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4种药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试验选择了多菌灵、百菌清、灭病威、苯醚·甲硫4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50%苯醚·甲硫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0%灭病威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次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低于40%灭病威悬浮剂,50%百菌清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低。由试验结果推荐在生产实践中使用50%苯醚·甲硫悬浮剂以1000~1500倍液及40%灭病威悬浮剂以500~1000倍液,在侧柏叶枯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分析南郑县侧柏叶枯病发生情况、发病林木虫害与土壤生长环境,病原菌检测,对比分析侧柏与油柏鳞叶、树冠结构等基础上,结合季节性干旱,提出干旱缺水是南郑县侧柏叶枯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出适合在北方地区侧柏叶枯病防治中应用的药剂类型以及防治的最佳时间,开展了侧柏叶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均对侧柏叶枯病有一定的效果,以40%苯醚甲硫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最好,为96.00%;防治时期以叶枯病大发生时施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Alternaria sp.Pestalotiopsis sp.)发生严重,作者应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并评价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田间大面积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对侧柏叶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效果最好,第四次施药后10 d在两块试验地防治效果分别为80.35%、84.03%;其次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利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园区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对侧柏幼林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了75.49%。通过田间试验得出结论,上述4种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5.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了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选择了50%多菌灵、50%百菌清、40%灭病威、40%苯醚·甲硫、50%叶枯唑等5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0%苯醚·甲硫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其次是50%叶枯唑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50%灭病威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63%。防效依次为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0%多菌灵40%灭病威50%百菌清;随着药剂稀释倍数的加大,防治效果呈递减状态;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宝鸡市不同时段防治侧柏叶枯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宝鸡市麟游县研究了不同时段(5、6、7月)利用40%多菌灵、40%百菌清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效果,结果为5-7月每月喷施药肥混合液可将侧柏叶枯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5.5%~63.1%,病情指数控制在6.5~30.4,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作用显著,其中6月效果最明显。宝鸡市侧柏叶枯病可用40%多菌灵与40%百菌清1∶1配比800倍液和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在6月防治。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了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选择了50%多菌灵、50%百菌清、40%灭病威、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种化学药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0%苯醚·甲硫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其次是50%叶枯唑1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50%灭病威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只有63%。从药剂防治效果来看,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0%多菌灵40%灭病威50%百菌清。并且随着药剂稀释倍数的加大,防治效果呈递减状态。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8.
侧柏叶枯病的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又名扁柏、香柏,在中国分布极广,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2011年春季甘谷县天门山景区及一些乡镇侧柏主要栽植区发生了大面积的侧柏叶枯病害,危害树种主要是侧柏、洒金柏;连续3 a蔓延、扩展。危害部位主要在鳞叶及幼枝,罹病植株10~15 d后就会出现大量落叶,枝条干枯,甚至枯死[1]。2014年调查,全县侧柏叶枯病发病株率  相似文献   

9.
七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及适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5年,针对侧柏叶枯病采用喷雾防治法,从7种常用杀菌剂中,每2种或3种组合配型,根据标准地调查法分析抑菌率和抑菌浓度,从中筛选出适合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最佳药剂组合模式。3种药剂组合中各自的最佳组合浓度配置为,多菌灵8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叶枯唑800倍液,抑菌防治效果最好(90.2%);甲环唑800倍液+丙环唑100克,抑菌防治效果为80.0%;灭病威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抑菌防治效果为70.1%。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洋县汉王山林场位于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区,总面积6.4万多亩。从1960年建场到1983年底,全场80%以上的荒山荒坡已绿化成林,其中侧柏纯林面积达4700多亩(10年生以上的幼林占80%,10年生以下的幼树占20%)。1980年前侧柏幼林生长良好,1981年冬,在两角山工区樟绵湾发现侧柏叶枯病,轻者枝叶失绿发黄,重者枝叶枯死。1982年春即发展到500多亩,1983年5月又蔓延到1000多亩。而以海拔600~950米之间最为严重。当年冬整个侧柏林均有感染,感病率达90%以上,枯死率也随之剧增,严重地影响了侧柏林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侧柏叶枯病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资料可资借鉴。为了摸清该病的发生发展规  相似文献   

11.
森林病害南京的竹叶锈病及其病原菌(朱熙樵,《江苏林业科技》,1992,1:27—30)杀菌剂烟剂防治侧柏叶枯病试验(戴雨生等,《江苏林业科技》,1992,1:31—33)  相似文献   

12.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Chioroscypha platyclaclus sp.nov.以子囊孢子侵染当年生新叶,翌年3月出现症状,6月在枯死叶上形成子实体。首先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发病,随树龄增加病情加重。病害的发生、发展与6月份的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与冬季气温和降雨量呈负相关。根据气象因子可以初步预测下年病情。  相似文献   

13.
提起毛竹枯梢病,对浙江沿海和北部竹区来说并不生疏。那里的竹农与枯梢病的斗争已有多年。但是对我国大多数毛竹产区来说,还是一个新问题。近年来,江苏、江西等省也发生了毛竹枯梢病的为害,因此,有必要作一介绍,供各地防治参考。毛竹枯梢病的症状枯梢,顾名思义,是梢头枯死。因是传染性病害,所以称枯梢病。其实不仅表现为枯梢,还有枯枝甚至整株枯死的现象。该病发生在当年新竹上,浙江省每年7月上中旬就开始零星发生。起初在枝条的节叉处出现褐色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白皮松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落针病、赤枯病的发生不断增加,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将造成资金的浪费。分别介绍了落针病、赤枯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技术以及这两种病同树发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Disease based index,D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在林龄相对一致(34±2)年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赤枯病病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赤枯病病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病基指数,即立地对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病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病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病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林分密度是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65. 61/(1+e-0. 001 5 x+2. 32),决定系数R2=0. 519 8,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赤松赤枯病的病情指数时,平均预估误差是5. 35%。4)将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为:Ⅰ为极轻病害发生,Ⅱ为轻度病害发生,Ⅲ为中度病害发生,Ⅳ为重度病害发生,Ⅴ为特重度病害发生。【结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赤枯病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可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作者在“国外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将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归纳为三大类型:干枯型枯梢病、流脂型枯梢病和综合型枯梢病。并对各大类型枯梢病发生特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铅笔柏枯梢病Phomopsis juniperovora、铅笔柏芽枯病Trisetacus junipe-rinus和桧柏叶枯病Cercosppora sequoiae var.juniper三种苗期病害的症状、病原形态和病害发生规律作了比较,同时提出了以针对枯梢病为主,兼治其他两种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许昌市柳树枝枯发生的数量、程度、立地条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柳树枯梢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①杨柳腐烂病是导致柳树枯梢的直接原因,其感病指数与柳树枯梢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79;②柳树的树种(品种)间抗腐烂病能力和枯梢程度差异显著,馒头柳枯梢程度最重,其腐烂病感病指数也最高。③减弱树势的因素如病虫危害尤其是蛀干害虫危害、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等均会导致枯梢程度加重。在防治对策上,应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杀菌剂烟剂防治侧柏叶枯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烟剂使用方法的同时,着重指出了用杀菌剂烟剂防治侧柏叶枯病,宜在该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盛期的6月中旬,按每公顷15kg用量,于逆增气流强烈的傍晚放烟,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杀菌剂Ⅰ号烟剂防治效果优于Ⅱ号烟剂。在丘陵山区郁闭度较大的侧柏林内应用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