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黄土高原东部288个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8年7月10日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冷涡底部下滑槽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这次暴雨的主要成因。远距离台风使低空急流加强,高低空急流耦合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强烈的动力条件。θse能量舌向河套地区的伸展与午后增温加剧了能量的增长,二者共同为暴雨区提供了热力条件。台风西进,副高北抬,使系统缓慢东移,影响系统长时间维持在陕西北部上空,是造成强降水持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为主,对近65年来登陆福建省的台风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台风更经常地从福建省中北部地区登陆;②登台入闽型是福建省台风最主要的登陆路径;③在4种台风登陆类型中,北部登陆型台风平均中心风力及最大风速均最大,危害也最为严重;④厦门、泉州、福鼎、福清、福州、蕉城、莆田、漳浦、诏安是福建省受台风危害最为严重的县(市、区);⑤台风对林业的影响主要有导致林木折断倒伏,林内枯枝落叶增多,台风期间容易导致山洪、泥石流和大面积塌方等地质灾害,对台风的防范对策主要是建设与巩固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屏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正确认识台风对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对尾巨桉树干液流在台风前后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对台风天气的响应,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台风过程中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风当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台风登陆前后(单峰)不同,呈不规律多峰型曲线,树干日均液流密度(2.89 mL·h~(-1)·cm~(-2))较台风前减少53%,夜间液流波动较大;日间最大峰值(7.76 mL·h~(-1)·cm~(-2))出现在下午,峰值较台风前降低55%,树干液流日通量极显著小于台风登陆前后;台风登陆前树干液流密度峰值(17.4 mL·h~(-1)·cm~(-2))及平均液流密度(6.15 mL·h~(-1)·cm~(-2))分别是台风登陆过后的1.24倍和1.14倍,台风后树干液流日通量较台风前均有所下降;台风当天,影响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风速、大气温度、空气湿度、水汽压亏缺和降雨量,液流与风速的相关系数较台风前增大52%,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是台风前的2.6倍,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较台风前均下降了50%左右,而台风登陆前后之间的主要影响因子差异不大。[结论]台风当天的日均液流密度、白天的平均液流密度和日通量均极显著小于台风前后,而夜间液流显著大于台风前后;台风前后的日均液流密度差异不显著,夜间液流台风前显著大于台风后;台风过程中风速成为影响液流的关键因子,与太阳辐射相关性不显著,其他影响因子与台风前后相同,但相关系数除风速和降雨量外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1~2011年湘赣地区10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及诸环流特征指数资料,分析了6月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异常特征和对湘赣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副高东西位置异常变动与整个北半球大范围环流形势调整相联系,前期冬、春季节南海副高、北半球副高以及西太平洋副高自身强度变化,对6月副高东西位置异常变动具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性。湘赣地区降水主要受副高东西位置异常变动的影响,副高南北位置的影响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6.
10月5日,台风菲特登陆。浙沪闽等地迎来一场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和大暴雨为此,气象部门连续多次发出了暴雨预警。雨情、水情、汛情引起各方的关注。 浙江余姚惨遭重创,降水量达68个西湖。数日后,城区积水基本消退,交通恢复通畅。在整个城市被浸泡在大水中后,人们不得不重新深思:灾后要如何重建水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7.
利用ECMWF资料、FY2E资料、常规天气观测资料,从中尺度天气系统、过程大气物理量等多方面,对2018年8月29~30日珠海市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受南海热带云团和强盛西南季风影响,造成珠海市出现连续的强降雨天气;降水区域上空各层次均存在明显的低涡中心,强降水区域主要位于急流轴的左侧;过程中大气垂直速度较强,不稳定能量充足。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正在严重侵蚀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是继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以来的又一个重灾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因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共造成270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120亿元。也就是说,因为各种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去年中国损失了20万亿GDP的1.06%!台风和强热带风暴无疑是其中的“主角”。2006年共有7个台风和强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登陆时间早、时段集中、移动路径复杂,而且影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灾情重,均为历史所罕见。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登陆时风…  相似文献   

9.
2013年8月12-14日,黑龙江省自西向东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此次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林业等受灾严重。高空低涡、高低空急流以及地面低压是此次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而且水汽、动力等物理量条件均有很好的配合,东海、南海为暴雨天气发生区域输送了大量充足的水汽,地面暖锋持续稳定使得降水长时间维持。灾害发生后,黑龙江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迅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灾民救助和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10.
台风“威马逊”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月18日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中心风力达到60m/s,是1973年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此次台风对区域森林植被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导致树木倒伏、折干和折枝,严重制约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持续发展。影响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树种选择、森林结构、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和树木健康状况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台风"威马逊"干扰后调査结果表明:树种选择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抗台风能力最直接的因素,是决定沿海地区防护林、城市绿化和新农村森林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环节。该研究将为海南沿海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灾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 1964年前试验地概况及风源风害分析灯塔县西马峰乡岳家、大纸房、新生3村位于县西南部、太子河北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冬季受太平洋大气环流和蒙古高压带的影响,春季受西太平洋南副高压带的影响,多有西北、东南、西南6~7级以上害风出现。据县气象资料表明,1961年刮大风36天,风速高达20~21m/s;1962年刮强风47天,风速平均15.9m/s。因风级大、频率高,3村受害比较严重,减产2成以上的耕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1~2010年恩平市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恩平市40年来暴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恩平市40年来年暴雨日数平均为13.0d,主要集中在4~9月。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最大值为1975年、1976年、1993年、1997年、2001年的19d,最小值为1977年的5d。年暴雨日数呈缓慢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0.0474d/年。最大日降雨量为391.6mm;1h最大雨强为125.9mm,10min最大雨强为33.6mm。降水强度总体上呈现逐渐轻微减小的趋势。暴雨对年降水量的贡献较为明显。恩平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前汛期为锋面(冷锋、静止锋)、西南倒槽、低涡、急流、高空槽、切变线等;后汛期为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等,其中热带气旋是造成后汛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站区2016-2018年自动气象站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森林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陇山生态站区最热月平均气温35.9 ℃,最冷月平均气温-21.9 ℃,气温年较差57.8 ℃,气温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年均降水量847.3 mm,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3%;年总辐射量1 185.28 MJ/m~2,年日照时间2 419.8 h,月变化较大;年平均风速0.7~1.2 m/s,最大风速13.7 m/s,全年盛行西南风和西南偏南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东山县温度、光照、风速、蒸发量,降雨量等气象因子的年、月际变化特征,发现气象因子对海盐产量影响很大,其中温度、光照、风、蒸发量与盐产量都呈正相关,而降水量则与盐产量为负相关,台风引起的大暴雨会对当年的海盐年产量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较敏感,探究该地区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对揭示我国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减缓或防止土地沙漠化和制定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西鄂尔多斯荒漠夏季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组成、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运用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判定了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西鄂尔多斯夏季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关系为δD=7.287δ18O+1.170;大气降水δD(δ18O)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温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大气降水过量氘(d-excess)均为正值且小于全球平均d值(10‰),表明该地区受到了海洋季风作用的影响;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得出西鄂尔多斯荒漠在6月和8月的水汽来源于大量局地蒸发和西北方向的水汽,特大暴雨(30 mm)是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而7月的水汽来源于东南和西南方向海洋性水汽团。[结论]西鄂尔多斯荒漠大气降水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西鄂尔多斯夏季降水量效应显著,温度效应不显著;夏季降水受到西北方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季风以及局地蒸发水汽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短时暴雨呈上升趋势,特别从2011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年降雨量显著增大,导致高强度降水频率显著增大,造成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从短历时降水强度历年变化、短历时降水极值入选个例、短历时降水强度均值对比、呼和浩特短历时降水≥10 mm雨强次数变化以及短历时最大降水量空间分布5个方面分析了呼和浩特短历时强降水特征变化,并提出了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fluent计算流体力学平台,采用standardk-ε模型simple算法对山东师大新校区综合教学楼周围的风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计算域尺度从15h×10h×6h调整到15w×10d×6h(其中w为建筑物长度,d为建筑物宽度,h为建筑物高度)时,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另外当入流风方向为西北风,来流风速为1.6m时,距建筑物上风向200m位置受建筑物影响西北风变为北风,在教学楼区域形成多湍窝及高风区的复杂风场,在距建筑物下风向500~600m位置,建筑物对风的影响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多风管苗木喷雾机风送距离短、机型体积与载重量大的问题,对苗木喷雾机风送系统中的多出口装置结构进行优化模拟和试验验证。设计了多排八出口、多排六出口和双排八出口3种多出口装置,采用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多出口装置型式对出口风速和风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与模拟风速数据大致相似,3种装置出口风速试验值和模拟值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596 6,0.968 8,0.696 3,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多排六出口装置出口风压最高,平均风压为662 Pa,各出口风压与风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排六出口装置出口风速比八出口高,出口风速范围在29.52~34.85 m/s,各出口风速均匀性更好;在风机3 000 r/min转速下,风管出口风速在喷雾距离0~1.5 m范围内衰减较快,在5 m处风速衰减到1.5 m/s左右;在相同风管高度间隔时,风速边界随风管出口数量增多而增大,与出口风速无关;风送系统外流场在4 m距离内风场垂直面的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较好,5 m距离以上均匀性较差。综合考虑喷雾机整机尺寸和承载能力,多排六出口风送系统更合理,气流射程和雾滴沉积分布能满足5 m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FLUENT对风环境模拟的厦门岛道路植物景观种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莫兰蒂(MERANTI)"台风后厦门岛典型道路植物景观风损情况及植物种植参数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借助CAD和FLUENT软件对行道树种植参数进行模拟,探讨不同高度、冠幅和株距等不同种植参数下其在风环境中的受力和适应性。结果表明:行道树的抗风性能表现与种植参数有关,通过适当的种植参数调整可大大降低风损率及风损级别,提高道路植物景观整体的抗风性能;行道树高度选择9~11 m,种植株距不小于0.8倍冠幅且不大于1.5倍冠幅较为适宜,其抗风性能表现最佳;同时,风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树种、种植结构等其他因素影响。基于前期数据模拟及结果分析,文章从树种选择、树种高度、株距和种植结构等角度为厦门岛提出相应的种植策略和树种建议,以期为厦门岛及其临近易受台风影响地区的灾后道路植物景观修复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芭蕉溪小流域2003年降雨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芭蕉溪小流域2003年降雨131次,降雨量为1388.5mm,汛期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8.37%;根据降雨类型划分,流域内全年小雨出现的次数为83次,中雨为37次,大雨为12次,暴雨和特大暴雨均为0次,大暴雨出现的次数为1次;次降水时间以6~12h频率出现最多;相当暴雨日为12个,主要集中在4-9月份;各月日平均降雨量以8月份最大,降水强度以9月份最大;流域内月降雨量与其月降雨侵蚀力呈逻辑斯蒂函数关系,次降雨侵蚀力与次降雨量呈现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