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开展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以阴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和立竹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9 cm、13.3 m、2160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5.1 cm、11.1 m、285株.hm-2、208.531 m3.hm-2;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和立竹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坡位以下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7 cm、13.2 m、2152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6.6 cm、11.2m、270株.hm-2、209.211 m3.hm-2;毛竹、杉木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  相似文献   

2.
对1995—2008年国内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研究成果,从竹杉混交林造林效果,土壤肥力影响,混交林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水文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泗坑村营造的7年生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毛竹纯林的林下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毛竹纯林和杉木纯林高,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比毛竹、杉木纯林高。表明,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改善了土壤养分,促进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尤溪县梧园村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中,杉竹混交林土壤的容重低于毛竹纯林,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度、孔隙度比都比毛竹纯林增加,杉竹混交林土壤的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杉竹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毛竹纯林增加,土壤的酸性得到改善。说明混交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发挥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及养分的有效化,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杉木林采伐迹地在留养部分杉木萌条的同时,栽种毛竹形成杉竹混交林,比单一营造毛竹林节约造林成本,又可使采伐迹地提前恢复森林环境.皖南山区杉木商品林采伐迹地面积较大的地区,采用杉竹混交,迹地更新,在生产上是较为适用的营林方式.  相似文献   

6.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调查研究表明,杉木与枫香2:1行状混交种间关系协调,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混交林分生长量和生产力较高,混交林林分的蓄积量、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50.76%和51.66%,且混交林改善土壤肥力效果好,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是改造杉木低产林、防治地力衰退及扩大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植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在栽培适宜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进行人工杉木近熟林不同强度的间伐,并于林冠下套种毛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林分郁闭度0.4的林冠下套种毛竹,其成活率比全光照高24%,成竹数为全光照的78.9%,新竹胸径、竹高比全光照略高,可达到充分利用林地、加快竹林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毛竹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竹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35 0株·hm-2 的混交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 ,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 0 5 4 5t·hm-2 ,比毛竹纯林多 3 0 4 9t·hm-2 ;地上部分总持水量达 2 5 4 2 4t·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增加 3 14 3t·hm-2 、3 30 9t·hm-2 ;0~ 4 0cm土壤层贮水量达 6 11 2t·hm-2 ,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它混交林都大 ;初渗值达 6 0 86mm·min-1,稳渗值达 2 4 32mm·min-1,分别是杉木纯林 2 8倍、2 3倍 ,是毛竹纯林的 2 5倍、1 6倍 ;年水源涵养量达 14 4 15t·hm-2 ,比荒山大 2 376t·hm-2 ,比杉木纯林大 74 0t·hm-2 。  相似文献   

9.
杉木毛竹混交林的毛竹地下鞭根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1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提高有促进作用。杉木密度为900~1350株/hm2时,壮龄鞭比例比较高,毛竹地下结构比较优化,更新快;毛竹竹鞭有92.8%分布在0~40cm土层中,其中0~20cm土层中占60%以上,大于40cm土层中仅占7.2 % ;杉木能促进竹鞭向纵深发展,随杉木密度的增加,0~20cm层鞭根减少,20cm以上鞭根明显增加,岔鞭数加大。  相似文献   

10.
11.
毛竹叶及其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检测毛竹叶及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就总体而言,毛竹叶和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毛竹叶及竹鞭非极性与极性生化物质的差异而言,毛竹叶及鞭弱极性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强于极性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空间调查数据的增多和有重复的空间格局试验设计的需要,重复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不断得到研究和应用。采用有重复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株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I类经营模式下形成的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呈现随机分布,II类和III类经营模式分别在1.6-2.2 m和0.4-2.6 m尺度上达到了均匀分布的显著水平,表现为随着经营干扰强度的增大,毛竹种群在小尺度(〈3 m)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较大尺度(〉4 m)上,3种营林模式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母株与新分株的空间关联性在3种营林模式下较为一致的表现出小尺度上的正关联,并在III类经营模式下,0.6 m、0.8 m和2.2 m尺度上达到了正关联的显著水平,而在较大尺度上,3种营林模式母株与新分株空间格局均表现为无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毛竹春笋早出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余姚市主要笋用竹种──毛竹,进行高度集约经营试验,同时应用了最佳利用光能、热能、二氧化碳、水和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技术,达到每公顷年产春笋36.75t,产值22.081万元,净收入16.023万元,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母竹林、材用林和景观林3种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在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其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符合毛竹林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经营模式可在生产上应用;景观林是一种近自然经营模式,竹林生产力较小,年龄结构老化,土壤理化性质较好;材用林新生竹径级和株数率呈上升趋势,土壤质量指标与景观林间差异显著;母竹林初次强度采伐降低了林分质量,提高了小径竹株数,是一种破坏性经营模式,由于经营措施的频繁干扰,土壤性质界于材用林与景观林之间;3种经营模式的经营措施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5.
毛竹人工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低产人工林分进行改造技术试验,连续观测3年,结果表明,各处理各年度对毛竹生长3个指标差异显著,尤以施化肥、饼肥及全垦对出笋数、胸径有极显著差异,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11-2013年11-12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林进行稻草+砻糠不同比例30 cm厚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覆盖,竹笋产量、经济效益均十分明显;竹林应选择交通便捷、靠近水源处,立竹密度2600~3200株/hm2为佳;施肥应少量多次,并在覆盖前对林地进行分次浇透;对覆盖物要及时处理,减少竹鞭上浮及跳鞭现象。  相似文献   

17.
毛竹若干性状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若干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为毛竹的系统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毛竹性状存在较大变异,RSD最大的性状是10 m处直径,RSD最小的性状是地径壁厚;毛竹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一般呈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各性状之间存在普遍的相关性;毛竹29个性状根据变量之间差异的大小可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中前两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毛竹基腐病在衢江区的发生,为害情况,为害症状,病原菌及发病规律,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运用预测预报,营林技术,清除病原,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毛竹林分结构调查,标准竹解析法测定毛竹林分立竹秆形结构,参照GB/T15780-1995标准采集竹材材性测试样品,并采取实验室测试分析法测定其材性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壤性状、土壤营养成份、毛竹年龄对毛竹胸径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纤维长宽比等的影响。经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土层厚度、水解氮含量与年龄等都对毛竹纤维长度影响显著,速效磷含量对毛竹纤维宽度影响显著,有机质含量对毛竹纤维长宽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韶山景观竹林进行林相整理、疏伐抚育并施以氮、磷、钾和复合肥处理,处理20个月后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人工施抚育明显改变了林内的层次结构和盖度,灌木和草本层部分种类增加,对照与处理在总数上差异达显著水平;施肥处理后,样地中草本层和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后草本层和整个群落的相似系数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