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祝亚云  王磊  江浩 《江苏林业科技》2022,49(1):24-27+33
该文以“重叠次数n”与“重叠率r”为指标对江苏风景名胜区和其他5类自然保护地在范围上的交叉重叠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为江苏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优化调整提供一定参考。截至2019年底,江苏共批复设立风景名胜区22个,面积1 664.67 km2。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涉及交叉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有16个,与其他5类共计45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含8个交叉重叠类型,交叉重叠总面积476.62 km2。通过整合优化,江苏风景名胜区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的次数和重叠程度都有所降低,涉及交叉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有15个,与其他5类共计35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含7个交叉重叠类型,交叉重叠总面积360.88 km2。太湖风景名胜区和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风景名胜区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最为复杂的区域,狼山风景名胜区及茅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风景名胜区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程度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正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共有风景名胜区10处,总面积14336.19公顷,全部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别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风景名胜区、青山关风景名胜区、景忠山风景名胜区、喜峰雄关大刀园风景名胜区、五虎山风景名胜区、白羊峪风景名胜区、菩提岛风景名胜区、青龙山风景名胜区和滦州古城风景名胜区。一、现状唐山市10处风景名胜区具备完整的自然生态保护功能,同时富含山水文化、红色文化、长城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特色。南湖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1公里,以采煤沉陷区生  相似文献   

3.
《绿化与生活》2014,(1):56-56
日前,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编制报审的《八达岭-十三陵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终获国务院批准。该《总体规划》是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有关要求,多角度统筹编制而成。  相似文献   

4.
《园林科技》2008,(2):49
近日,建设部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拟通过组建建设部监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和省级建设(园林)主管部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两个层面的子系统,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5.
《园林科技》2006,(1):50-50
根据建设部《关于搞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经审查,建设部城建司确定北京八达岭等18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1日,天池风景名胜区从全国187家国家风景名胜区中脱颖而出,荣获建设部颁发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获得国家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协会经省民政厅批准,于1989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召开成立大会,到会的有来自全省各风景名胜区、城建部门,旅游部门和文化战线的代表共86人。协会的宗旨是:为我省风景名胜区事业服务,维护风景名胜区合法权益,加强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8.
仅仅10多年,少为人知的武陵源走向世界,她的来龙去脉,个中情由,有史可鉴。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显山露水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在武陵源建立。以后,又相继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武陵源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说,武陵源开发是林业开发、森林综合利用的丰硕成果。因为它首先建立在林业部门职工长期辛勤劳动的勇础…  相似文献   

9.
张俊玲 《防护林科技》2010,(2):F0002-F0002
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与繁华的市区隔水相望,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面积38km^2,外围保护地带规划控制面积88km^2,是独具特色的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0.
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溶洞景观和黄大他古迹游览及清凉世界、避暑胜地闻名海内外。经多年的风景林培育和封山管护,区内森林繁茂,植被葱郁,已成为风景名胜区内一大景色和中心景观,吸引无数海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游览和避暑度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摸清风景名胜区内风景林植被类型、生长状况、分布特点及演替过程,我们对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林植被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风景林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以及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工基本情况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区北侧的金华山(…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报道     
建设部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建设近日,建设部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拟通过组建建设部监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和省级建设(园林)主管部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两个层面的子系统,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将综合运用遥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以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依据,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印发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和监督检查办法》,确立了风景名胜区黄牌警告和退出机制,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科学管理水平、政府的监管力度和公信力。《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本期刊登了一组新西兰及广东佛山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的图片,仅供读者交流欣赏。  相似文献   

13.
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大,规划层级高,涉及信息面广,丰富、多源、多层次的业务数据集成应用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实际,以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水平为目的,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采用GIS、卫星遥感以及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集成,研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信息化监管平台和移动端微应用平台,实现了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一张图”和业务成果数据信息化矢量化管理,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遥感监测数据库,对推动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和智慧化平台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中的居民社区系统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居民点规划的延伸和系统化。所谓社区,在《旅游社会学》上指地域团体社会及地域组织单位,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系统是社会的一部份,是指长期或相对长期居住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含农民、职工、单位和部队)。  相似文献   

15.
以南北湖风景区的鸟类为例,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业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余静静  陈方明 《绿色科技》2014,(11):280-282
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进行了筛选和分类,并从其景源的类型结构和等级两方面作了整体分析,对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的特色,指出了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木兰山风景名胜区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充分依托原生态的大自然环境,深挖木兰文化和宗教文化,突出“木兰故里”、“宗教圣地”和“地质奇观”这三大主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踏查与问卷调查,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白云山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趋向进行民意调查,就白云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在不同季节对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动植物实地踏查,调查范围90.8平方公里,共调查乔灌草样地210块,调查了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完成了动植物种类编目,标定了国家和北京市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划定了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进行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为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引入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必要性及其在维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游憩质量的重要意义,初步探索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原则、内容,并对未来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