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计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花岭一江苴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实际计算,归纳总结了保护区旅游规划中对环境容量的认识、计算原则、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认为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法对环境的生物物理容量的计算是合理可行的,其结果能给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要运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采取实证论、规范论和形式化等方法来进行,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经验量测法、理论推测法等进行,并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确定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阈值范围或者最适容量,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良性循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环境容量是景区调控游客规模、实现景区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据。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按这些指标对大峡谷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2 395人次;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71 850人次。空间环境容量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限制因子,游客量随季节分布明显且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大峡谷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提出具体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环境容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6705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804000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180万人次为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测算表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为11213人次/d ,年生态环境容量为314万人/年,旅游环境容量为10789人次/d ,年旅游环境容量为302万人次/年。分析了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得出了大明山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的合理容量不宜超过302万人次/年。  相似文献   

6.
优良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很难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并因此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实行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的方针,加强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2 4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90.9万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59.5万人次为好;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根据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控制建没与发展规模,确保旅游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文  陆斌 《绿色科技》2020,(6):264-266,269
指出了海南分界洲岛为典型的海岛型旅游度假区,以分界洲岛为例,探讨了分界洲岛的旅游环境容量情况,主要从该岛的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外,其余3项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以及旅游社会环境容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分界洲岛旅游环境容量建设的策略,并为分界洲岛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林分密度控制试验中,对降水环境容量问题或土壤水分承载量问题关注较少,未充分考虑到土壤的水分、养分等重要环境因子对植物数量与种类的限制作用。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三道河口林场范围内,首次通过探索应用土壤水分和养分承载力来确定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分合理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若林分郁闭度大于0.8时,水耗严重,在干旱年份易导致林分大面积死亡,当樟子松人工幼林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小于3.8%时,立木出现旱死现象。建议将当地樟子松人工林的郁闭度控制在0.6~0.7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从交通环境容量、游客浏览心理容量等方面作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调查与测算,探讨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承载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酸雨与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酸雨概述 ,酸雨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敏感性和临界负荷 ,以及酸雨治理措施四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在酸雨对植物和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五岔沟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五岔沟林业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引入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必要性及其在维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游憩质量的重要意义,初步探索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原则、内容,并对未来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地开发规划初期,就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预测,是景区发展研究的一种创新。以待开发的武汉大富庵旅游地为例,运用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库区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计算模型,并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丹江口库区环境承载力研究。通过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分析了丹江口库区从2001~2005年综合环境承载力状况。研究表明:丹江口库区环境处于可载阶段,环境承载力具有逐步增强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策略,为丹江口库区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沙尘暴灾害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和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沙尘暴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即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抓好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加强应对沙尘暴灾害的能力建设,建立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加强公众教育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游憩承载力在游憩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憩承载力(简称RCC)是一种使资源环境与游憩体验和谐共存的管理机制, 包括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 可以帮助游憩区管理者制定游憩规划和场地管理。文中从RCC的理论出发, 列举了其相关因素, 并概括地总结了国内外在游憩区管理中对RCC的应用; 最后, 展望了其理论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路绿化主要树种滞尘潜力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绿化植物滞尘已成为缓解大气颗粒污染的最有效途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常见公路绿化树种,通过对其叶片滞尘潜力的探讨研究,以期筛选出滞尘能力强的植物,为公路交通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滞尘潜力差异显著,阔叶乔木中二球悬铃木、杨树、国槐叶片的滞尘潜力最大,分别为6.495 9 g/m2,5.736 8 g/m2,4.791 9 g/m2;常绿乔木中,侧柏是较好的滞尘树种,最大滞尘量为7.568 8 g/m2;灌木植物以忍冬叶片的滞尘能力最强,其次为紫丁香及卫矛,最大滞尘量分别为7.084 7 g/m2,6.062 5 g/m2,5.878 9 g/m2.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减噪效果好的植物配置模式,实地测定成都市16种常见绿化植物的减噪能力,选出乔木和灌木各3种,购置大苗并模拟测试多种组合方式的减噪能力。结果显示:①实地实验中,山玉兰、银杏、天竺桂、洒金桃叶珊瑚、金丝桃及红花檵木的减噪能力较强。②模拟实验中,银木+洒金桃叶珊瑚,天竺桂+红花檵木,杜英+洒金桃叶珊瑚的减噪效果最佳。绘制行道绿带植物规划示意图,为成都市绿化设计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旅游干扰下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风景区的游憩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景区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归纳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调控风景区内的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