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滇西北亚高山地区乡土阔叶树种的资源状况,该地区乡土阔叶树种所具有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以及对该地区14种(类)有利用前景的乡土阔叶树种的介绍,论述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所具有的乡土阔叶树种的资源优势,并对其应用价值作出了评价。以此,提出了利用其乡土阔叶树种的资源优势,治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区是我省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良的材质在我省占有重要地位,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地区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植物群落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与之相响应。随着其植被的正向演替,林地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均向良性发展: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全N及水解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K含量在演替顶极前期达最大含量,到演替顶极期有所下降;速效P含量在演替过程中有所变化,但随其植被演替的变化不明显,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林地上层土壤养分增加较之下层土壤增加率要大。该地区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与其群落的良性发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植被演替中的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时空替代法”研究了滇西北亚高山寒冷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演替向正向进行,土壤含水量、容重及孔隙度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土壤上层含水量在从草本阶段演替至落叶阔叶林阶段一下呈增长趋势,后有所下降,到演替顶极时达最大值,下层含水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土壤容重在演替过程中上、下层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孔隙度在演替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总的来看,在一系列的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各项物理指标均表明出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冷杉是构成滇西北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及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树种,面积和蓄积均占有很大比重。随着本林区的开发,研究冷杉的更新特性及其苗木的生长特性,对本区森林的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目的,本人在1958—1964年期间,对玉龙雪山、高寒雪山冷杉林的天然更新及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现初步分析,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亚高山冷杉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滇西北亚高山地区冷杉育苗,常常失败,影响该地区迹地更新工作。为此,我们于1982—1984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不同光照强度和各种覆盖物越冬等项试验,试图找出影响其生长和保存率的原因,其结果如下。一、圃地自然条件和苗木管理圃地自然条件:试验地设在横断山区云南省小中甸林业局试验苗圃内,海拔高度为3225m。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的森林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超过一半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并退化为石漠化裸地、荒草坡、疏林灌丛地、干扰迹地和次生林地,使系统的结构改变、功能降低、内部环境恶化,物种间平衡关系破裂。针对传统的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中存在的造林树种单一、模式单一、缺乏景观观念、自由放牧等问题,提出采用“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方法,通过确定恢复策略,采用乡土树种,发展混交林,早期抚育目的树种,天然更新,对林地进行针对性管理等技术手段,以实现滇西北亚高山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以长江流域大于15°的坡耕地和裸地为评价对象,根据土地利用状况、植被景观格局和自然环境特点,建立了长江流域植被恢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物元模型分别对长江上游和中下游2个区域森林植被的恢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森林植被恢复后的长江流域潜在森林植被格局。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适宜森林植被恢复的面积为54 103 k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91.11%,主要分布在上游低海拔区域以及中下游地区;属于较适宜恢复等级的面积为2 945 k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4.96%,分布在上游的山地和高山峡谷区;属于不适宜恢复等级的土地面积为2 336 k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3.93%,主要分布在上游海拔4 000 m以上地区和高山峡谷区。采用价值当量法评估结果表明,森林植被恢复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增加770.34亿元/a。  相似文献   

9.
<正> 鄂西南鹤峰县是湖北省植被资源重要的天然宝库之一,也是我国东南低山丘陵过渡到西部高山的东西兼有的典型地带,对恢复这个地区植被问题的探讨,不仅是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而且在实践上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辽西植被恢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恢复生态学、森林培育学以及近自然林业理论,提出了辽西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为辽西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提高林草覆盖率,进一步加快辽西地区植被恢复进程,控制水土流失,改善辽西地区生态环境,构建辽西地区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植被体系提供了适宜的模式和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地利用保护规划,利用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在 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域6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对清城区林地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生态敏感性区面积比分别为高度敏感区(18.5%)、中度敏感区(11.1%)、低度敏感区(70.4%),前两者占总面积的29.6%,低度敏感区占到70.4%且分布集中连片,表明研究区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出现植被退化、大规模森林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青海省多年来的封山育林实践经验和成效,说明封山育林作为一项实用技术,是培育森林,恢复生态平衡,扩大三江源森林植被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市增城区正果湖心岛区级湿地公园为例,评价取水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对评价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客观、科学、全面地从土地资源、湿地水域、植被及植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主要生态因子5个方面进行评价。结论表明,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占用湖心岛区级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在做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的情况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轻度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最后对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勤沙区生态经济型持续林业示范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勤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中心 ,应用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更新、改造及植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并建立其试验示范现场 ,实现沙区林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就示范区基本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民勤沙区生态经济型持续业示范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勤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中心,应用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更新、改造及植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并建立其试验示范现场,实现沙区林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就示范区基本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榆林沙区植被恢复建设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了近50年来榆林沙区植被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适合该区发展的模式,即生态工程发展模式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指出了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土地利用类型复杂,沙漠化土地严重和资源分布不均,林业发展不平衡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主要应对措施,即积极引进和推广抗旱优良林草新品种,搞好抗旱节水造林新材料、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陆地卫星TMD131/41图像上可以看出,三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并流的真面目。通过遥感判读、利用判读的野外概率抽样和GIS处理技术,对三江并流进行地理景观分析。该三江并流地具有地质地貌的独特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奇特性。通过对三江并流自然遗产的分析得知森林植被是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此外,科学管理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外生态经济树种沙棘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我国高寒地区生态经济林树种遗传多样性,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遵循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俄罗斯为供种区。以6个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品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评价子代生态适应性、生长表现及果实品质,确定YSH和HJN为高寒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宜品种,且品种内家系间数量性状变异较小,生长稳定,具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