区古树名木普查数据,结合全区海拔梯度范围,将全区海拔划分为Ⅰ(≤200 m)、Ⅱ(201~400 m)、Ⅲ(401~600 m)、Ⅳ(601~800 m)、Ⅴ(800 m) 5个等级,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古树物种多样性和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古树随机分布于海拔44~1043 m范围内,各海拔梯度的古树年龄结构可描述为出三级古树(树龄100~299 a)株数最多,二级(树龄300~499 a)次之,一级(树龄500 a以上)最少。不同海拔梯度的古树株数排序为ⅢⅡⅠⅣⅤ,古树集中分布于Ⅲ、Ⅱ、Ⅰ海拔梯度内,占总株数的85%,说明该海拔梯度范围最适宜古树生存。不同海拔梯度古树的科、属、种与古树株数分布规律一致,即不同海拔梯度的古树科、属、种数量排序为ⅢⅡⅠⅣⅤ。海拔梯度Ⅳ的古树生物多样性最高,海拔梯度Ⅴ的古树生物多样性最低。樟树、马尾松、枫香、苦槠、南方红豆杉、榧树、柳杉等7个树种为全区古树的优势树种,占全区古树株数的85.9%;Ⅰ、Ⅱ、Ⅲ3个等级海拔梯度的古樟树重要值最高,适宜古樟树生存,Ⅲ、Ⅳ、Ⅴ3个等级海拔梯度适宜古柳杉生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戴云山南坡10个海拔梯度的样地调查,分析了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85.56%,不同生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生活型分布状况表明戴云山南坡地带植被以森林植被占优势。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高位芽生活型物种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降,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生活型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呈双峰型,1年生植物随海拔的升高从减少到增加的变化趋势,地面芽生活型物种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呈非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状况,2018年5月和8月利用铗日法和陷阱法对保护区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获得小型兽类物种20种。中国鼩猬、黄龙鼠兔、褐腹长尾鼩和缅甸长尾鼩是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兽类新记录,原记载于保护区的少齿鼩鼹应为鼩鼹属一隐存种,斯氏缺齿鼩鼱是一珍稀物种。对小型兽类来说,分布上述兽类新记录的保护区中海拔段值得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4.
沿海南尖峰岭林区海拔梯度设立164块25 m×25 m样地,分析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森林采伐对这种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峰岭物种丰富,164块625 m2样地共记录植株65 144个,分属84科253属596种;原始林的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现双峰型的分布格局,主要受尖峰岭地区水热、光照、群落特性等因素控制;径级择伐后森林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波动上升;皆伐后森林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梯度剧烈波动;原始林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高而缓慢上升;径级择伐森林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首先随海拔增高而平缓上升,海拔800 m处最高,之后缓慢下降;皆伐林中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高先上升,海拔680m处达到一个峰值,然后下降,海拔850 m处又开始继续上升;和原始林相比较,径级择伐森林总体而言沿海拔梯度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而皆伐森林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彭俊贤 《林业科技》2011,36(4):38-39
影响林区气温因子众多,其中海拔和坡向影响最为显著。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林区气温空间分布模拟的技术,并分别对4个技术环节,即基准海拔气温换算、气温插值、海拔梯度修正和坡向影响修正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梯度格局法沿海拔梯度设立样方,对河北承德辽河源地区天然油松林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油松林最大株高和海拔呈现负相关线性关系;油松林的最大胸径沿海拔梯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油松林的平均株高在海拔775~1270 m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海拔1340~1465 m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有在海拔775 m的平均株高与1340 m和1465 m的平均株高比较差异显著;油松的平均胸径随着海拔的升高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选择分布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中山带(海拔2900~3300 m)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生长与海拔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胸径和树高大小从郁闭林2900 m 到高山林线3300 m 处的变化规律表明,青海云杉生长在海拔3200 m 以上受到环境胁迫作用明显;青海云杉更新苗和非更新苗密度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也证实了这一点;(2)随海拔梯度的增加,青海云杉林地年降水量递增率平均值为19.94 mm/100 m;年均气温递减率大小为-0.67℃/100 m,青海云杉生长最低气温为-1.72℃;热量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海拔3200 m 以上青海云杉的生长;(3)土壤剖面年均温度沿海拔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而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其含量也不断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海拔土壤酸碱性呈碱性;青海云杉林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但是随海拔梯度增加土壤温度降低使得有效养分供应不足;(4)方差分析表明,海拔梯度影响下的环境因子对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生长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土壤化学性质(10.261)>气象因子(7.900)>土壤物理性质(2.535),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是影响林木生长的最关键因子。上述研究结果有望为祁连山森林培育和保护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也为干旱、半干旱区亚高寒山地森林植被对环境变化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择祁连山西水林区排露沟流域(北坡)中山带海拔2 900~3 300 m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以海拔2 900 m为基点,沿海拔梯度每升高100 m等高线设置3个调查样地,共设置了15个调查样地,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下的青海云杉生长发育与气候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梯度的增加,青海云杉胸径和树高大小先减小后增加而后又逐渐减小,在海拔3 200 m以上,青海云杉生长受到环境胁迫;林木冠幅大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而增加,郁闭度大小则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先是逐渐缓慢增大而后迅速减小;在海拔梯度逐渐增加的基础上,非更新苗密度不断减小,而更新苗密度先是减小后增加而后又逐渐减小,在海拔3 200 m以上青海云杉更新苗受到环境胁迫作用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西走廊西段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探讨荒漠戈壁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以甘肃荒漠戈壁灌木群落为对象,在800~3 200 m的海拔范围内设置12个海拔梯度,探讨物种多样性沿海拔的变化特征。【结果】荒漠戈壁灌木群落类型沿海拔从低到高依次有沙拐枣+梭梭群落、泡泡刺群落、沙拐枣+泡泡刺群落、泡泡刺+红砂+沙拐枣+膜果麻黄群落、合头草+红砂群落、泡泡刺+红砂群落、合头草+盐爪爪+红砂群落、灌木亚菊+细枝盐爪爪群落、合头草群落、盐爪爪群落、盐爪爪+红砂群落、红砂群落,其中,红砂、合头草和泡泡刺等为分布范围较大的优势种;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从低到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 000~2 200 m内,其中,丰富度Gleason、Margalef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Wiener、Simpson指数随海拔上升表现出显著的单峰型格局(P0.05),海拔显著影响荒漠戈壁灌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0.05);虽然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与海拔极显著相关(P0.01),但物种多样性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稀少;大多数相邻海拔梯度间灌木群落的Jaccard相似水平较低。【结论】河西走廊西段荒漠戈壁以灌木为优势种的群落呈区域性的斑块状分布格局。不同海拔梯度内灌木群落的建群种都发生了变化。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试验,以祁连山典型林分的建群树种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青海云杉树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拔从低到高,青海云杉树高总体上呈单峰型曲线变化,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最大值分布在海拔3 200m处,为12.4m;最小值分布在海拔3 300m处,其值为7.3m。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海拔梯度总体上呈单峰型曲线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海拔3 200 m处,分别为3.34t·hm-2和0.92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