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洱源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推动全县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发展林业产业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对于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林地经济,能够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东港市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78家,主要经营板栗、苗木、中药材、果树、柞蚕、食用菌、养鹿。该文总结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自身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邯郸平原的林业经营形式主要有集体经营、联产承包经营和单户经营等3种;这些经营形式,是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当前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对林业生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本文还提出了影响林业发展的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尤溪县池田公社在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于今年初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林业股份公司,将集体的山林折股联营,较好地协调了统包结合和责权利的关系,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一、林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以推行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变革发展迅速,但林业经营体制的改革起步较晚。林业“三定”后,部分地区在荒山造林和经济林的生产经营方面初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而多数地区的集体用材林仍然采用着原有集体管理的老办法。纵观三十年来林业生产发展的曲折过程,因政策多变,致使林业生产几起几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林业工作中没有解决好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改革已使林业焕发了活力,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创新林业发展机制、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改革取得的成效和意义大大超出了林改本身。1.广大林农作为林业经营的主体得到充分体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木所有权大部分转变为农民个人所有,从法律上给予了确权发证,从而使私有林真正从实践上奠定了林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的活力大大增强。广大农民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林农作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林业“三定”,落实了农村林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村林业生产由以集体经营为主,转向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从1981年以来,林业又经历了由“各自为战”到联营的转变过程。武宁、修水两县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发展国营、集体和农民个人造林的同时,实行了一种国乡联营造林的新形式。实践证明,在林区县,实  相似文献   

7.
筠连县林业分类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走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通过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正确指导林业生产,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雏护自然生态平衡。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巩固林业基础产业,确立和培植林业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发展层次和秩序,确定区域开发重点项目,是林业实现增产增效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林业分类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正是当前林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只有盘活森林资源,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经营管理机制,激发广大林农投入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林业生产力,提高森林资源的经营水平。只有将林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使用权给予林农,才能切实保障林农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促进农民增收。使山林绿起来,林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文章具体论述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给林农所带来的具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明晰了森林资源产权,确立了林农在林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三个方面明晰了林业产权:首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不同法律性质的林权做出划  相似文献   

10.
文山州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林地生产经营自主权,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州累计发展各类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达477万亩,人均有特色经济林1.4亩。  相似文献   

11.
一、林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必然趋势 林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林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一是由于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民对林业产业化开发有强烈的现实要求;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流通体制的逐步完善,广大农民对市场由一无所知到得心应手。三是一大批规模大、产量高、效益好、发展势头好的典型的示范带动,促进了林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所占农  相似文献   

12.
正大理州林业用地面积3053.1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1.8%,94%的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人均拥有林地9.96亩,是人均耕地的10.6倍,林产业大有发展空间,生产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路就在山林。大理州林业局党委结合实际,建设现代林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发展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前苗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木生产的种类和质量 ,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所以 ,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苗木的生产和经营 ,建立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秩序 ,是建设现代化高效生态林业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目前 ,在苗木的生产、经营和新品种推广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为了维护广大生产者的利益 ,提高林业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整顿苗木的生产和经营秩序 ,科学地组织生产 ,依法经营 ,确保种苗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快速地发展。1 存在的问题1 .1 上的过猛 积压量大粮食价格的持续低落 ,使农民产生见“益”思迁的心态 ,育…  相似文献   

14.
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林农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事物,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营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江西省遂川县为例,对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一、基本情况遂川县现已发展林下经济近8.6万亩,并以每年10%的速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数字林业”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林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集中体现在林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使用上.本文介绍了中国林业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以某林业企业自主研发的林业生产经验信息管理平台为例,对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并对林业生产经营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林业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通过进一步创新林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的林业生产经营体系,必将对推动全省高原现代林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长期从事基层林业工作,立足全省省情和林情,结合工作经验,对如何创新青海省林业生产经营体制和促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乡村林业经营体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加大了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力度,并且近期有了较大的突破,各种林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和发展。我省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目前,全省已有乡村林场和各种经营形式的林场2400多个(除172个国营林场外),研究适合乡村林场的经营体制已是十分紧迫的课题和任务,也是关系林业发展的关键和要求。1经营体制的种类和特点三中全会以后,云南省林业上实行了林业生产责任制和“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明确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政策,从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林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民成了集体林地的经营主体。在取得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之后,如何得到资金的支持、如何规避风险,就成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关键问题。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既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利益,它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重要任务,我国的林业与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林业自身特点的制约,林业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林业投融资问题将成为新时期林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应对新时期林业投融资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按照林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把营林、森林采伐、林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有机地联系起来,实行林工商综合经营,是我国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是改革我国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林业生产全面发展、建设我国现代林业的重要途径。所以,走林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办好林工商联合企业,对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林工商综合经营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林工商综合经营,是指把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即从营林生产、木材采运、到林产品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面对入世后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举国上下都在继续、深入地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过,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生产经营小型分散和承担风险能力弱等因素,有的调整成功了,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的调整失败了,反而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让农村、农业、农民在结构大调整中实现“多赢”?就笔者看来,把林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可以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过去,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与干部任期短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不少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